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如何实现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时效性初探
2018-03-06李玉
李玉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0712)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高校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并且呈上升趋势,影响了高校正常教学和稳定发展,也给师生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了影响。而辅导员是高校管理前沿的人员,也是学生日常管理的人员,有必要了解突发事故的原因,采取应急管理并保证其时效性,消除危险、降低损失,为师生构建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1 突发事件的诱因
1.1 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发展,西方很多的思想文化涌入我国,东西方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新生代的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很容易受到冲击和影响,再加上现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充斥网络,本来就比较热血容易冲动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有可能对现实产生不满,进而形成突发事件。
1.2 个人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且由于地域环境、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比较自我,没有经受过挫折,心理承压能力较差,所以当生活或学习上受到挫折、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后,思想上很容易走上极端,再加上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这时候就可能做出不明智的行为,造成突发事件。
1.3 学校因素
总的来说,高校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不够高,管理者将大部分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了教学和学校发展中,忽视了学生日常的管理和对学生权利的维护,容易造成学生对学校的不信任,而且不能及时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缓解学生的压力,安抚学生的情绪,为突发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 突发事件的类别
学校的突发事件一般包括自然类突发事件、公共安全类突发事件和人为性突发事件。其中自然醒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地震、洪涝、冰雹、台风等非人为因素造成的事件,这类事件是不可控的,但一旦发生就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人身伤亡。公共安全类突发事件包括突发疾病、食物中毒、发生火灾等,这类的突发事件影响范围较大而且一旦受影响后果比较严重。高校内最常见的就是人为性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学生之间冲突、师生间的冲突,甚至是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冲突,这类事件的发生极易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不利于学校和谐发展。自然类突发事件不可控,只能最大化地做好应急预案降低损失,而公共类和人为性突发事件是有迹可循的,可以通过一些征兆发现端倪,从而采取措施将这些兆头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3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原则
3.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之前有提到,有些突发事件是可以通过一些预付措施避免发生的,所以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和管理中一定要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教师可以通过宿舍巡查、和学生做朋友深入交流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情绪和动态、了解社会形势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等方式,尽可能地发现存在的隐患,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早防备,消除隐患降低损失。
3.2 维护学生权益
高校很多的突发事件是因为学生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正当权益受到侵害冲动之下采取的过激行为,辅导员在应对这些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将维护学生的权益放在首位,这样才能缓解和安抚学生的情绪,最大化维护学生的权益,避免事件进一步恶化并降低事件的危害,从而维护整个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3.3 快速反应、科学处理
突发事件发生后,辅导员应第一时间抵达事发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快速做出反应采用最快的方式、最小的代价、最少的资源将危害降到最低,最大化地保护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不同的突发事件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针对自然类和公共安全类突发事件,辅导员应第一时间疏散人群,指导学生安全快速撤离现场,并通知相关部门组织隔离、营救、医疗等工作,同时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抚慰工作。而人为类突发事件发生后,辅导员第一时间要控制相关人员,安抚双方情绪防止事态恶化,并及时了解原因,妥善处理双方的矛盾和纷争。
4 提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时效性的策略
辅导员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一线工作人员,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管理者和指导者,也往往是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人员,所以辅导员的素质高低、启动应急预案的快慢,对控制形势降低危害有重大的影响。而想要提高辅导员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时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4.1 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加强日常信息交流
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有专业的管理经验和心理教育知识,能够和学生关系融洽,及时了解学生的诉求和情绪变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开导,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其次,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能够用法律武器武装自己并用来维护学生的权益。最后,辅导员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做好日常的预防工作,并全面了解和掌握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熟悉操作流程和方法,以便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沉着冷静,快速做出反应,控制现场防止事态恶化,降低危害损失,并配合学校或相关人员做好后续安排工作。
4.2 加强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演练
加强突发事件预防措施,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突发事件的危害,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注意生活中的隐患,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要教育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常识,使学生了解突发事件的知识和应对方法,能够冷静应对突发事件,并能够帮助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的展开,降低危害损失。其次辅导员要带领学生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防止因为恐慌拥挤引起踩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3 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辅导员可以发挥班干部的领导带头作用,组织一支应急小组,帮助辅导员开展日常的管理工作,及时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和学生群体中的不良情绪,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小组能帮助辅导员疏散人群,稳定学生情绪,防止恐慌情绪扩散。
5 结语
突发事件容易造成恶劣的影响,而辅导员通过加强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可以避免事件的发生,而且辅导员做好预防措施,优化应急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现场处理能力,可以在事发时及时应对、科学处理,降低事件的危害,减少人员生命财产损失,保证应急管理的高效可行,促进校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