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监察委密集挂牌背后

2018-03-05苏杨

齐鲁周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公职人员李某省份

苏杨

连日来,2018年省级地方两会纷纷落幕,作为省级两会上的一项重要人事议题,31省份目前都已选出省级监察委主任,他们同时都是当地省级纪委书记。与此同时,多个省份的省级监察委也相继挂牌。

省级监察委主任同时为省级纪委书记

去年10月末,十九大结束不久,中办印发的《关于在全国各地推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在2017年底2018年初召开的省、市、县人民代表大会上产生三级监察委员会,使改革与地方人大换届工作紧密衔接。

去年底今年初,多省份县市两级监察委纷纷挂牌亮相,随着省级人代会的密集召开,各地的省级监察委也密集组建。

截至目前,在各地省级人代会上,经过相应选举程序,全国31省份省级监察委主任全部出炉,31位省级监察委主任同时也是当地省级纪委书记。

1月4日,中央纪委研究室在解答“如何理解纪委、监委合署办公的意义”时表示,纪委、监委合署办公,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对健全党统一领导的反腐败工作体系、完善国家监督体系、提升党和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各地的省级监察委密集组建。安徽、湖南、辽宁、江苏、广东等省份已在2018年1月底前完成省市县三级监察委组建工作。四川、河南、山东等省份2月上旬前完成组建,云南、河北等省份2月中旬前完成省市县三级监察委组建,青海、贵州等省份则明确将在2月底完成组建挂牌。

根据各地试点推进的情况,挂牌后的监察委,与同级纪委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

从31位省级监察委主任简历来看,60后官员达到26位,占比超8成,在31位省级监察委主任中,有两张女性面孔,分别是陕西省监察委主任贺荣和河北省监察委主任梁惠玲。

从履历来看,绝大多数省级监察委主任均非“本地”干部,多数人此前在中央部门或者外省份任职。

截至目前,多个省份的省级监察委密集挂牌。比如1月31日上午,天津市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天津市落实党中央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成果,至此天津市和区两级监察委员会已全部如期组建挂牌。2月1日,重庆市监察委员会挂牌,此前一周,重庆市38个区县监察委员会已悉数挂牌。

监察委挂牌,各地监察对象陡增

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工作报告明确要求,抓紧筹备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监察法、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产生国家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做好组织机构、干部人事、法律法规准备。

在法律法规的准备上,《国家监察法(草案)》已经完成一审、二审,就等3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三审。

随着相关人事议题的确定,近日,天津、安徽、江西等多省份省级监察委也在密集挂牌,完成省市县三级监察委的组建。

十九大报告提出,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因为“全覆盖”,在各省份三级监察委组建完成后,监督的对象也倍增。例如,根据江西省纪委的消息,三级监察委组建后,江西全省监察对象将从46.6万人增加至116.5万人。

在安徽,据报道,安徽省三级监察委员会成立后,将实现对全省所有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监察对象数量从改革试点工作前的24.7万人增加到58.9万人,其中省本级监察对象由改革试点工作前的2.3万人增加到11.1万人,增加了近4倍。

在此前已先行试点的北京、山西和浙江,有数据显示,改革后,北京市监察对象达到99.7万人,较改革前增加78.7万人;山西省监察对象达到131.5万人,较改革前增加53万人;浙江省监察对象达到70.1万人,较改革前增加31.8万人。

三省市圆满完成试点任务

在全国改革试点全速推进的同时,北京、山西、浙江作为先行试点地区,圆满完成试点任务,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反腐铁拳威力初显。据媒体1月28日报道,全国首例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案件已在北京依法审判。

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决定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及所辖县、市、市辖区设立监察委员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实现对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试点地区人民政府的监察厅(局)、预防腐败局及人民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部门的相关职能整合至监察委员会。2017年11月,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敬大力介绍,截至2017年4月20日,北京市三级检察院职务犯罪侦防职能全部整合至监察委员会,实际转隶765人;完善纪检监察与刑事司法办案衔接机制,加强与市纪委市监察委员会沟通,就检察机关提前介入职务犯罪案件调查、案件受理流转、适用强制措施等工作制定指导性意见,实现对职务犯罪依法精准打击。

敬大力说,未来将继续发挥检察机关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健全检察机关与监察委员会的协调衔接机制,加强职务犯罪检察工作。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杨万明表示,北京市法院与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有效衔接,已依法审判全国首例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案件。

据了解,该案件涉及公职人员挪用公款。2016年1月和12月,被告人李某利用担任出纳的职务便利,先后5次将北京农商银行账户内的761万元转入个人账户用于股票交易活动。2016年12月26日、29日,被告人李某将挪用的钱款全部归还至原账户,并于2017年1月主动向单位领导交代了上述事实。2017年4月7日,北京市通州区监察委员会将被告人李某留置,随后将案件移送至通州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提起公诉。通州区人民法院于2017年6月12日依法以挪用公款罪一审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该案判决书称,被告人李某在案发前主动归还所挪用款项并向单位领导主动交代犯罪事实,配合办案机关调查,有自首情节,在庭审中亦有真诚的悔罪表现,且无犯罪记录,依法可以减轻处罚并适用缓刑。

猜你喜欢

公职人员李某省份
同居男友去世, 女友能否继承遗产
为了讨还债务而绑架、扣押债务人,构成什么犯罪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10年被抓8次的惯偷又栽了
张怀芝减薪有高招
安徽一公职人员成“黑老大”获刑20年
尊崇法治,从国家公职人员做起
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主体比较研究
杀鸡焉用牛刀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