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木籽油抗氧化、降血糖和降血脂生物活性的研究
2018-03-06胡伟李辉刘克武
胡伟,李辉,刘克武*
(1.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黑龙江省非木质林产品研发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牡丹江 ;2.黑龙江省肇源县气象局)
在食品和化妆品领域中,抗氧化剂在阻止氧化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且因目前越来越多的化学合成抗氧化剂的安全性受到挑战,人们开始追求绿色、安全以及高效的抗氧化剂,因此纯天然食品抗氧化剂倍受青睐。在很多天然产品中,许多植物油因其对身体有益且无副作用而被广泛使用[1]。降血糖活性是通过减少体内葡糖糖的吸收进行的,它是一种有效控制膳食的方法[2]。α-葡萄糖苷酶可以加快膳食多糖中葡糖糖的吸收,所以控制α-葡萄糖苷酶可以控制葡糖糖的吸收[3]。高血脂通常被认为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4]。很多化学药物具有降血脂的功效,但是它们具有副作用并会导致药物依赖性[5]。相反,天然植物及其提取物在预防和治疗高血脂时,具有多功能性且无副作用。
考虑以上问题,本项课题主要研究了接骨木籽油的抗氧化、降血糖和降血脂活性。接骨木籽油抗氧化活性研究的报道相对较少,实验选用 DPPH法和普鲁士蓝法来测定其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对其还原力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实验采用体外研究接骨木籽油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研究其降血糖活性;采用高血脂小鼠模型,通过灌胃接骨木籽油,研究该油脂的降血脂活性。
1 实验材料与试剂
接骨木籽油:江山娇实验林场接骨木(Sambucuswilliamsii)实验地采种, 超临界CO2萃取得到。
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产自日本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铁氰化钾(K3[Fe(CN)6])、三氯乙酸(TCA)、三氯化铁、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无水乙醇、磷酸钾缓冲液(pH=6.8)、无水碳酸钠,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 pNPG),α-葡萄糖苷酶,谷胱甘肽,购买于上海梦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拜唐苹(每片含50mg阿卡波糖)购自药房;ICR小鼠:雄性,体重22±2g,购买于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基础饲料:购买于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高脂饲料:Research Diets D12492,上海基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胆固醇(TC)测定试剂盒,上海梦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油三酯(TG)测定管试剂盒,上海梦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试剂盒,上海梦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 主要仪器与设备
752N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FA2104 电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CT14RD 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上海天美生化仪器设备工程有限公司;HH-S11-2-S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96孔板,上海基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H-1000 Lab酶标仪,广州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T14RD台式告诉冷冻离心机,上海天美生化仪器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3 接骨木籽油的抗氧化活性
目前,国内外用于体外测定样品抗氧化活性的方法主要有DPPH法、普鲁士蓝法、FRAP法、TRAP法和ABTS法[6]。结合上述方法中的几种,可全面客观地测定待测样品的抗氧化性,操作简单、快速且样品消耗量少。
本实验主要采用DPPH法与普鲁士蓝法2种方法结合的方式测定接骨木籽油的抗氧化活性,以抗坏血酸VC作为阳性对照,IC50值为量化标准。
3.1 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抗氧化性
3.1.1 DPPH检测波长的确定
在有机溶剂中,因为苯环的共轭位阻和硝基的吸电子作用,DPPH分子会生成一个稳定的含氮自由基,它的孤对电子在518nm处有特征吸收峰,呈紫色。当它与自由基清除剂相互作用的时候,其孤对电子就会被配对,此时吸收会减弱,溶液的紫色就会逐渐变浅(图1),因此溶液的特征吸收峰就会下降,吸光值降低,反应结束后达稳定[7-8]。
