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活血法为主治疗气滞血瘀型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22例观察*
2018-03-06金水芳江荣林
金水芳 江荣林
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 浙江 杭州 310018
近年来,我们采用行气活血法为主治疗气滞血瘀型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ICU符合标准的气滞血瘀型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2例,男性12例,女性10例;平均64.6±8.1岁。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63.5±7.7岁。两组年龄、性别以及原发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脓毒症诊断标准参考2001美国危重病医学会和美国胸内科医生学会(SCCM/ACCP)制定的脓毒症诊断标准和我国2007年脓毒症的定义、诊断标准及中医症候诊断要点及说明(草案)。中医气滞血瘀证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诊断学》中相关标准。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液体复苏、营养支持、抗炎抗感染、脏器支持、机械通气等相关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剂:当归、生地各12g,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枳实各10g,莪术15g,丹参、大腹皮、火麻仁各30g。每日1剂,浓煎80ml,分2次服用,鼻肠管或胃管注入。对照组按照指南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的相关标准以及我国2007年脓毒症的定义、诊断标准、中医症候诊断要点及说明(草案)。
3.2 观察指标:血小板(PL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1个疗程后进行观察。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1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2%。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前,治疗组19.51±6.75,对照组19.27±6.54;治疗后,治疗组10.15±4.84,对照组13.48±5.2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组对照组1.25±1.13 3.21±1.61*1.32±1.09 2.68±1.58*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98.16±42.26 192.16±53.47*#98.23±43.12 174.57±49.85*23.17±4.81 18.19±4.06*#23.43±4.74 21.38±4.51*18.21±3.89 13.54±3.51*#18.24±3.92 15.36±3.78*47.71±8.43 32.91±7.05*#48.26±8.85 38.15±7.81*
4 体会
根据临床症状,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属中医学“血瘀证”范畴,主要病机是正气不足,络脉瘀滞,气血失运,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致瘀积,血瘀又阻遏气机运行。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临床上以气滞血瘀型较为多见,治宜行气活血法。本观察所用方中,当归、生地、火麻仁养血活血;赤芍清热凉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莪术破血祛瘀,行气止痛;丹参活血通脉;枳实、大腹皮行气宽中。诸药合用,则气机畅,瘀血除,新血生。观察结果显示,行气活血方剂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并对凝血功能指标TT、PT、APTT的延长和PLT数量减少以及FIB降低有显著改善作用,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具有调节作用,可以作为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