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政治课的有效性

2018-03-06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十一中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9期
关键词:公平教学活动有效性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十一中学 郭 毅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第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体现客观性。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情况而定,不能具有随意性。

第二,教学目标要全面,要做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内在统一。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教学中需要优先考虑和实施的课程目标。

第三,目标要有弹性,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给学生留下发挥主体的空间与时间。

第四,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水平要求,准确选择和使用行为动词。

如人教版教材思品八下第九课第一框《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的教学目标可以制定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崇尚公平的理念,增强积极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意识;

能力目标──初步具备对公平与不公平现象的独立判断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公平的含义,明确社会稳定与发展离不开公平。

就综合考虑了上述几个方面。因为从教材角度分析:本课是八下第四单元第九课的第一框,第四单元公平和正义的理念要求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所以,本单元既是对前几个单元内容的自然延伸,也是对前几个单元内容的合理提升。本课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公平意识,为“做负责任的公民”做准备。而学生方面:针对学生在公平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关于“公平”,学生接触较多,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学生也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和思考,但如何理性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涉及自己的不公平现象,以及对公平及公平的重要性等问题,学生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清晰的认识,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公平意识。

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合理处理教材

其一,依据学生实际和自身教学风格重新编制教学顺序。

其二,要研究如何教,教什么,把教学内容分成讲解部分、讨论部分、学生自学部分和学生活动部分。既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其三,要注重以新的观点,新的知识来充实教材内容,增加内容的趣味性、生动性,开阔学生的视野。如讲上述内容时,我就把教材第一框整合成一节课内容(按教参,需要2课时),对于现实生活中一些事例(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是否公平(高考加分政策、同工不同酬等)积极让学生讨论,激发思维,充分达到教学要求。

2.课外教学资源的利用

其一,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其二,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将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等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讲“公平”时,用了“习主席的中国梦”材料,“北京市近几年来的义务教育的政策变化”等,这些材料非常新,能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在上学期讲“讲礼貌”那课时,就用了一个音频(相声)“讲礼貌”,效果很好。

三、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教学活动通常指的是以教学班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而在教学活动中,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教学方法多样。在实践中,主要的教学方式有:体验式、探究式、合作学习和讲授式教学。而体验式学习是现在初中思品课常用而又效果较好的方式。

第二,情境体验。体验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或者一定的情景,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或亲历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常见的是“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师在实施体验教学时要注意:其一,情景设计要得当。情境设计要有真实性,确实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心临其境”的效果,并能从中获得感悟,体验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加强反思,引领感悟。如讲“公平”时,使用如下材料:小张和小李同是山东人,1998年来到北京打工,两人在同一家饭店工作,小张在后厨洗菜,小李是主厨。天天起早摸黑,认真干活。上个月月底发工资时小张却比小李少500元。这样的情境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就是他们的生活(本校75%以上是外地借读生,家长打工的居多)。所以效果还是不错的。其二,教学活动中设问的有效性。设问,是指课程在提炼内容目标、呈现教学内容时通过精心设计而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必须与情境有关;设计的问题必须根植与学生的生活;教学设问要有深度:能启迪学生思维,能追问;重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呈现上述材料后,给出的问题是:连续问三个问题:如果你是小李,你怎么想? 如果你是小张,你又怎么想?你觉得这样的工资合理吗?为什么?这样层层追问的问题,是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启迪他们的思维的,是有效的问题。

四、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思想品德课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总结与反思评价结果,改进教学,进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其一,评价的有效性。对于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教师要仔细观察。运用中肯的语言及时点评,或者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是有效的。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评价具有激励性、增值性,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其二,归纳提升的有效性。采用情景教学,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课堂,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但是,“情境+问题”的归纳式教学中的归纳非常重要,关系着学生的正确观念的形成,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教师一定要把握这一点,如果学生归纳的不到位,教师要补充;学生归纳好了,教师要重点强调,才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讲“公平”时,看了材料:“王斌余事例(欠薪不给反遭打骂,后杀人)”,联系身边不公平事件,让学生归纳不公平对社会稳定的负面作用。进而提升出,社会稳定需要公平(从个人角度、从社会角度)。

当然,一节有效的思品课还需要注意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多媒体的运用,对学生的掌控等。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只要教师用心,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公民是能实现的。

猜你喜欢

公平教学活动有效性
公平对抗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怎样才公平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笨柴兄弟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公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