本实验选择518nm作为检测波长,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接骨木籽油的抗氧化活性强弱进行定量分析。
图1 DPPH自由基清除原理
3.1.2 DPPH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0.0394gDPPH,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得到1mmol/L的DPPH储备液,摇匀后置于4℃冷藏备用。实验前,用无水乙醇稀释至0.2mmol/L即可。
3.1.3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将接骨木籽油用无水乙醇溶解,配制成一系列浓度(6.25,12.5,25,50,75,90,100mg/mL),取2mL后加入0.2mmol/L的DPPH乙醇溶液2mL于试管中制成反应液。迅速混匀,置于暗处,在室温下静置,待反应体系稳定后,在518nm处分别测定各待测样品的吸光度。以抗坏血酸(VC)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作为阳性对照。每个样品浓度平行测3次,取平均值。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各样品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
DPPH自由基清除率(I %)=(1-As/Ao)×100%[9]
As:待测样品的吸光度;
Ao:无待测样品的(2mL 0.2mmol/L DPPH+2mL无水乙醇)吸光度。
3.1.4 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计算
以各待测样品的质量浓度(mg/mL)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作图并线性拟合,得到线性回归方程,并计算IC50值(即清除率为50%时,对应的样品的浓度)。以IC50值作为评价各待测样品抗氧化能力的参考指标。
3.2 普鲁士蓝法测定总还原能力
3.2.1 普鲁士蓝法的原理[10-11]
还原力的测定是为了检验待测样品是否有良好的电子供应能力。由还原能力强的物质供应的电子一方面可以还原氧化性物质,另一方面也可以与自由基发生反应从而使自由基成为稳定的物质。
当反应体系中有还原性物质时,铁氰化钾会被还原成亚铁氰化钾,它在酸性条件下可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普鲁士蓝(Fe4[Fe(CN)6]3),其在700nm 处有最大吸收峰。待测样品的还原力越强,反应溶液的吸光度就越大,所以用700nm处的吸光度A700来表示待测样品的总还原能力,以此还原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性。
3.2.2 普鲁士蓝法的测定方法
取1mL不同浓度的各待测样品置于试管中,分别加入2.5mL磷酸盐缓冲液(0.2mol/L,pH6.6)和2.5mL 1%六氰合铁酸钾溶液(K3Fe(CN)6),在50℃的水浴中放置20min后冷却,加入2.5mL 10%的三氯乙酸,以3000r/min 离心10min后取5mL上清液,然后再依次加入5mL 蒸馏水和1mL0.1%的三氯化铁溶液,充分混匀,静置10min。以蒸馏水代替样品做空白对照,700nm处测定吸光度,每个样品浓度测3次,取其平均值[12]。
本实验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评价各待测样品的总还原能力强弱。
4 接骨木籽油的降血糖活性
α-葡萄糖苷酶可以催化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生成葡萄糖和对硝基酚(pNP)。在400nm波长处,pNP具有特征吸收峰,葡萄糖和pNPG在此波长下的紫外吸收可忽略不计。所以,通过测定400nm波长下反应体系的吸光度判断样品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的大小[13]。
4.1 确定最佳底物浓度
将1mL磷酸钾缓冲液(67mmol/L,pH=6.8),0.2mL谷胱甘肽溶液(3mmol/L),0.2mL α-葡萄糖苷酶溶液(0.04mg/mL),0.4mL蒸馏水依次加入到试管中,置于37℃水浴中保温10min,再加入0.5mL的pNPG溶液(c=0.1、0.2、0.3、0.4、0.5mg/mL)混匀,37℃水浴20min,最后加入8mL碳酸钠溶液(0.1mol/L)以终止反应,测定400nm处的吸光度。
4.2 确定最佳反应时间
将1mL磷酸钾缓冲液(67mmol/L,pH=6.8),0.2mL谷胱甘肽溶液(3mmol/L),0.2mL α-葡萄糖苷酶溶液(0.04mg/mL),0.4mL蒸馏水依次加入到试管中,置于37℃水浴中保温10min,再加入0.5mL的pNPG 溶液(0.2mg/mL)混匀,37℃水浴不同时间(10、15、20、25、30min),最后加入8mL碳酸钠溶液(0.1mol/L)以终止反应,测定400nm处的吸光度。
4.3 测定接骨木籽油对α -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将1mL磷酸钾缓冲液(67mmol/L,pH=6.8),0.2mL谷胱甘肽溶液(3mmol/L),0.2mL α-葡萄糖苷酶溶液(0.04mg/mL),0.4mL不同浓度的待测样品溶液(1.56、3.12、6.24、12.5、25mg/mL)依次加入到各个试管中混匀,置于37℃水浴中保温10min,再加入0.5mL的pNPG 溶液(0.2mg/mL)混匀,37℃水浴10min,最后加入8mL碳酸钠溶液(0.1mol/L)以终止反应,测定400nm处的吸光度,记为A1。
