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散文细品路径培育审美鉴赏能力
2018-03-05谢立君
谢立君
“审美与鉴赏”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它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它要求学生“能感受和体验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正确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倪文锦)。
本文试以顾晓蕊的散文《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为例,初步探讨如何在散文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核心素养。
一、人物的细节刻画,展示内心世界
散文的细节描写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其精妙在于,笔墨虽少,细里藏情,捕捉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让读者去体会在文中隐含的作者的感情和思想,从而引起感情上的激荡。
“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不妨看看句中弟弟的几个动作,“捏”、“放”、“嚼”、“落”,加之修饰词“细细地”,让我们体会出弟弟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是多么复杂,从对槐花的珍惜,发展到对槐花精神的品味,然后产生钦佩之情以及自我羞愧之情,最后则是幡然醒悟,稳合了题目中的“心会开花”,丰富了文章所表现的主题。再看文章还有一处细节描写,与此句呼应“弟弟倚着老槐树”中的一个“倚”字,更能体现出弟弟此时对槐树的敬仰和感激,是槐树启发了他,支撑了他,是他的精神支柱,使他树立了信心,从迷茫中走出,拾起了生活的勇气,变成一个强者。通过弟弟的“倚”,让读者去领悟、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就会感觉到细节描绘的妙用,去感受人物的神。
二、环境的细致描绘,衬托思想情感
“情中见景,景中见情。”要达到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对人物形象的全面解剖,不可忽视环境的细节描绘。人的情感和大自然的景色一旦交融在一起,不仅能产生栩栩如生的情景,更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突出人物思想性格。细细把握,也会深深领悟作者的艺术匠心,以及隐藏在描寫中的丰富的意蕴。
“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这是在弟弟未受伤之前的一段环境描写,通过环境的烘托,弟弟少年时代活泼、开朗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是大家都能捕捉体会到的。但有两处却是容易忽略的:“那一刻,安静极了。”什么“安静极了”?环境?众人?内心?都有。环境的安静衬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安静,众人的安静烘托被弟弟“拥抱”之举的震惊和兴奋。
紧接着还有一句也不能轻描淡写一句带过:“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一阵清风”是安静之刻的一阵风,它搅乱了安静的场面,让人们清醒,直至关注弟弟的表现。清风拂过,又有一朵槐花不偏不倚落在弟弟的衣襟上,这又为弟弟后面的一系列动作做铺垫,让人物的思想变化得以表现和流露。
三、遣词的细微点缀,反映精神风貌
文学文本是由语词组成的,词是最小的意义单位,因此细读词语、沉入词语是走进文本的捷径。散文的阅读教学,对文章中的遣词用句都非常重视,究其原因,一是散文本身体裁所为,文笔优美,用词考究,值得人们玩味;二是不少用词都是作者匠心独运,融铸感情的;三是通过品鉴可以提升鉴赏能力和阅读水平;四是可为自己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借鉴和提升。因而每当指导散文阅读时,这一环节决不可放弃。笔者在这里强调的是遣词对文本中人物刻画的作用,正如诗歌讲究斟字酌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那样,是用心去写的,表现了真实的“自我”或“本我”。
“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这句中“锁”字用得好,而不用“关”。“锁”既是实写,是将自己的身体锁在里面,不与外界接触;又是把自己的心给锁住了,不与人世交流,这是精神的枷锁,思想的桎梏。于是孤单了、空寂了、不振了。这又与下文母亲说的“这样会闷出病来”中的“闷”字呼应了。怎么会“闷”出病来的?因为“闷”,精神窒息了,内心烦闷了,于是就病了。作者精心用的“锁”与下文一个“闷”字的呼应,把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弟弟内心的痛苦和精神的消沉。而“关”重在肉体,没有锁来得细而有味,这就是挖掘得深。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上的话,一只眼睛看纸的背面。”紧扣字词,让学生从表面浅显直白的语言中读出了深刻和厚重,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文本细读就是要“沉入词语”(南帆),“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王尚文)。好文章不乏有诸如这类用词精当考究的地方。我们要带着学生在阅读散文时做一个细心的读者,细细挖掘、细细品味,从而引导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学之美,领悟文本的真实内含和情感意蕴,培养“审美与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新城中学(214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