大学英语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与浅析
2018-03-06李博
李 博
(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 110000)
1 大学英语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特点
中学时代的英语教学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梳理和教学,而大学英语教学最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教学内容的变化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目前,尽管对外汉语教学在群体、目标和环境等因素方面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教学主体、教学对象和语言环境仍是最令人关注的问题。
1.1 大学英语教学主体与对外汉语教学主体的比较
国内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主要由中教和外教两部分组成。其中,大学英语公共课几乎全部由中教完成,而外教通常负责部分院校英语专业课的听说教学。也就是说,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授课主体还是汉语为母语、英语为二外的中国教师。从教师来源看,中教多数是国内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的“科班生”,研究生占多数;近年来,也有部分海外院校毕业归国的研究生、博士生加入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国内对外汉语教师来源与英语教师类似,多数是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而国外的对外汉语教师构成比较复杂,既有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外派汉语教师,也有当地培养选拔的汉语教师。他们的语言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教学观念和方法也不同,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计划的安排、教材的选择和使用等方面会存在显著的差异。
1.2 大学英语教学对象与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比较
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的对象大多是以中文为母语、英语为第二或第三外语的学生。经过了初、高中数年的英语学习及中、高考两次检验后,大学生们的英语基础通常不会太差。同时,大学英语课程大纲中所描述的对学生英语的考核标准也相对合理。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学生进行的非专业英语教学通常比较规范、也相对容易实施。另一方面,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就读英语专业对学生的原有英语水平有一定要求,因此不管是从动机、热情、基础、还是努力程度来讲,这些学生之间都相差无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英语教学的规范。
相较国内英语学习者的构成,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更加多样化。国内的汉语学习者主要以华裔和非华裔的留学生为主。但是,国外汉语学习者的年龄层、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差别都很大,与之相适应的课堂组织形式就更是五花八门:既有正规的学校教育,也有非正式的补习班和周末学校;既有大班制的集体授课,也有个别教学;既有根据汉语水平程度不同进行的分班教学,也有以统一方案授课的混合编班教学等。如此复杂的教学对象和组织方式为教师在设置课程、选择教材和实施教学等方面都带来挑战。
1.3 大学英语教学的语言环境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环境的比较
语言环境主要包括社会语言环境和目标语教学环境。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培养起来的英语学习习惯。由于学生在从前已经建立了一些与英语的连结,部分学生还培养出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加之科技进步、网络发达带来的获取英语资讯的便捷[1],国内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是有可能被创造出来的,学习者很容易在这种“仿母语”的环境中实现飞速进步。但是,由于现实生活中使用英语的场合较少,如果学习者不愿主动营造适合英语学习的社会语言环境,那么他们的英语水平恐怕也只能缓慢进步。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环境主要还是脱胎于中学英语教学环境,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还是考核标准都与学生们习惯的中学英语课堂比较相似。
就汉语教学来说,以往学界较多关注教学环境,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指导原则:例如,要营造适合汉语教学的课堂语言环境,循序渐进地编写和选取教材,以及思考如何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等。除此之外,社会语言环境对汉语学习的影响很大,教师应思考如何利用学生的家庭语言环境配合课堂教学,也应多思考、研究汉语在当地的社会语言地位如何影响教学成功率等问题。
2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思路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思路的比较
无论是解决中国人学习英语的问题、还是解决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问题,仅仅研究目标语本身都是不够的。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深,世界各地的语言学习者和语言教师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那就是目标语、目标语背后的文化和当地的语言、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流。在此背景下,理想的语言教学模式必须结合和顺应新的历史背景和教学需求来制定,应该在整合各方资源和教学力量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差异化、有针对性的教学思路。
2.1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与对外汉语的教学目标比较
在明确教学原则前提下,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保证。这包括课程的设置、教学任务的安排以及教学资料的准备。由于教学目标不同,教学的重点也各有侧重。以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演化历史为例。20世纪50至60年代,虽然明确教学目标不是讲理论,但是仍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对初学者通过翻译来讲解词汇、语法;70至80年代,发展成以精讲多练为主,强调语言技能的培养,包括句型教学等;目前,我们强调要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的关系,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以最终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实际应用能力。与之相似,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也十分强调对听、说、读、写、译几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来促进不同水平学习者汉语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初级阶段中采用朗读、背诵等方法;在中级阶段中注重多样化的重复练习,讲练、复练等;而在高级阶段中强调汉字教学、文化教学,来共同实现以提高应用力为核心的汉语课堂教学目标[2]。
2.2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原则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原则对比
语言是从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中应运而生的,因此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的铺垫教学不可割裂,必须坚持“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文化教学的展开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目标语,帮助学生减少语言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当然,文化教学也需要注意坚持适度原则,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把握进度和节奏。
另外,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将母语的语言习惯投射到对目标语的理解和应用中,进而带来沟通的误会或理解的偏差。这一点在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身上主要表现为难以摆脱的“中式英语”痕迹,而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也颇为常见。例如,汉语中的“外婆”和“奶奶”,在英语中为同一个词“grandmother”,因为在英语中没有这类亲属词语之间的差异,所以不少英语母语学生会用“妈妈的妈妈”和“爸爸的妈妈”来进行区分。这类的词汇和语法偏误需要语言教学者同时结合学生母语和教学目标语的特点来进行分析和对比。
总结
“英语热”在我国热度不减,“汉语热”又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在本文中,笔者简要分析比较了国内大学英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异同点。尽管两门语言的学科背景、教学主体、教学对象和语言环境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但在现今的时代背景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两门语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都有很大程度的相似。希望我们的语言教学实践者能以此为契机,理清教学思路,丰富自己的英语课堂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1] 刘爽.高校英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解读[J].课程教育研究,2013,(07):86-87.
[2] 马箭飞.汉语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初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0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