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8-03-06刘少琼
刘少琼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河南郑州 450044)
近些年来,我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均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发展战略的号召,很多人在投资与创业的过程中都首选共享模式。可以说,共享经济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活服务、物流快递、教育咨询等。
1 共享经济本质分析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商业模式不断革新。从本质上看,不同的共享模式拥有相同的特点,具体如下。
1.1 在共享经济中,闲置资源是被使用的而不是被占有的
共享经济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其能够充分整合劳动力与闲散资源,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提升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在交易中,供应方在既定的时间内向需求方提供物品的使用权,并从中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需求一方无须占有这一物品,其通过共享或租赁的方式而拥有物品的使用权。就交通出行方面来看,网约车巨头Uber能够充分展现共享经济的本质特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交通的压力逐步加大,共享汽车能够充分整合闲散汽车资源,这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污染排放与节约能源具有深远意义。
1.2 共享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去中介化”与“再中介化”的一个过程
在共享经济的作用下,劳动者能够直面消费者,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与服务,摆脱传统商业中介机构的束缚。在此过程中,共享经济还是再中介化的过程。尽管摆脱了传统商业中介机构的束缚,但是在扩大客户资源的过程中,劳动者应与互联网共享平台对接,基于该平台而将产品与服务提供给更多的客户。以房屋租赁行业为例,在传统商业模式下,劳动者多通过实体房屋中介来出租房屋,其获取信息的路径非常少,在交易中较为被动。Airbnb的出现撼动了实体房租中介的霸权地位,房屋出租者与承租者能够借助共享平台直接沟通与交易,双方的信息总量提升,显性交易成本得到控制,如中介费用等。另外这种方式还有效地减少了交易时间。
2 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整个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在其快速发展的背后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问题如下。
2.1 创造闲置,与共享的初衷背离
从本质上讲,共享经济要求闲置物品与资源等实现分享,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构建起交易平台,该方面最为经典的当属Airbnb和U-ber。前者旨在利用闲置房屋资源,后者旨在创建共享的交通出行平台。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所做的是推出新产品,将产品租赁出去而拥有经济收益,比方说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这和共享的初衷相背离,非但没有整合与利用社会闲置资源,反而产生更多的闲置资源。
2.2 盲目亏大增长,管理成本十分庞大
2016年,共享单车出现。几乎在是一夜之间,各大城市的街道均布满了五颜六色共享单车。尽管这能够有效地解决居民的出行问题,但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如乱停乱放,占用公共场地与城市交通要道;大量的共享单车超出了居民的实际需求,侵占了其他交通工具的空间,导致公共交通资源浪费严重;很多共享单车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下,不足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也能够使用共享单车,这带来了更多的城市安全隐患。除此之外,这些问题都会令社会管理的工作量加大,导致社会管理成本激增。
2.3 金融风险大,催生诸多社会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新华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曾指出共享单车的急速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金融风险,相关部门应加强重视。在过去的两年间,共享单车行业吸纳了庞大的社会资金,投资者未看重其整合社会闲散资源的优势,看重的是其金融属性。部分共享单车企业未详细说明其收取巨额押金的存放与使用,该方面的社会监管缺失。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企业道德违约成本极低。倘若有企业出现恶意套用客户资金的行为,则会产生巨大的金融风险,危及整个社会的安定。
2.4 商业模式,仅仅是看上去很美
在共享经济热度攀升的同时,各方资本也在疯狂追逐。整个市场貌似狂热,但是却夹杂着大量的伪需求、伪共享。比方说共享单车,现实表明ofo与摩拜都没有获得盈利,看似繁荣的背后是资本持续贴钱与烧钱。为了做好市场推广工作,很多项目在前期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后期通过持续融资来维系发展,是否能够盈利还有待市场的验证,其只是表面光鲜。对于相关企业而言,其应该从商业本质出发,持续提升自身的经营水平,为用户及整个社会带来实质性的益处。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2.5 法律建设滞后,不适应新业态的发展需要
