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种业科技创新 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8-03-06

中国种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孟山都种业种子

谢 焱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北京 100125)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2017年中央1号文件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明确农业结构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1]。我国的宏观农业政策目标正在从产量增长向能力提升建设转变。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生态修复能力和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根基和源头,现代种业发展急需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推进新空间、寻求新动能,走自主创新之路,提升种业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1 国内外种业发展现状

1.1 国际种业正在发生剧烈变革

1.1.1 国际种业市值持续增长据国际种子联盟(ISF)2015年统计数据:全球种子市场价值持续增长,2015年全球种子市场规模达到500亿美元,较2004年的320亿美元增长了56%(图1)。美国种子市场价值158亿美元,占全球种子市场的31.6%;我国140亿美元,排第2名,占全球种子市场的28%(表1)。世界种子贸易主要集中在美国、荷兰、法国等发达国家,主要交易作物为玉米、大豆、草种、马铃薯、甜菜、小麦、园艺作物和其他大田作物。

图1 2004-2015年全球种子市场价值

表1 部分国家(前20名)国内种子市场价值 (亿美元)

1.1.2 全球种业垄断加剧国际种业巨头凭借着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一体化的经营模式,逐步控制了国际种子市场。2016年世界种业十强公司中(图2),有4家美国公司(孟山都、杜邦、蓝多湖和陶氏益农)、5家欧洲公司(先正达、拜耳、利马格兰、科沃施和丹农)、1家日本公司(坂田)[2]。

图2 2016年全球种业十大公司种子业务销售额

2015-2016年以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拜耳等为首的大型跨国种子企业开展了新一轮的兼并重组。2015年12月11日陶氏化学和杜邦宣布合并,双方各持50%的股份成立陶氏杜邦公司,市值约1300亿美元[3],合并交易预计2017年完成。2016年2月中国化工宣布以43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4],2017年6月8日已完成94.7%的股份交割。2016年9月拜耳公司660亿美元收购孟山都[5],计划2017年底前完成收购。全球种业前3强的并购重组将进一步加快市场“洗牌”,加剧种业市场垄断。

1.1.3 生物技术应用由转基因向基因编辑创新发展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统计,201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hm2增加到1.851亿hm2,增加了110倍。1996-2016年的21年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面积累计达21亿hm2。从全球单个作物的种植面积看,2016年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棉花、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的应用率分别为78%、64%、26%、24%[6]。转基因作物市场价值由1996年的1.15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158亿美元,占2016年全球商业种子市场的32%[6]。

国外转基因研发及产业化向抗除草剂、抗虫害、抗病害等多个性状叠加复合发展的同时,基因编辑有可能成为下一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制高点。在外源基因插入到作物染色体过程中,会遇到破坏宿主原有基因的挑战,基因编辑技术能够精准识别并剪切宿主染色体中的特异位置,帮助育种人员将多个外源基因准确插入到目标区域,避免对染色体中原有基因的干扰,使作物能更好地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处于生物技术育种领先地位的拜耳、孟山都、先正达、杜邦等种业公司正在加快基因编辑的布局。2017年1月孟山都与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签署了关于在农业领域使用最新的CRISPR-Cpf1基因编辑技术的全球许可协议,将大大加快孟山都挖掘种质遗传信息的能力,加速新产品的开发。

1.1.4 利用大数据及信息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精准化 以先锋、孟山都等国际农业巨头为代表的农资企业进军信息化领域,打造“农资+农业信息化”的两翼齐飞的模式。孟山都2013年斥资9.3亿美元收购意外天气保险公司Climate Corporation,利用其250个天气数据采集点,综合1500亿个土壤观测记录,生成10万亿个天气模拟数据,判断出现意外气象灾害的概率,为农民提供定制的灾害保险。另外,孟山都凭借Climate Corporation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支持精准农业发展,依靠大规模、大数据和专业性强的特点为农户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同农资产品相结合扩充销售渠道,增加客户粘度。

1.2 我国种业阶段性发展成绩显著“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率达到56%,良种在科技进步贡献率中所占比例达到43%以上[7]。

