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字词教学如何实现高效

2018-03-05刘志福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言现代汉语状语

刘志福

初中阶段,文言文字词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同学对文言文字词的掌握往往模棱两可、一知半解,同一个词语换一篇文章或者换一个语言环境学生对词意则又要重新进行识记。对一些特殊语法现象的文言词语,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等,学生的掌握更是难上加难。為了让初中文言词语教学取得实效,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和识记文言字词,为学生顺畅阅读古代典籍、拓宽视野、积淀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从语法入手,让学生了解根源

文言文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教师如果不加解释,学生往往会靠死记硬背去完成任务,但下一次碰到类似的语法现象,则又会觉得不知所云。以《狼》一文中的“其一犬坐于前”为例,其中的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名词作状语起比喻作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语法情况呢?老师可以向学生做解释:在现代汉语中,名词要么放在动词的前面,构成主谓短语作主语。要么放在动词的后面构成动宾短语,作动词谓语的宾语。状语又是什么情况呢?要告诉学生:一般来说,状语一般由形容词、副词充当。但在文言文某些特殊句式中,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构不成主谓短语做主语,要想解释也是解释不通的。因此就有了特殊的语法现象,即这个名词不是动作行为的实施者,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饰限制作用,从而担负起形容词、副词的语法功能,充当了动词谓语的状语(来源于百度百科)。除此之外,还要告诉学生:凡名词作状语的句子,该如何进行判别与辨析,以“其一犬坐于前”为例,如果不结合上下文去感知文意,就很难确定名词“犬”是不是主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按情理推,即可知原句是说“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在(屠户的)前面”“其中一只狼”为“坐”的主语。另外,教师由此还可以拓展至现代汉语中的一些词语的运用,像“席卷、狐疑、鸟瞰、云集、蜂拥、龟缩、土崩瓦解、雷厉风行”等。告诉学生,表面上看,这些词语都是主谓式的,但事实上,这些词语中前面的语素并非陈述的对象,而是用这些语素来比喻描写的一种动作或状态。总之,文言字词的掌握需要老师指导学生一字一词的进行积累,像初中阶段教材中出现的特殊语法现象,每一篇文章都会涉及到。教师通过语法知识的普及与讲授,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确保学生下一次能够准确进行识记。

二、由字形切入,让学生准确识记

汉字的逐渐演变导致词意发生了很多变化,现代汉语中有许多词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往往不知所措,靠单纯的死记硬背是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实质问题。如果我们注重从字形切入,去进行文言字词的讲授,学生的理解可能更容易一些。在教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篇文言文《童区寄传》时,对文中的重点词语“即”的讲授,我们可以从字形切入,让学生了解该词语的本意,从而达到准确识记的目的。文中“即”在两句话中出现了,但是意思却不一样,这让学生感到很疑惑。“即藏其尸”中的“即”是副词,可以解释为“马上、立刻”。“以缚即炉火烧绝之”中的“即”是动词,“靠近、接近”的意思。讲解此词时,通过大屏幕出示“即”的甲骨文字形,告诉学生:“即”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中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会意。“即”的本义是“走近去吃东西”,《说文》中的注解是:“即,就食也。”所以说,其基本义就是“接近、靠近、走向”。

再如讲授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狼》一文,文中的“一狼径去”中的“去”很多学生容易解释为“离去”为了纠正学生的解释误区,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去”的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中的注解是:“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通过这样的演示与讲授,学生对“去”的本义就能更深入的理解。

三、从成语拓展,让学生对照掌握

文言文中的很多词语都可以在日常使用的很多成语中找到例证,通过文言字词向成语进行拓展,让学生对照掌握,也能够促进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同样以《童区寄传》为例,学生对“即”的本义做了了解之后,教师借机可以将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常用词语引入,以加深学生的识记和理解。向学生举例,“即”做副词,立刻、就,现代汉语中有成语“召之即来、一触即发”;“即”当靠近、接近讲,现代汉语中有成语“可望而不可即、若即若离”。这样学生就能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愚公移山》一文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文言词语较多,其中“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中的“荷”一词的解释学生容易混淆,此时,教师可以将现代汉语中经常用到成语引入,如:荷枪实弹。荷:扛。扛着枪,上了子弹。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投入战斗。还有一句“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中的“毛”,在此句中“毛”的意思为“草木”,教师可以将成语“不毛之地”告诉学生,由此拓展,进而掌握该句中“毛”的词意。

文言字词的掌握是没有多少规律可言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还是能够从字词本身找到一些学习的捷径,引导和帮助学生快速而准确地对词语进行识记与理解。从语法现象切入,由字形入手,向成语运用进行拓展,都是其中的一条路径,我们的最终意愿还是希望学生掌握文言字词,为以后的深度阅读与视野拓展打好基础。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字词教学实践与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6]GHB0037。】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言现代汉语状语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状语从句热点透视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在状语从句中探“虚实”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状语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