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特征及教学策略研究
2018-03-05陆德强
陆德强
摘 要:阅读使人们通过了解文字内容了解整个世界,古语有云:“秀才不出门,方知天下事”,这句话就可以说明阅读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阅读不仅存在于语文和英语等文科学习当中,数学等理科学科也离不开阅读。通过对于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目的广泛思考和收集统计,从中总结出了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目的特征,并且能够从中总结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教学策略;特征
一、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特征
中考阅读理解题目的特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从题目类型进行特征分析
通过对中考阅读理解题目的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出,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目的主要题型为解答题,选择题和填空题相较而言比较少,主要原因是选择和填空大多考查学生的定义类知识点,而解答题的考查会比较全面一些,能够从解答题看出学生对于定义类、给出推理过程解答类似问题以及探究应用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二)从题目内容进行特征分析
其一,数学阅读理解题目的内容通常来说比较丰富,能够从天文地理考查到人文科技,这也就表明了这类题目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学生通过解答这类习题,能够了解到数学学科之外的知识点,同时,这类题目所涉及的背景知识也是比较多的,它不仅包含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点,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能够和我们的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联系到其他科目、数学故事、生活场景以及高年级所学知识,这能够增强学生对解答此类问题的兴趣,让他们变得更爱探索。
其二,数学阅读理解题十分注重对于学生解题过程的考查,数学阅读理解题目有着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它注重学生对题目内容的理解以及知识点的分析,并且根据分析内容进行解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对题目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解题过程了解到每个学生的思路。
二、针对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目特征进行教学探究
(一)运用问题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使学生更容易解答这种类似的阅读理解题目,更为了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应当分清主次关系,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通过问题教学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运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并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发现问题并解决”的模式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动脑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帮助教师更好地制作课件和教案。
比如我们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可以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对本节课讲述的问题提起兴趣,再运用问题教学法教给学生如何去解决阅读理解题目。例如: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问这个班有多少学生?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提问:“这道问题求什么?”“我们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除了有多少学生这个问题我们还不知道什么必要条件?”能够帮助学生在问题中寻找关键词,讓学生更快更好地进行阅读理解题目的运算。
(二)运用过程再现教学法,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数学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让学生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习得新知识,并对旧知识进行复习,那么对于阅读理解题目的针对性教学也应当如此,教师使用过程再现的教学法,让学生自己阅读题目,自主获得在习题中出现的关键点和给出的信息,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帮助。
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关键点和信息的讨论,根据关键点和信息讨论出解题步骤,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制作题目的思维导图,例如“要修建一个育苗棚,棚高h=3m,宽a=4m,长d=12m,现在要在棚顶上覆盖塑料薄膜,试求需要多少平方米塑料薄膜?”在这个问题当中,给出的关键词如下:“长宽高各为12、4和3米”求“覆盖整个棚顶的塑料薄膜面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问题解答,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对题目内容的理解能力
创设情境教学法也是如今适应教学要求大规模运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将问题与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体会到教学的意义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那么这种创设情境教学法也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阅读理解题目,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和理解阅读题,增强学生对背景知识的了解。
比如我们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出生活情境,比如说某种服装,平均每天可以销售20件,每件盈利44元,在每件降价幅度不超过10元的情况下,若每件降价1元,则每天可多售出5件,如果每天要盈利1600元,每件应降价多少元?这种生活应用题能够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最终得出答案为4元。
三、结语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中考阅读理解题的特征以及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如何改进来帮助学生解答类似题目,这样的做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邓莎莎.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特征及教学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2]刘众兰.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