另取2支试管做对照,其中一支不加底物pNPG,另一支不加油样,其他步骤同试管1,测定400nm处的吸光度,分别记为A2和A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A3-(A1-A2)]/A3×100%
5 接骨木籽油的降血脂活性
5.1 实验对象与分组
选取25只雄性6周龄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NC)、高脂模型对照组(HFC)、接骨木籽油低剂量组(LSW)、接骨木籽油中剂量组(MSW)、接骨木籽油高剂量组(HSW)。空白对照组饲以基础饲料,其余各组均饲以高脂饲料。每天记录进食量,称体重。
5.2 实验动物饲养条件
动物房的环境温度控制在26±2℃,湿度控制在60% ± 10%,自然采光,自然昼夜,室内环境保持清洁,定期通风换气;老鼠垫料要保持卫生干燥,每隔一天更换垫料。实验期间,实验动物自由饮水和摄食。所有的程序都严格按照上海海洋大学实验动物使用和管理指南。
5.3 高血脂模型的建立
小鼠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高脂饲料(Research Diets D12492)喂养诱导高血脂的形成。称重并做记录,各组间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天后,选取各组小鼠,称重后,眼眶静脉取血测定血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以确定高脂模型是否成功建立。
5.4 接骨木籽油的降血脂实验
在高血脂症模型建立成功后,对这5组小鼠饲喂饲料的同时,灌胃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接骨木籽油。其中,空白对照组继续饲以基础饲料并灌胃生理盐水,高脂模型对照组继续饲以高脂饲料并灌胃生理盐水,低、中、高3个剂量组均饲以高脂饲料并分别灌胃1、2、4g/kg·d剂量的接骨木籽油。每两天定期称重,观察各实验组小鼠体重有无显著性差异。30天后将小鼠禁食12h,称重后眼眶静脉取血,测定血清中的TC,TG,HDL-C的水平,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TG/5+HDL-C),致动脉硬化指数A I=(TC-HDL-C)/HDL- C,抗动脉硬化指数AAI=HDL-C/TC。各指标的结果用x±s表示,组间显著性差异均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
6 结果与讨论
6.1 接骨木籽油的抗氧化活性
6.1.1 接骨木籽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
6.1.1.1 反应时间对DPPH自由基的影响
图2 接骨木籽油对DPPH清除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2和图3分别为不同浓度接骨木籽油(6.25、12.5、25、50、100mg/mL)和VC在不同时间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达到反应平稳时间不一,接骨木籽油对DPPH清除率在基本在250min时达到反应平衡时间。作为对照的VC在反应开始后15min内清除率骤升,15~20min对自由基清除趋于平缓,30min后反应达稳定。
图3 VC对DPPH清除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6.1.1.2 待测样品清除DPPH自由基的剂量效应
根据以上选择的测定波长和反应时间,检测不同浓度的接骨木籽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并计算其IC50值。
图4 接骨木籽油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线性拟合曲线
如图4所示,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和待测样品的浓度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得到以下线性回归方程:y=0.6622x+9.4084,R2=0.9992。通过计算可知,接骨木籽油清除DPPH自由基的 IC50值为 61.30 ± 0.88mg/mL。
6.1.2 总还原力的测定结果
通过测定样品的还原力可以判断样品是否是良好的电子供体。还原力强的物质,可以提供更多的电子参加自由基反应,从而使自由基形成稳定的物质[1]。
图5 不同浓度接骨木籽油的总还原力
图6 不同浓度的VC总还原力
图5和图6显示了不同浓度的接骨木籽油和VC的总还原能力。从图5~6中可以看出,接骨木籽油具有还原能力,且随着接骨木籽油浓度的增加,700nm处吸光度逐渐升高,还原能力与其质量浓度存在良好的量效关系:y=0.0555x+0.0450,R2=0.9914。所以接骨木籽油具有还原能力,不过其还原能力弱于对照品VC。
6.2 接骨木籽油的降血糖活性
6.2.1 最适底物浓度的确定
0.04mg/mL的α-葡萄糖苷酶与不同浓度的底物pNPG反应中,底物浓度优化的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底物浓度优化
从图7中可以看出,随着pNPG浓度的增加,由α-葡萄糖苷酶催化pNPG生成的pNP在400nm处的吸光值也相应增加,且当pNPG浓度为0.2mg/mL时,吸光值最佳。所以最佳底物浓度选择0.2mg/mL。
6.2.2 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反应时间的优化结果如图8所示。从图8中可知,反应过程中PNG 的生成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但是其增长的幅度很小,30min处的吸光值比10min时的吸光值仅增加了10.39%。所以为了提高实验的效率,最佳反应时间选择10min。
