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2018-03-05窦旭苑
窦旭苑
[摘 要]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重读书、重感悟,轻思维能力培养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联通新旧知识、打破篇章界限、学会迁移运用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思维方法,形成语文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训练;新旧知识 ;迁移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1-0032-02
近日,我应邀参加了一所学校的听课活动。语文、数学教师同听一节语文课。课后,参与听课的数学教师问我们:“这节语文课,教师一直在讲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悟。这位教师究竟要教什么?孩子的思维训练在何处呢?”有感于这次听课,我不停地思考。记得钱正权老师说过一句话:“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默读之后说感想,然后付诸有声朗读。这样充其量只是阅读,而不是阅读教学。”那究竟什么才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关键,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关键。它是学生、教师、文本以及教材编者对话的过程,强调语文知识的积累运用、语言的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读课文、谈感想,这不是阅读教学的全部。我们的阅读教学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因为思维活动能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能让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 联通新旧知识,打开思维的广度
“某一思想只有在它构成一个人自己经验的一个环节时,才能被领悟和理解。”“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中西方关于新旧知识联系的名言。它们深刻地阐释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编排是呈螺旋上升的,每一年段的相关知识点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换而言之,每一册教材、每一个知识点之间都存在关联,随着年级的升高,旧知识就成了新知识的基石,新知识是旧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学习新知时,如果能引导学生拓宽思维,适当联系旧知,学会迁移运用,就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六年級的《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现代诗,其中的第二自然段描写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诗句工整,采用定语后置的句式,突出了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黄山庐山、长江黄河的特点。
对这些景点,大多数学生并不熟悉。如何让他们理解这些景物的特点,理解词语的意思呢?在教学中,我们就要打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对“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一句,我们可以抓住“浓妆淡抹”这个词,先指导学生想一想以下几个问题。(1)“浓妆淡抹”是什么意思?(浓艳和淡雅的装扮)(2)同一个景点,怎么会有浓艳和淡雅两种不同的装扮呢?然后,结合五年级所学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两首古诗,让学生感受这雨天、晴天时西湖的不同美景。最后,再结合《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让学生真正理解“浓妆淡抹”的含义。再如,对“黄山、庐山的云雾缥缈”一句,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想象云雾缥缈的样子;然后结合三年级《庐山的云雾》中相关的语句:“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们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让学生真正理解“缥缈”的含义。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把握好新旧知识的联系,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的顺利开展,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 打破篇章界限,加强思维的深度
语文教材以主题单元为单位,每一个单元的每篇课文、每一个练习中都蕴含着相关的知识点、能力点。在教学中,如果能打破篇章的界限,对相关的知识点、能力点等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个整体,就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在大海中永生》《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艾滋病小斗士》三篇课文,单元的主题是 “无私奉献”。这样的人文精神的主题,我们该怎么教?又该教什么?
曾有一位教师将这一单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通过分析发现文章的共同点:都有景物描写及语言描写。于是,他将教学内容定为“学习理解景物描写、语言描写与写人记事的关系”。于是,就有了两节主题阅读课——“景物亦传情”“语言也优美”。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并列分析每篇文章中景物描写、语言描写的异同,并根据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具体需要,确定了教学广度、深度和难度,增强了三篇课文的横向联系,从而明确了教学重点。“语言也优美”这一课,教师寻找了文中的“语言”,分析三篇文章中的人物语言,并抓住语言描写中数量“多少”的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语言描写不在多,贵在精,贵在运用得巧妙的特点。对“景物亦传情”这一课,教师整理了三篇文章的景物描写,抓住其中“一悲一喜”的对比,启迪学生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这样,让学生了解了景物描写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这样的比较、分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给学生感受到一种理性思考的美,学会阅读文章的方法。
“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打破篇章的界限,使单元中零散、杂乱的语文知识有一个系统、综合的呈现,这样能使语文训练的重点更为突出、目标更为明确,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
三、 学会迁移运用,提升思维的高度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所谓“举一反三”,其实就是学习的迁移。那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呢?学会迁移运用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要站在一定的角度进行思考。
在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研读教材,提炼核心训练点,扎实进行语文实践,并关注学法指导;要注重课后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将习得的方法进行运用,巩固提高课内所学到的技能,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恐龙》一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详细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多、形态千奇百怪的特点。在教学第二段时,教师抓住“形态千奇百怪”进行详细的指导。首先,让学生圈一圈恐龙的名称,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它们那奇怪的样子;然后,引导学生抓住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的特点,了解作者是怎么把它们奇怪的样子写具体、写生动的;最后,点拨指导学生掌握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先对第二自然段的学法进行小结:“同学们,刚才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时候,我们认识了四种恐龙,知道了它们的样子;同时,我们抓住句子,知道课文通过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写出了恐龙样子的千奇百怪。”然后,教师提出了迁移自学的要求:“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1)找一找这一自然段中恐龙的名字;(2)读一读句子,找出这种恐龙特点的词语;(3)想一想,课文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在学完这两个自然段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法的迁移。教师先出示“甲龙”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要求他们抓住甲龙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甲龙的样子写具体。
李维鼎先生在《语文言意论》中指出:“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只有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活动中去实施。”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关注了文体的特点,进行学法的迁移、写法迁移,使学生掌握了说明文的基本内容。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能经常进行这样的迁移,就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效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力量无边的人。”为了这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让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思维的培养,向思维更深处漫行。
(责编 韦 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