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中笔迹(组诗)

2018-03-05黎阳

诗歌月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年长流云叶子

黎阳

黎阳,原名王利平,黑龙江讷河人。生于1974年,曾居天津十年,现居四川。曾在《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等报刊发表作品。获2016年川东文学奖、2017年巴蜀文学奖等。出版作品集《成都语汇——步行者的素写》《情人节后的九十九朵玫瑰》。

诗人诗观

我倾向于有生命体温的文字。行走坐卧,都是漫长岁月的痕迹。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能够把时光留住的人。诗歌成为我的生命简史,有效挽住了疼痛、幸福,留下比此生更珍贵的温暖。

思念,一杯浓郁的咖啡

窗外的阴霾,随着风辗转在温暖的脊背上

轰隆的雷,在远处击打着目光以外的呼唤

双手端起一碗久违的方便面

两根筷子,夹不住一根滑润的面条

另外一双筷子去了远方

身体很快就能回到对面的椅子上

但是,整个屋子少了一个流动的背影

面对午夜突然降临的喜蜘蛛

和满屋子飞翔的苍蝇、蚊子

世界突然归属于自己这一棵树

自己却不知道归属于哪一片叶子

胡子疯长的下颌,所以一切都静止在灯火中

顶起午夜的睡意

除了风,还是马道呼啸的风

流云逝水,停留在额头上

水的一方,是足迹的莲花

阳光明媚荡漾着双眸中看不见的光辉

今夕是何年

一呼一吸间,不眠的夜晚

看灯火明灭,听水滴落在面颊

炊烟和吹笛子的牧童

在仰望故事中的银河

牛反复从胃中掏出食物咀嚼

流云逝水,孩子

春天总是出现在寒冷的冬天之后

寒冷的不是冰雪

是那一双双善良的手

金沙江边,顽石与闪烁的沙

这是多少年的一次短暂聚焦

金沙江在诗词的缝隙中,流淌

站在即将被淹没的皎平渡大桥上

俯视山峦和舒缓的江水

桀骜不驯的山风,从历史的胶卷中

吹来一股血性

默默地足迹沿着转移的队列

山路弯弯

那些静谧的山洞里

空空的只有石头站岗

或许只有石头才可以

告诉我们曾经的枪林弹雨

金沙,闪烁的沙

在目光的黄金分割点上

我找不到一条摆渡的船

倒光一瓶无汽的苏打水

却没有洗净一块滩上的石头

我只好用瓶子装满沙子

这是可以留下的问题

即使春天刚到,叶子还是围绕在他的膝下

叶子,还舍不得离开树

这是不争的事实

尽管我们都曾经是叶子

围绕在父亲的前后左右

他的胡须很长 也很密

几根白色的胡须很醒目

他的年龄比我大一点

比我的姐姐小一点

他在彝风遍地的普格

只是一个出口企业的会计

一个奔走在阳光下的汉子

他宽阔的肩膀上扛着一个家庭的幸福

还要扛着一个独立的念头

对于我来说他只是年长的兄弟

偶尔见见面说些不着边际的话

然后,各自回归自己的土壤里存活

我们都有一位九十多岁的外婆

目睹她的衰老六七十岁的父母

即使春天刚到 我们

还是固执的叶子

面对一棵年长的树

人在人群中就成了一棵树

人群就成了森林

我不停地面对一棵棵年长的树

即使他不曾说话我也能听到

树的拔节的声音 也会看到

自己的影子慢慢拉长

这棵年长的树和父亲一样

耕耘了一辈子

种植了一辈子

最后没有留下一粒粮食

留下不停索取的儿女

我站在树的面前出神

想起远方的父亲

天空流云从树的背后掠过

树没有动 我也没有动

树的阴影里又一群孩子

在抢占泥土和粮食

脊背的汗水从台阶上洒落

一路不停地流下来

阴霾 人声鼎沸的清晨

睡衣还没有离开枕头

阳光还在云层的后面

喧嚣 蔓延到神经的每一处

缓慢走出抗震的救灾安置房

地震已经走得很远雨却在身前身后

我不知道,此刻看见亲人是怎样一种表情

热情和冷静的握手

一颗颗闪烁的红星那些还是孩子的兵

这种记忆一直反复演练

肆虐的洪水 出奇的冰雨

还有摇晃的地平线

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數不清的身影和笑容

路过中秋,我不知道丢了什么

这条路在身边,反复的走

谁都能看见那枚月亮缺了又圆

总是在漫天乌云的时候思念

那枚月亮还有曾经多次举起的酒杯

没有影子,我们坐在自己的怀里

看着一路的风华散落

却看不见马蹄留下的痕迹

看不见内心的不安

摘不得遍野的黄花

只有一块被切割的月饼

放在心头

起身离开这中秋的喧嚣

空空的行囊再一次搭在肩上

谁收藏那片枯萎的叶子

顺风裹着那一片萌动的春

漫天乌云的瞬间需要几声惊雷

这雨下不下,都是没有准的事情

那云从山顶攀缘而上

窗口被压抑得很低

我们的脚步总在这个时候出现徘徊

听吧 滚滚而来的雷

那是耳朵接近失宠 听不进任何美妙的梵音

这时候肩膀挨着肩膀 手臂揽着手臂

这时候毛毛细雨好像不够酣畅淋漓

不过,就这样吧

幸福一般都是这样继续

猜你喜欢

年长流云叶子
倒下的长颈鹿
少年
高天上流云
清明望远
一片翻转的叶子
舞动的叶子
排名
Word Fun
叶子贤作品
想那流云一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