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
2018-03-05王秀儿
摘 要:价值观是完美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的人们对于价值观的设计与追求都不相同。在逐步追求物质生活的现代化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古诗中的传统人文精神塑造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古诗;人文精神;价值观;影响
随着现代化社会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教育、家庭等方面的制约,导致现阶段中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出现扭曲现象,严重阻碍了现代化文明社会的建设。中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树立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势在必行的。初中教材中包含了诸多蕴含着传统人文精神的古诗,每一篇古诗都能够給人启迪、回味无穷、引人深思,教师应充分挖掘古诗中的人文精神,从而健全中学生人格。
一、利用古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将爱国教育的责任承载下来,利用语文教材中诸多爱国内涵的篇章,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主动担负起振兴中国的责任。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的占有率很大,其中蕴含着爱国情怀的古诗也较多。例如《已亥杂诗》中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利用这一句将那种虽然远离官场,却要将强烈的报效国家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有《过零丁洋》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句诗众人皆知,将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表达出来;我国著名诗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文章诗句将作者那种忠君报国的志向深刻地表现出来,虽然只有简单的四句诗,但是将作者爱国精神与报国的志向深刻地抒发出来。以上诗文都是以爱国精神为主题,即使自身处于逆境状态,但是依然不忘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国家无私地奉献自己。作为现代化社会的中学生应该肩负起将祖国发扬光大的责任,承担起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此类型的古诗文时,应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文对国家的使命感,从而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心灵触碰,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利用古诗培养学生的孝道
“孝”是人最为基础的品德,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品质。我国诸多的经典古籍中都有对“孝”的论述。古代也是非常看重“孝道”的,我国古代经典《论语》就多次提到了“孝”,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孝”更应该被现代化社会弘扬与提倡。初中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关于孝道文化的古诗文,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古诗中的精髓,改变现代孩子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心态,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我国著名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是以孝道为主题,歌颂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被人们流传至今。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30个字,但是却将母亲对孩子那种真挚的爱深刻地展示出来,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影响着很多人;《项脊轩志》这一文章中主要描写了屋舍几次的落败与兴起,通过日常生活的小细节,向读者刻画了诗人对家人的无限思念,由此可见,对家人的牵挂与对家庭的牵挂也是一种“孝”的表现。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描写“孝”的诗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此类文章中的人文因素,充分挖掘古诗文中的亲情,加深学生对亲情的理解,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感恩之情,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三、利用古诗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现代化社会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基础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人最基本的诚实守信的品质,导致失信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中学生的失信问题较为严重。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正确地利用语文教材中关于诚实守信的诗文,对学生进行感染与启迪,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例如,笔者就是通过为学生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诚信的意义与重要性。“从前,一位国王有三个儿子,要从三个儿子里面选择国王的继承人,于是国王给了每人一粒花籽,看谁种出的花最美丽就将谁选为继承人。当期限时间到来时,大王子与二王子分别端着美丽的鲜花前来参选,只有小王子端着空无一物的花盆,最后国王选择了小王子为继承人。原来花籽都是被蒸过的,根本不可能发芽。”随后为学生布置了讨论的问题“大王子和二王子的做法对吗?”“他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为什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主动去探索诚实守信的内涵,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物质生活的提高虽然改变了现代居民的生活质量,但是人格的欠缺以及思想品质的下降是阻碍中学生发展的重要障碍。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古诗,挖掘古诗遗留给我们的传统人文精神财富,加强对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而且还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孙建泉.浅谈培养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有效策略:比较鉴赏[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7).
注:GS[2018]GHB2965 “经典永流传”——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王秀儿(1982.3.19—),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