1.2.1 种子企业结构明显优化(1)企业整体规模结构优化。2016年我国农作物种业总市值达到1200亿元,农作物种业持证企业4300家,较2010年的8700家减少4400家,企业数量减少了一半(图3)[8]。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成为我国种业的主要力量,占全部种子企业的近30%[8]。(2)企业经营能力显著增强。2016年全国种子企业种子销售收入为752亿元,较2010年(429亿元)增长75%,全国种子企业种子销售利润为64.8亿元,较2010年(45.4亿元)增长43%。

图3 2010-2016年全国持有效经营许可证的种子企业数量变化

1.2.2 资本市场与种子企业结合更加紧密种业企业通过上市、挂牌新三板等方式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做大做强。截至2017年5月,共有10家种子企业在国内(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表2),1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42家种业公司在新三板挂牌。2016年上市企业市值规模超过1000亿元,种子销售额157.3亿元,占全国种子市场份额的15%。

表2 国内10家上市种业企业基本情况

1.2.3 种质资源和品种储备较为丰富我国国家种质库、种质圃长期保存作物种质资源总量达47.03万份,居世界第2位。水稻、小麦、玉米等基因组学研究已处于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技术初步结合,杂种优势利用和远缘杂交、DH育种、信息系统等技术不断升级。原创两系法杂交水稻、小麦和棉花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研发了玉米高频诱导系和单倍体自动鉴别技术。

我国已育成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万余个,实现了5~6次新品种更新换代。超级杂交稻新品种每667m2产量突破1000kg。农业部继启动玉米、大豆攻关后,2016年又启动了水稻、小麦攻关,企业与科研单位集聚创新驱动要素,探索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协作攻关模式,一批适宜机收子粒玉米和高产、高蛋白大豆品种进入试验示范,即将生产推广。

1.2.4 龙头企业科研投入效益显现我国种业50强企业2016年科研投入10.29亿元,占销售收入比例提高到4.84%。其中,前10强科研投入5.60亿元,占销售收入5.28%。隆平高科、中种、垦丰、金色农华等企业每年科研投入均近亿元。

企业创新成果大量涌现。2016年企业通过国审品种94个,占当年全国国审品种(165个)的57%;企业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1310件,占当年申请总数(2523件)的51.9%[8],数量和占比均全面大幅反超科研院所。据最新数据,2017年国审水稻品种178个,其中,隆平高科65个、大北农和荃银高科各15个,三者合计占全国53%;国审玉米品种171个,其中,登海21个、大北农和豫玉种业各12个,三者合计占全国26%。

2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情和农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粮食市场化改革提速,种业正处于发展的平台期、产业的转型期、企业的分化期、法治的提升期“四期叠加”的关键阶段,面临的压力更大、任务更艰巨,在爬坡越坎、换档升级的过程中不进则退。

2.1 种业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品种创新不足

2.1.1 粮食品质不适应市场需求,品种问题最重要长期以来,受粮食短缺的大环境影响,品种审定以产量为核心指标,多数品种需要高水高肥,资源消耗大。目前我国玉米70%作饲用,但市场上大量玉米品种脱水慢、易霉变,饲料企业难以消化利用;我国小麦品种普遍是中筋小麦,以致下游面包、饼干加工市场对高品质强筋、弱筋小麦的需求无法满足。

2.1.2 农作物种植成本高与国际粮价相比,我国粮食价格存在明显的价格倒挂,原因在于地租、人工、种子、农药、化肥、收储等生产要素成本高、效率低、风险高,品种创新不足,规模化和机械化受到限制。

2.2 企业实力与国际巨头差距大,需培育大型种业创新型企业

2.2.1 种子企业产业化运营历程较短孟山都、先锋等欧美企业超过200年历程,掌握了全球玉米、大豆的定价权,控制部分国家的农业生产用种(巴西、阿根廷、印度等)。我国种子企业发展不足40年,商业化育种体系刚刚起步,现代化生产体系亟待升级,集成式推广体系尚未建立。