基于互联网平台,共享经济呈现出跨区域、跨行业的发展特点。其在摆脱传统商业模式束缚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新问题,如网络平台的法律责任、法律地位等,共享平台就是属于什么行业,如何缴纳税费等,这些法律问题均未得到解决。作为新事物,共享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现有法律难以满足其发展的需求,需要修订的内容非常多。如果不能够快速完善该方面的法律,将会令共享经济处于灰色地带,极有可能被监督部门叫停,无法长远发展。
3 促进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近些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用户认知水平较以往有显著提升,能够对共享经济的发展进行一定的预估。但是共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监管部门必须加强重视。对于新事物,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创新,采取更具建设性的监管措施,打破常规,加强监管力度。就上文提到的共享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3.1 健全当前法律法规,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共享模式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创新,其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活力。共享模式的出现带来了一些立法工作。现阶段我国还未就共享经济的发展出台专门的法律,主要依赖地方政府对共享经济进行规范性管理。在促进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审视现有制度,将那些阻碍新行业、新事物发展的制度废除。针对新商业模式出台相关法律需要一定的过程。在新商业模式出现的时候,政府部门应给予其支持与鼓励,不应该强制性地将其纳入以往的监管体系中,其更不可以为了传统商业的利益而打击新商业模式,对新商业模式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
3.2 采取包容性的监管策略,构建多元化的协同监管机制
在解决共享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时,应将包容、鼓励与创新作为前提。相关监管机构应树立起新的监管理念,引入新的监管工具,在工作方式上加强创新,规范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相关立法部门应加快共享经济方面的法制建设。不仅如此,在解决共享经济的各项问题时,还应该构建起多元化的协同监管机制。共享经济管理体系涉及多方面主体,如监管部门、用户、共享平台等。比方说,在解决共享单车乱停乱放、违法交通规则、恶意损害等问题时,政府部门可以与企业合作,将相关行为人纳入政府征信系统中,行为人的失信行为将被记录到个人信用档案中,对行为人后续交通出行、购买房屋、办理贷款等事项产生影响。在共享模式下,共享平台占有核心地位,共享平台应主动与监管机构对接,持续完善准入机制,做好风险控制工作,提高交易平台的安全性,履行好各项社会责任。
3.3 构建并完善平台的信用体系
在共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最突出的难点是怎样令陌生人在交易过程中相互信任。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构建与完善平台的信用体系。为了提升交易双方信息的真实性,网络共享平台应设置用户身份证实名验证、手机号码绑定与银行卡绑定等环节。平台还可指定信用“黑名单”制度,针对信用良好的用户,平台可以赋予其优先权益,针对信用不佳的用户,平台可限制其部分权益。滴滴在交通出行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其率先在全国上百家城市构建起了用户信用管理体系。每位用户建有信用档案,信用良好的司机会优先获得派单。不仅如此,共享平台与第三方征信单位可加强合作,更好地管理用户的信用档案,比方说,滴滴出行、摩拜单车等两百多家企业均与芝麻信用合作,实现了用户信用信息的共享。构建并完善平台的信用体系,能够从根本上遏制共享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多种问题。
3.4 提升平台信息的安全管理水平,保护好用户的个人隐私
共享经济平台是依托大量的用户信息才得以发展的,这些信息具体包括用户的购买喜好、习惯、支付信息等。在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经济政策、展开宏观调控、维护社会安定、打击网络犯罪时,这些信息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倘若共享平台未能够有效地管理好这些信息,出现信息丢失、外泄等情况,不仅会降低共享平台的信誉度与公信力,还会损害用户的利益。针对此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应做好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策略有:基于国家层面而构建起高效的网络安全应急机制;将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内容纳入教育体系的教学内容中;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网络平台在维护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责任;重点监管好信息安全管理不到位的企业。
4 结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共享经济是非常重要的产物。共享经济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令用户能够获得更高性价比的服务与产品。共享经济的发展同时带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社会闲置资源的有效整合,令交易的双方互利互惠。共享经济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社会各界应正确看待共享经济,给予其必要的包容、引导与规制等,只有这样,共享经济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实现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