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龙对华经济新政的表与里

2018-03-05赵永升

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盟主新政对华

赵永升

作为新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元首法国总统马克龙,其中国之旅的意义之大不言而喻。原本应该是满载而归之旅,殊不知在访华的第二天,马克龙就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发难,导致直至马克龙访华结束,预期数百亿美元的A320空客新协议也未正式公布。

马克龙此次访华,是个十足的“虎头蛇尾”之旅。对马克龙的“翻脸”之举不少人觉得突兀,其实要从其自身的背景和理念、其国内施政和对欧盟政策,以及在国际上的主张等出发,就不难理解了。简而言之,笔者认为认识马克龙的对华“经济新政”,要由表及里。

表面发难

马克龙去年之所以能够大选获胜,其实有相当部分的偶然因素——若不是当时呼声最高的前总理菲永在“空饷门”上马失前蹄,哪里会有马克龙日后上台的机遇?当然除了偶然因素,不可否认的是必然因素,即其自身的实力与政治主张在垫底。

马克龙的政治主张可以归结为“新政”二字,其中多为“经济新政”。倘若将马克龙在法国国内实施的“新政”与其在欧盟主张的“新政”相比,不难看出马克龙对华实行的也实为“新政”,内含“政治新政”和“经济新政”,当然后者的影响力要远超前者。

马克龙对华的“经济新政”,若要从“表”上来看,是其对中国在贸易问题上的发难——马克龙“1月9日敦促中国领导人进一步开放市场,否则,将面临其他国家关闭与中国双边贸易渠道的风险”。从这口气看来,显然马克龙将自己放在了欧盟“盟主”的位置之上,以“盟主”的身份“教训”欧盟之外的中国。

此外,马克龙之前曾多次提及,欧洲国家与中国商讨贸易问题的目的多种多样,有的国家寻求获得“更加开放的环境”,有的国家则寻求得到“更多的许可”,旨在扩大中国市场。就此,马克龙在访华期间,呼吁欧洲各国要采取“更加协调的方式与中国展开贸易活动”。这口气凸显的也是马克龙自视为欧盟的“盟主”,给欧盟的成员国在“敲黑板”。

马克龙同时警告中国说:法国与中国的贸易存有300亿欧元的赤字,而这“在政治上是不可持续的”。可见,在马克龙看来中法之间的贸易摩擦,才是此次他翻脸的根源。而在对华的关系尤其是经贸关系上,马克龙显然也以高高在上的口吻。

诚然,对华“经济新政”若要从“表”上来看,马克龙也是重视中国的——他“认可中法关系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希望延续中法之间长期积累的信任和友谊”;以及“在应对气候变化、朝核问题等重大议题上,与中国的合作不可或缺”。当然,马克龙对中国的重视,更多地是将中国视为国际舞台的竞争对手。

实为索取更大利益

马克龙对华的“经济新政”,若要从“里”上来看,首先是法国人没有真正意识到法国和中国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等演变趋势的“趋异性”特征,即作为一个中等规模的发达经济体和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法国面对的是一个大型规模的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两者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走势和影响力均呈现逆向性。

俗而言之,法国尽管是一个发达国家,却是一个“下坡国”,而中国尽管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却是一个“上坡国”。一方在走下坡,另一方在走上坡,各自的感觉自然迥异。这也是为何马克龙会在访华的第二天就对华发难的根源所在。

同时,马克龙自视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欧盟的“盟主”,实则是对法国实力的严重高估。法国的经济总量(GDP)这些年先后被日本、德国、中国和英国超越,排在世界第六位。在总量上,法国的经济与中国已无甚可比性。至于欧盟的“盟主”究竟为何人的问题,笔者认为欧盟是由双巨头乃至多巨头而非单巨头领导的国家联合体,若只从德国和法国来看,至少是德法并重,甚至德国在先。因而真要排名的话,马克龙充其量也是欧盟的“准盟主”而已。

此外,马克龙之所以此次访华时在对华“经济新政”上表现“强硬”,应该与他在法国国内施政的业绩也有干系。马克龙靠其“新政”博得大选胜利,但与大西洋彼岸的特朗普相比,马克龙“新政”的效果迄今依旧平平,尤其是其“经济新政”已多处受阻。当然,这也不能全责怪马克龙,这与法国根深蒂固的社会与政体基础休戚相关。

正是由于在法国国内推行所谓的“新政”无甚效果,马克龙才想在外交上能有所加分,尤其面对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之时。本文初所述的空客新协议,估计马克龙也深知那无非是个时间问题,就算他此次“强硬”,中方大不了推迟正式协议的签署日期。因此,马克龙此次除了向法国人、欧盟成员和世人不仅仅展示其“强硬”的风格,同时也在展示其自以为的“技巧”,旨在借此向中方索取更大的国家间交易利益。

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笔者认为,其实无论是马克龙对法国国内的“经济新政”,还是对欧盟的“经济新政”,抑或对中国的“经济新政”,各类“新政”能否成功,关键还是要看马克龙能否成功地提升法国的“工业核心竞争力”。

马克龙提及法中之间的300亿欧元贸易赤字不假,但缘何会出现如此之大的贸易差额?根由是法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基于“数量经济”与标准化生产,中国的竞争力则在大幅提高。

法国人多数还认为中国产品还是倚靠低成本的人工,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极小部分,更大的构成部分是基于中国巨大消费者人口的“数量经济”,藉此带来生产成本的大幅降低与产品质量的同步提升。而这一切,作为一个中等型经济体的法国是难以比拟的。

为了维持既有的高福利社会保障机制,法国决策者无论是萨科齐,还是奥朗德,抑或马克龙,其实都回天乏力。法国工会是世界上势力最大的工会之一,其为法国劳工争取了诸多权益的同时,如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已经“绑架”了法国劳工,成为法国政治舞台上的一大制衡乃至阻碍力量。

马克龙的“经济新政”主要目的,就在于提高法国的“核心竞争力”。要从雇主和整个社会来看当然值得称赞,但这不利于法国工会的利益,也不利于法国一部分劳工的利益,因而遭到了近乎整个法国社会的反对。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尝试过了,前总统奥朗德尝试过了,现在轮到马克龙来尝试,但结果必定也毫无悬念:收效甚微。

因此,只要马克龙未能在法国的“核心竞爭力”提升上有所作为,纵使其在欧盟舞台上在德国面前“狐假虎威”,纵使其在世界舞台上标榜“全球主义者”、纵使其在外交上向中国表现“强硬”而索取些交易益处,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法国与中国两国之间存在已久的贸易赤字难题。

而真要与中国做交易,其实法国也并非没有筹码。笔者认为倘若尖端武器技术不在其列,那么最大的筹码无疑会是“市场经济地位”,即法国若能在欧盟内部推动其他成员国支持给予中国以“市场经济地位”,那么相信中国会为此给予法国的经济回报是难以计量的。而从各类信息源来看,马克龙此次并没有这么做。endprint

猜你喜欢

盟主新政对华
碎石神掌
“新政”爆款第一车?
商务部:中方欢迎欧盟终止对华光伏双反措施
关于新政的思考
欧盟对华反倾销现状、原因及我国对策
三千门客不识丁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对华和解政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