2.2.2 市场集中度低美国孟山都、先锋2家种业跨国公司,2015年占全球种子市场34%份额;仅孟山都一家公司2016年种子业务销售收入就达99.8亿美元[2],接近我国全部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总营收(792亿元人民币)。而我国种子企业集中度低,2015年销售前10、50名市场集中度分别为16%、33%[8],没有一家企业跻身全球种业前10强。

2.2.3 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跨国种子企业年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10%,我国企业研发占比仅5%[8]。孟山都2016财年研发投入15.1亿美元,占销售收入11%,是我国全部种子研发投入(39.77亿元[8])的2.5倍。

2.3 技术长期跟随式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不足跨国种子公司普遍建立了全球化资源流动体系,开展规模化资源创制,垄断全球重要育种资源(孟山都在全球范围内有10万份优异玉米种质资源,且严格分级管理);建立了信息化、自动化的育种流水线和大数据分析体系,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育种信息决策系统(如孟山都的FTS系统);开始规模化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孟山都、先锋等)。

我国种业点片式创新突出,系统集成不足,科研与产业仍未紧密结合,资源、技术流动转化不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在产业上也受制于跨国种业公司。主要是种质资源鉴定利用不够,有重大利用价值的优异种质资源不足,没有系统性高效率的种质资源共享体系;育种规模小,技术水平、效率低;测试效率低、误差大、风险高;制种成本高、风险大,需要挖掘自主性创新成果,实现技术差异化发展。

2.4 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一体化集约式创新跨国种子公司建立了“育、繁、推”全产业链的技术体系;利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及物联网,构建了种子全程追溯体系;以种子为核心,集成植保、气象服务、测土配方等多项技术于一体,为农民提供多学科、多产业交叉的综合化技术服务解决方案。

我国种子企业尚未建立起各种育种技术集成应用、专业化、流水线高效育种体系;未建立种子生产营销环节的全程追溯体系;技术服务力量薄弱,规模化试验示范和技术服务体系亟待建立;种业与其他农业投入品一体化、种粮一体化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之中。

2.5 种业创新发展主要限于国内市场,尚未“走出去”整体看,我国种业发展主要还是定位在国内。随着耕地、水等农业基本资源短缺的刚性约束加剧,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加重,仅靠国内市场很难满足我国种业持续健康发展,应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种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创新和合作创造了机会。相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国部分农业产业拥有技术或产品性价比优势,尤其是杂交水稻育种技术领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水稻种植面积超过9333.38万hm2,杂交水稻普及率不到5%,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着眼全球市场,推动中国种业的国际化发展。

3 对策与建议

由于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我国出现了粮食产量、库存和进口量“三量齐增”的怪现象[9],需要发挥种业创新驱动和产业引导作用,提供节本降耗、提质增效的品种,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解决农业竞争力不强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等问题,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1 坚持绿色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进品种更新换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结构往哪个方向调?市场需求是导航灯,资源禀赋是定位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品种提出更新换代的新要求,除了数量要求,还要支撑“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市场需求。

3.1.1 建立市场化品种遴选机制按照绿色发展和市场需求,探索建立资源节约、抗逆性强等新的品种审定评价指标和方法,将品种入市的决定权交给企业,将种植哪个品种的选择权交给农民,将品种好坏的评判权交给市场,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3.1.2 集中力量创制重大新品种继续创新作物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方式,快速创制当前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品种,支持和引导企业选育推广“优质、广适、多抗、专用”,适合机械化、轻简化种植的新品种,优化品种布局,降低生产成本。

3.1.3 推进种业“放管服” 强化对种业市场监管,加强品种保护,减少种业相关行政审批,释放制度和科技进步红利。

3.2 引导种子企业扎根农村,提供全程种植服务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种子企业带来了新机遇。企业要从去库存积压、紧贴市场、调整品种结构、改进营销供给等方式入手[10],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综合服务方案。

3.2.1 引导企业自建基地企业应在农村建立自己的基地,以品种为中心,构建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体系,提供从种到收的全程技术指导与服务,进而扩展到信贷、保险等综合服务领域,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全程解决方案。

3.2.2 创新营销模式探索“看禾选种预定式”、“产品订单式”、“电商实体店融合式”等新型营销模式,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户选种、购种。

