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制”思想烛照下的“生本课堂”建构探析
2018-03-05施志平
施志平
[摘 要]在当前以“让课堂回归儿童”为主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立足小学语文课堂,以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思想为指引,积极进行“生本课堂”建构的探析,努力打造“学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向儿童主体的回归,是一条可行而又有效的道路。
[关键词]小先生制;生本课堂;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1-0080-02
当下小语界,以“在课堂里‘寻找儿童,让课堂回归儿童”为主旨的教学改革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打造“学的课堂”,建构“生本课堂”成为教师们探讨的热点。在此背景下,将研究视角回溯到七八十年前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发现他提出的“小先生制”蕴涵了“即知即传”、“文化共有”、“教育民主”、“人人有才”等基本价值和理念,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生本教育”的尝试和探索,对我们今天的小语“生本课堂”建构具有极强的启发意义。现以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全国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中执教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为例,谈一些操作上的路径思考。
一、创设“小先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习
【教学片段】
师:文章比较长,请你看看九段中你最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
师:谁愿意把自己读书的情况给大家展示一下。孙老师最喜欢举手的同学,举手的同学是最自信的同学!
生:读第8自然段。
师: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读这一段?
生:因为这一段写出了花儿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我喜欢。
师:真好!她不仅读出了她喜欢的这一段,而且讲出了喜欢的原因。
师:好,像她那样,谁再来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我看见举手同学的眼睛里充满着自信。
生:读第1自然段。
……
语言教学是一个平等沟通,真诚互动的过程。语文教学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走进心灵、平等对话的艺术。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在建构上述教学情境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孙老师以其对学生的尊重用心倾听,努力发现,热情激励,加上他睿智的语言,精当的点拨,叩开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童心世界,使他们一个个乐于表达,敢于站起来当其他学生的“小先生”。
二、激发“小先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主动求知
陶行知先生认为:“人人都可以当小先生。”鼓励学生争当“小先生”,成为同学的榜样,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的情智在勇敢尝试与反复实践中不断生成。
1.当好伯乐,发现“小先生”的闪光点。
【教学片段】
师:全班讨论一下,你们这一组找到哪些地方。
生:我画的是“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因为冰心奶奶原来是路过,现在看到儿童都进去了,他们也进去了。
师:是啊,这一句话找得准。从“迎着”、“挤进”可以看出只拣儿童多处行。
师:谁说你戴着和孙老师一样的眼镜,我说你有一双慧眼,你能把这句话读读吗?
……
在学习的过程中,孙老师始终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观察他们的思维动态,用心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发现学生中的“小先生”,为孩子们找到身边的学习榜样,激发起孩子当“小先生”的强烈愿望。本片段教学中,在学生準确找到一处句子后,孙老师发现他拥有一双“慧眼”,便不加掩饰、十分妥帖地进行了表扬,并不失时机,让其当一回小先生,把找出来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可以想象,孩子当时是带着怎样的一种自豪感去朗读啊!
2.做好导师,激励“小先生”的自信心。
孙老师在课堂上不断地观察孩子之间的“学”与“教”,及时做出恰到好处的反应,言语间充满了真诚的赞赏和热情的鼓励。
在学生缺乏信心时,他鼓励:“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说错了也不要紧。”“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谁来猜一猜,猜对了表扬,猜错了也表扬,表扬你的勇气”。
在学生取得成功时,他表扬:“读得好,好在声音响亮,这是自信的表现。”“你有一双慧眼,火眼金睛,把藏在背后的东西也读出来了”。
在学生迷茫时,他引导:“还有不同的吗?展示你的不同,展示你的精彩。”“谁说你戴着和孙老师一样的眼镜,我说你有一双慧眼,你能把这句话读读吗?”……
这一句句动情而充满信任的话语,似春风如春雨,催开了学生心灵的花朵。在他的不断鼓励与启发下,课堂上呈现出“小手直举,小脸通红,小口常开,小眼闪光”的热闹场面,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三、挖掘“小先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自我提升
【教学片段】
生:读第八小节。
师: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读这一段。
生:写出了花儿的旺盛。
师:真好,她不仅读出了她喜欢的这一段,而且讲出了喜欢的原因。读得真好,但是有一个字音读得不准。
生:浑身解(xiè)数。
师:板书。这个字是个成语。“解”是个多音字。浑身解数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浑身的本事。
师: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本片段教学中,孙老师认真倾听孩子朗读,肯定了这位“小先生”的优点:“不仅读出了她喜欢的这一段,而且讲出了喜欢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了需要纠正的地方:“有一个字音读得不准。”让学生们互为“小先生”,帮她正一正音,纠一纠错,使这位“小先生”得到了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并因进步而产生愉悦感。
当然,除了学习中的一些纠错和指导,课堂上教者更多的是在用心倾听中去甄别,在仔细甄别中善于发现,适时介入学生的学习,鼓励他们敢于求异,善于探索,将思维发散开来,绽放“小先生”的精彩,提高“小先生”的含金量。
四、搭建“小先生”的活动平台,让学生踊跃展示
【教学片段1】
师:请大家自己读读,体会一下。
师:谁来把这一段美美地读一读。最后一个男孩,你没有读过,你来读。
此片段教学中,孙老师面向全体学生,注意观察,让没读过的学生也来当回“小先生”,鼓励他们融入课堂,既体现了一种教学理念,也反映了他的一种教育情怀。
【教学片段2】
师:你们认为,这个句子,哪些词要强调一下?
生:强调“总和”、“一群一群”、“撞个满怀”。
师:你再来读一读。
师:读得真好,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真好,你们真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又找到了一处,还有没有?再找出来就比较难了。你还能找到吗?
此片段教学中,孙老师在学生需要点拨时及时进行点拨,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给更多学生跳一跳当“小先生”的机会。
总之,孙双金老师的这节“生本课堂”教学观摩课,创设了学生乐学的情境,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挖掘了学生探索的潜能,提供了学生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一个个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绽放出自己生命的精彩。这是对陶行知“小先生制”教学思想的一次很好尝试,为我们开展小学语文“生本课堂”建构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学习范本,给予了很好的路径参考。
(责编 韦淑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