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验启示下MBA综合改革路径探究
——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

2018-03-06付兆刚顾德文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案例

付兆刚,顾德文,刘 伟

(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150022)

一、MBA综合改革背景

MBA即工商管理硕士,这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始于1991年,截至目前已经发展了26年,在全国已有逾230家高校具有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资格,为我国的工商企业和政府机关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为了进一步促进工商管理硕士专业的规范化,提高MBA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使该专业毕业生能够服务于工商企业,教育部在2010年提出通过综合改革试点建立的路径,实现上述改革目标[1]。具体的指导性文件包括:2010年4月的《教育部关于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同年10月份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在这两个文件中规定了专业学位综合改革涉及MBA、MPA和工程硕士等15个专业学位,共计64个高等学校。在这里涉及到工商管理硕士MBA的院校有18所,占具有MBA培养资格的院校数量的7.59%。这些试点院校所在的地区包括北京市、上海市、湖北省、辽宁省、重庆市、内蒙古自治区等11个省、市、自治区,具体如表1所示。试点改革的10所高校在之前的MBA工作中已经形成了各自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为综合教育改革的实施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制度基础[2]。这些院校的先进经验,也为黑龙江科技大学的MBA教育综合改革带来了他山之石。

二、黑龙江科技大学MBA综合改革经验启示

(一)依托学科发展,强化内涵办学的经验

黑龙江科技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立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建于2000年,具有较为深厚的历史背景。2011年获得了MBA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授予资格,并于同年开始招收学员。目前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拥有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等经管本科专业多达10个,专业方向近20个。同时,拥有区域经济学、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3个学术硕士专业招生资格,拥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金融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和会计硕士3个专业硕士的招生资格。为了提升办学实力,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务实态度,工商管理专业MBA硕士于2017年由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并存,完全转变成全日制招生,这在整个黑龙江省也不多见。能够做出如此转变,完全是依托于学校发展的大环境,尤其是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的学科发展,强化了内涵办学,突出了“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教育理念。

表1 M BA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及区域

(二)打造双师型队伍,重理论强实践的经验

学校从事经济管理类的专任教师170余人,优中选优36人作为MBA课程的主讲教师,职称完全为副教授及以上,学历上为硕士及以上,职务上最高为校长。36人中有26人拥有博士学位,承担了核心课程的讲授工作。在36名主讲教师课程中,有10门课程配有B讲教师(助理教师),B讲教师也都是在读博士的讲师或者副教授。学校还聘请了知名企业高管作为合作导师共同指导学生,这些高管通常也都具有博士学历和较高的执业资格。MBA教育中心同时鼓励教师与企业多接触,在实践中成长,转型为双师型教师,做到既能重理论,又能强实践。不仅如此,管理学院还鼓励MBA主讲和B讲教师多多参加行业内和学科内一流的学术研讨会和工作思想交流会,鼓励他们以访问学者身份到国内外先进大学和企业进修,开拓国际化视野。

(三)强化过程管理,确保环节质量的经验

教学环节管理包括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要做好生源选拔,对通过初试的MBA学员,要利用复试环节严格筛选,多途径将综合能力强的学员选拔出来。同时要结合学校、学科的专业背景和学生实践能力强的特点,认真做好培养方案。教学中,要求教师在充分备课基础上,认真讲授课堂的理论内容,要突出实践性的意义,能够激发研究生学习热情,参与课堂讨论。教学后,要做好课程教学总结,尤其要做好毕业论文环节的各方面工作。毕业论文环节既是国家教育部检查的重点,也是研究生学以致用的最好体现。毕业论文环节要认真做好校内外导师的遴选工作,严格规范论文的写作、答辩和评审工作,保证学位授予的质量。

三、黑龙江科技大学MBA综合改革路径

结合黑龙江科技大学办学理念和MBA的培养目标,提出“理念+素质+实践”三位一体的综合改革模式。其中,理念,就是要强化管理理念,是课堂书本理论的升华;素质就是要提升管理素质,要拥有管理的综合能力;实践就是要突出管理实践,研究生学员从实践中来,更要到实践中去的培养方针。基于此提出以下综合改革路径。

(一)“走出去”的师资培养路径

“走出去”是要求任课的专任教师能够开阔视野,到国内外先进高校去访问和学习,将他山之石带回来。尤其鼓励学院青年教师到企业中挂职或者盯课锻炼,增加企业管理实际经验,从而丰富课堂内容,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走出去”要求学院每年提供一定的资金,建立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参与该战略,同时做好“请回来”的监管。例如,归来的教师要形成文字材料的经验介绍,不能只是为了出去而出去。

(二)凸显“双创”的课程设置路径

所谓“双创”就是创新和创业,这也是国家在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的,大学课堂,尤其是MBA课堂,应该紧跟时代脉搏和政治信号。每学期开学前,主要任课教师应该参与“双创”课程内容讨论,通过搭起“研究生—双创项目—基金”的资源整合平台,为MBA学员提创新思维和创业机会。聘请社会上优秀的企业家和校友为研究生举行专题讲座,利用校友资源和学校的科大公司平台,实现产学研转化的链条效应。

(三)推进“三合一”教学模式路径

所谓“三合一”模式,就是模块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3]。模块式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将知识理论模块化,任课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将书本内容重新模块化,使得一本书的理论内容不超过4个模块。知识的模块化重新组合,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便于研究生学员理解。每学期外聘不少于5次的模块课程,课程专题在学期初就需要制订下来。根据相应的课程模块内容,聘请校外的知名学者、企业家、学者型政府领导来校,进行理论内容和实战经验的专题模块讲解。案例式教学主要采用实践中形成的案例内容,更重要的是采用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MBA授课中的百强案例,案例内容更加系统化,理论与实际的关联度更强。增加案例教学效果的首要任务是MBA主讲教师要充分掌握案例教学技巧。课程内容相近的主讲教师要经常沟通案例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案例教学水平和能力。MBA教育中心会在每学期不定期召开案例研讨,去掉那些过时的不适用案例,补充进新的案例。学院、MBA中心和任课教师要高度重视案例开发工作,鼓励研究生学员提供所在工作单位的案例素材。另外,案例内容不局限于文字材料,同时包含图片、音频和视频,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光影声电效果。

参与式授课就是鼓励研究生学员加入到课堂中,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学员提供案例参与内容。学员一般离开大学到社会工作至少4年,有的甚至多达20年,丰富的工作经验会形成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感悟。将MBA学员在参与过程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推举出最具价值的案例或经验,向全体学员和任课教师介绍,集体讨论面临的问题、原因和解决对策等。一方面,通过研讨可以解决学员在现实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研讨也验证了MBA案例选择的过程。

(四)推进“校外基地”建设路径

MBA教育和学术性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实践性更强,学员多数来自于社会,单纯的校园课堂教育无法满足他们的求知欲,需要通过校外基地建设和学习来提高学员的社会实践性。校园基地建设一方面可依托学校现有资源,另一方面可以依托MBA学员的工作单位资源。当然,目前学校实验室建设相对还不够先进,应在改革中作为重点问题进行解决,加大力气实现黑龙江科技大学的MBA教育成为真正在行动中学习的研究生教育。

[1]马永红,张乐.中国MB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9):115-120.

[2]夏文汇,何建国.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30-132.

[3]王柯敏.当前开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1-5.

猜你喜欢

硕士研究生案例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