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校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路径探究

2018-03-06王雪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艺术类基础教学模式

王雪艳

(贺州学院 设计学院,广西贺州 542800)

艺术类专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专业,虽然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发展的速度较快,短短数年之间已经在我国各个高校中均占有一席之地。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人才步入社会,逐渐加快了我国社会一体化的进程。但是近年来,我国的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的迅速增多,行业中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地趋于饱和状态,这就使得企业在招揽员工的时候对于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艺术人才更加专业化。另外,对于艺术人才的创新能力也更加看重,各个高校的教学目标也逐渐变为培养创新型的艺术人才。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艺术专业人才来说,基础课程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在不断变化的发展趋势之下,对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出适合发展趋势的教学路径,对我国的艺术类专业教学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 高校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路径存在的问题

1.1 艺术专业生源的整体素养有所不足

对于艺术生来说,艺术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基础课程教学则是使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的基础。由于我们也可以看出,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更加重视基础课程教学,对于艺术生基础知识储备的要求较高,而这种要求也是针对我国的国情来提出的。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一些艺术生选择艺术专业并不是因为对于艺术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而是因为自身的文化课能力不足,而选择的对于文化课基础要求不高的艺术专业,这也造成了我国高校艺术专业的生源当中,存在着部分艺术专业生源的整体素养不足的情况,由于这部分艺术生的专业知识不扎实,在入学后的考试中,就会与其他专业的艺术生产生差距,使得这部分艺术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也对学生的艺术学习造成了阻碍,所以说,艺术专业生源的整体素养有所不足也是遏制学生能力提升,影响高校艺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

1.2 高校艺术专业教学模式相对传统

现阶段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模式过于传统,艺术课程安排情况不够完善,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大部分高校过分重视艺术类的专业课程,对于一些基础性的课程不够重视,所安排的课程较少,这也造成了大部分艺术生存在着基本素质不过关的现象。这主要也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够重视基础课程也对学生造成了一定影响,导致学生过于轻视基础课程教学。除此之外,由于学校艺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不仅影响学生对于基础课程教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还阻碍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提高,这种情况也导致了高校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效率较低的现象。另外,我国高校艺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不但存在着教学目标落后,还存在着教学内容相对枯燥的现象,这些现象都对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1.3 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孤立

在高校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基础课程的专业性较强,教师的教学内容很容易产生偏离教学力的现象发生。具体上来说,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符合基础课程的发展规律,对于速写、素描以及色彩等内容过分重视。举例来说就是,如在进行素描课的过程中,过分地追求物体的空间关系,物品的细节刻画以及环境所产生的光影效果等;而在进行色彩教学的过程中,过分重视色彩在冷暖偏差以及强弱情况方面的对比,导致基础课程的专业性被忽略,这也情况都反映出高校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孤立性。

1.4 专业教学与基础教学缺乏衔接

由于艺术类专业的应用性较强,这就需要艺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要与社会的发展趋势相结合,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通过对我国高校艺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教师过分地重视基础课程与专业的关系,对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过于轻视,使得基础课程教育成了一门专业的课程。这就造成了目前我国高校艺术专业的专业教育与基础教学缺乏一定的衔接性。目前高校艺术专业的专业课无法满足时代进步的要求,专业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尤其是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设置的课程除了包括素描、速写以及色彩外,还包括了动画专业里的卡通人物的造型设计等。这也造成了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基础课程的教学存在着不同步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制约另外我国高校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

2 艺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新路径

2.1 转变和创新教学理念

高校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模式要更加针对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重点培养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所以高校艺术类专业在制定教学大纲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个人能力情况,顺应社会时代的发展,达到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目标。为了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创新,就需要高校艺术了专业在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摒弃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探究出新型的教学模式路径,将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学生的自身情况以及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切实做到与时俱进。另外,在教学思想上还要大胆的打破常规,使学生可以做到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有力的基础。

2.2 进一步的优化课程结构

在现阶段的高校艺术类的基础课程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基础课程学习的意识比较淡薄,造成学生的基础知识面过于狭窄的现状,这就需要各大高校对于基础课程结构进一步地进行优化。具体上来说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针对部分生源存在基础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设置基础课程选修课,使得这部分学生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就是高校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要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使得每个学生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并在学习中受益。

2.3 教学方法上注重因材施教

目前我国高校的艺术专业教学大多是精英型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主要表现在重点培养优秀的学生。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违背了国家要求的素质教育观念。所以学校这进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与其相符的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多元化的教学,使得学生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做到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个性化水平,保证每个学生的平衡发展。

2.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艺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的也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完成教学目的,就需要学校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加以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举例来说,教师结合教学课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环境,如在大自然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学习空间,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自身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自身进行完善。

2.5 加强校企之间合作,完善创新平台

(1)校企之间加强合作,建立学生实践的平台,提升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应实施更加有效的措施,让学生找到更加好的实践单位,磨炼他们的综合能力。同时,学生们的实践工作也为实习企业创造了价值,这个过程是各方都受益的,实现了共赢。

(2)校企合作共同指导完成学生的毕业论文,提升办学质量。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培养毕业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它对于提升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关系到最终的教学质量,实践表明校企合作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是培育学生们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育具备就业市场竞争力高素质人才的必要途径。

(3)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要结合创新型人才培育的特征建设一支观念先进、教学过硬和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通过安排一些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考察,支持教师参与实践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引企事业单位有经验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到相关高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提升具有高技术职业资格的教师数量,强化整个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对于艺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各个高校对于艺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也越来越大。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校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必须做好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衔接,加强对学生们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而提高我国艺术专业的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艺术类基础教学模式
“不等式”基础巩固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整式”基础巩固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