图8 反应时间的优化
6.2.3 接骨木籽油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实验结果
接骨木籽油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如图9所示。结果表明,接骨木籽油在 1.56~25mg/mL浓度范围内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抑制效果与油脂的浓度呈良好量效关系:y=0.9349x+61.883,R2=0.9998。相应的抑制在62.66%到85.22%之间,抑制率明显高于阳性对照品阿卡波糖(47.45%)。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接骨木籽油具有降血糖活性,食用其可以降低体内血糖水平和控制膳食。
图9 不同浓度接骨木籽油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6.3 接骨木籽油的降血脂活性
6.3.1 试验期间小鼠体重的变化
整个实验不同阶段小鼠的体重变化见表1。表1列出了实验初(小鼠刚购买回来时)、实验中(15天后建模成功时)以及实验结束后(灌胃饲以接骨木籽油15天后)各组小鼠体重的平均值。从表1可以看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饲以高脂饲料的小鼠体重明显高于空白组,且大约重3g左右,说明了高脂模型建立成功。在30天后,实验周期结束时,比较高脂模型对照组和接骨木籽油低、中、高剂量组的小鼠的体重,发现接骨木籽油剂量组小鼠的体重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且低3g左右,这说明接骨木籽油在一定程度上能调节小鼠的体重,有一定的减肥功效。
表1 不同阶段小鼠的体重
6.3.2 接骨木籽油对小鼠血脂的影响
接骨木籽油对小鼠血脂的影响见表2。由表2 可以看出,高脂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TC、TG、LDL-C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说明高血脂小鼠模型建立成功。
接骨木籽油低、中、高剂量3个实验组与高脂模型对照组比较,血清TC、TG、LDL-C水平极显著(P<0.01)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说明接骨木籽油能有效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所以接骨木籽油可以降低小鼠血脂,故具有降血脂的作用。此外,比较这3个剂量实验组,可以发现接骨木籽油剂量越多,小鼠血脂水平下降的效果越明显,说明接骨木籽油的降血脂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表2 接骨木籽油对高血脂小鼠血清的血脂水平的影响
6.3.3 接骨木籽油对小鼠动脉硬化指数的影响
接骨木籽油对小鼠动脉硬化指数的影响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高脂模型对照组小鼠致动脉硬化指数(AI)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说明建模成功。接骨木籽油低、中、高剂量3个实验组小鼠的致动脉硬化指数(AI)明显低于高脂模型对照组,抗动脉硬化指数(AAI)则明显高于高脂模型对照组,且均有剂量依赖性。所以,接骨木籽油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
表3 接骨木籽油对小鼠动脉硬化的影响
注:1. a,*,a,**,b,*,b,**同表2;
2. AI=(TC-HDL-C)/HDL-C;AAI=HDL-C/TC。
7 结论
本章通过DPPH自由基体外清除模型的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以518nm为检测波长,以VC作对照,IC50值为评价标准,测定了接骨木籽油的自由基消除能力,客观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接骨木籽油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采用普鲁士蓝法对待测样品进行总还原力检测,反应后体系溶液颜色改变程度即体系中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接骨木籽油具有还原能力,2~10mg/mL浓度范围内存在显著量效关系。接骨木籽油作为天然植物可兼顾稳定性好、毒副作用小、效果较强等优点,具有进行新型抗氧化剂开发的价值。
通过测定接骨木籽油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研究接骨木籽油的降血糖活性。接骨木籽油在 1.56~25mg/mL浓度范围内可以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且效果明显高于阳性对照品阿卡波糖(47.45%)。所以接骨木籽油可以降低体内血糖水平和控制膳食,开发利用该天然资源具有良好前景。
通过给高血脂动物模型灌胃接骨木籽油并测定血脂水平,研究接骨木籽油的降血脂活性。实验结果也表明,接骨木籽油能有效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故其可以降低小鼠血脂,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而且接骨木籽油的降血脂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此外,接骨木籽油可以降低致动脉硬化指数,提高抗动脉硬化指数,故其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