3.2.3 鼓励土地适度集约化经营支持种植业“温氏模式”企业发展,将种粮大户补贴资金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重点支持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11]。

3.3 支持企业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3.1 构建完备高效的企业商业化育种体系支持企业构建以作物品类和先进育种手段相结合的矩阵式标准化商业育种体系,引导企业强化种质资源鉴定和创制、育种技术研发、生物信息处理等重点环节建设,提升“育”的能力;支持企业扩大育种规模,建立品种测试点,构建完备的试验网络,提升“选”的水平。加强资本市场对种业创新的扶持,构建“市场主导、政府支持、多主体参与”的种业投融资服务平台[12],加快种业转型升级。

3.3.2 积极推进科企合作,形成优势产业聚集引导前沿育种技术和高端育种人才向优势企业转移转化,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为支撑、以效益分享为纽带的协同创新体系,强化优势产业,形成核聚效应。

3.3.3 互联网+种业鼓励种子企业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覆盖品种、技术、管理、运营模式等全产业链条创新,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快速推广应用。

3.4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健康的种业创新环境

3.4.1 建立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会商机制从国家种业发展战略高度出发,加强对跨国种业公司知识产权动向的分析与预警[13],及时对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外商投资管理等提出应对预案,为企业走向国际化保驾护航。

3.4.2 加强对原始创新的保护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管理制度,严厉打击侵权行为,降低合法经营企业维权成本,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环境,保护和激发生物育种企业创新投入的积极性。

3.5 组建大型种子企业,拓展种业发展空间

3.5.1 鼓励全球范围内兼并重组鼓励种子企业实行国内外差异化并购、区域化重组、专业化发展,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以种业为核心,上下游产业链拓展的综合性种业集团[14]。

3.5.2 支持企业“走出去”政府管理部门协同组织支持具有研发实力的种业企业到国外成立研发公司,建立联合实验室[15],这有利于我国优势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避免恶性竞争。为“走出去”的企业在东南亚、中亚、南亚、非洲等有关国家建立种子生产基地营造良好的政商关系,实现本地化制种,降低生产成本。

3.5.3 引导企业建立国际化创新网络为企业全球范围内引进国际创新资源、先进技术装备、优秀专业人才和高效管理模式创造良好环境,提升企业利用国际创新资源的能力。

[1] 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EB/OL].(2016-12-31)[2017-02-05].http ://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2/05/c_1120413568_2.htm

[2] 张静松.2016全球种子企业整合动态盘点分析(更新)[EB/OL].(2017-05-03).http ://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14102.htm

[3] 易汇网.陶氏化学和杜邦正式周五宣布合并[EB/OL].(2015-12-11).http ://www.ieforex.com/gjcj/20151211/783740.html

[4] 凤凰财经.我国化工宣布收购先正达 后者估值超过430亿美元[EB/OL].(2016-02-03).http ://finance.ifeng.com/a/20160203/14206316_0.shtml

[5] 商务部.拜耳公司660亿美元收购孟山都[EB/OL].(2016-10-11).http ://finance.sina.com.cn/roll/2016-10-11/doc-ifxwrapv1302473.shtml

[6]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2016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7,37(4):1-8

[7] 张桃林.加快“十三五”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效率[N].农民日报,2015-11-24(3)

[8]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全国农技中心,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2016年我国种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9] 刘奇.解读我国农业新常态:两板挤压 双灯限行 六产开拓[J].中国发展观察,2015(3):76-80

[10] 柴玮.对我国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与建议[J].种子世界,2016(8):9-11

[11] 杨建利,邢娇阳.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37(4):613-620

[12] 张国志,卢凤君,刘晴,等.种业与金融结合的路径及机制研究[J].中国种业,2016(12):8-13

[13] 陈健鹏.世界种业市场变化对我国种业安全的影响及应对[J].农村工作通讯,2013(7):42-43

[14] 廖西元,邹奎.荷兰农作物种子产业考察报告[J].种子世界,2012(4):20-23

[15] 石函弋.从跨国种业的特点谈我国种业的发展[J].中国种业,2013(1):7-9

猜你喜欢

孟山都种业种子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