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地理学习障碍及对策研究建议
2018-03-05张丽娟
张丽娟
摘 要:地理是高中课程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且地理知识考核的内容较为繁杂和系统,涉及的不仅有自然地理,还有人文地理,对学生的逻辑、计算、理解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是一门兼具文科和理科特点的知识。据调查发现,很多高中生对地理学习具有一定的障碍,认为地理学习起来非常困难,经常找不到侧重点,影响了总成绩。不可否认,地理学习相对复杂,题目类型多样,对学生而言也是一个挑战。但是地理学习的难点并非不可克服,结合高中生地理学习的情况,对他们遇到的障碍加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
关键词:高中生;地理;学习障碍;对策建议
高中生正处于学习压力最大的时期,他们要面对高考的巨大挑战,学习内容多样,学习时间紧张。由于地理课程难度大,涵盖的知识点较多,使得很多学生一提到地理就感到“头疼”,学习过程不科学,无法找到技巧,甚至死记硬背后分数还是不高。其实,地理学习有几大障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方法不对,没有注意和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很容易被困在其中。针对这样的现象,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地理学习的实际,总结其学习障碍,然后从实际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避免学生走进误区,以建立高效的课堂。
一、高中生地理学习障碍
(一)读题障碍
任何学科在做题之前都要进行审题,可以说审题是保证题目做对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连题目想要问什么都没有搞清楚,自然会影响分数。但是由于高中生容易马虎,在读题的时候常常不认真,抓不到关键词,或者盲目臆测出题人要考查的内容,导致题目答案“所答非所问”,遗漏了问题的某些具体内容。例如,高中地理问题是“西北地区瓜果较甜的社会因素”,一些学生看到“西北”“瓜果”就想到“光照充足”,殊不知问题是“社会因素”,这就是读题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读图障碍
高中地理在难度上远超中小学地理,地理学习最难的部分并非一些社会地理知识的背诵和应用,而是图形。地理以前被当做理科的主要因素就是涉及地球公转自转、光照图、洋流图等知识,这也是地理学习的难点。很多高中生读图能力差,看不懂图形的特点,再加上读题识别能力差等因素,使得他们地理学习效果不佳。
(三)生活经验引起的障碍
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多知识从身边的小事中就可以得知。然而一些学生在生活中存在错误的理念,关于生活中的某些经验也是错误的,使得他们在地理学习中也发生了问题。如我国青藏高原夜晚气温低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学生会认为与高原冰雪覆盖面广有关,其实并非如此,是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造成的。
二、解决高中生地理学习障碍的对策
(一)教会学生认真审题
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题目审核不清,直接就会影响后面答案的正确性。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错误,防止出现“所答非所问”的现象,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克服马虎的坏习惯,帮助学生耐心审题。对此,地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审题的重点词语用笔画出来以做提醒,长期这样做就会降低审题不清发生的概率,进而解决学习障碍。
(二)教师恰当有效地进行读图教学
首先,教师在进行地图教学时,应结合多媒体展现典型的图像,这些图像可以是动态或立体三维的,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又可以建立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应该适当地进行一些读图训练,指导过程中,切记要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图步骤,不能不看图名、图例和注记就直奔主题。让学生注意某些图表之间的联系,做到触类旁通。最后,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耐心倾听学生的读图障碍,多鼓励学生,让他们以自信、饱满的热情去拥抱地图。
(三)打好学生的地理基础,建立地理知识体系
概括而言,高中地理主要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或者划分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它们之间是相互融合和贯通的,很多知识都有衔接,并非独立存在。高中生自我总结能力一般,繁杂的知识点难以让学生建立起地理体系。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学习的知识结构,将自然与人文地理有机整合起来,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梳理。例如,在教学四川盆地地形和四川省交通条件的时候,就可以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知识整合,从而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清楚易懂。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新课标要求当代教育必须要将“教学”转变为“学习”。由于地理学科的文理综合性,必须要求教师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去记忆、理解地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地理能力,帮助学生走出地理学习障碍。
参考文献:
[1]齐彤.高中生区域地理学习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6.
[2]农志辉.新课改下高中地理学习障碍分析及对策探讨[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