所以接骨木籽油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和降血脂的生物活性。食用该油脂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对接骨木籽油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Ebrahimabadi, A. H., Ebrahimabadi, E. H., Djafari-Bidgoli, Z., Kashi, F. J., Mazoochi, A., & Batooli, H. Composition and antioxidant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he essential oil and extracts of Stachys inflata Benth from Iran[J]. Food Chemistry, 2010,119, 452-458.
[2]Kim, J. S., Hyun, T. K., & Kim, M. J.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ethanol extracts from sorghum, foxtail millet and proso millet on α-glucosidase and α-amylase activities[J]. Food chemistry, 2011,124, 1647-1651.
[3]Wang, S. Y., Camp, M. J., & Ehlenfeldt, M. K.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in peel and flesh of blueberry (Vaccinium spp.) cultivars[J]. Food chemistry, 2012,132, 1759-1768.
[4]Cho, H., Cho, K. A., Jia, S., Cho, S. J., & Choi, D. B. Influence of bamboo oil supplementation on blood lipid concentration in serum[J]. 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2009,15, 281-284.
[5]Feng, L. J., Yu, C. H., Ying, K. J., Hua, J., & Dai, X. Y. Hypolipidemic and antioxidant effects of total flavonoids of Perilla Frutescens leaves in hyperlipidemia rats induced by high-fat diet[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1,44, 404-409.
[6]纪俊敏. 生物体系中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的榆测与评价[J].中国油脂, 2004,29(07):33-37.
[7]郭雪峰, 岳永德, 汤锋, 等. 清除有机自由基DPPH法评价竹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28(07):578-1582.
[8]Dalia Hamdan , Mahmoud Zaki El-Readi , Ahmad Tahrani , et al.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Citrus jambhiri Lush[J].Food Chemistry, 2011,127(2):394-403.
[9]Yen, G. C., & Duh, P. D. Scavenging effect of methanolic extracts of peanut hulls on free radical and active-oxygen species[J].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 1994,42, 629-632.
[10]展锐, 库尔班, 苟萍, 等. 火绒草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10,31(03):153-159.
[11]lhami Gülcin.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caffeic acid (3,4-dihydroxycinnamic acid)[J]. Toxicology. 2006,217(02-03): 213-220.
[12]Su X Y, Wang Z Y, Liu J R. In vitro and in vivo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inus koraiensis seed extract containing phenolic compounds[J]. Food Chemistry, 2009, 117(04):145-147.
[13]李知敏, 彭亮. 灰兜巴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2, 23(06): 1379-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