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土自在

2018-03-05曾强

当代人 2017年4期
关键词:硬笔贾平凹书画

曾强

贾平凹,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废都》《商州》《古炉》等21部,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山地笔记》《天狗》等21部,著有散文集《心迹》《静水深流》《走虫》《走山东》等24部。贾平凹先生书画造诣亦特别深厚,著有《贾平凹书画集》等。

贾平凹先生的书画,很粗,很糙。有笔法吗?我听到很多专业书画家对此嗤之以鼻,他自己也说“我最清楚不过,我的书法是缺乏基本训练”“从没有临过碑帖”(《贾平凹书画集》自序)。非但书法,绘画同样如此。其物象组合离奇诡异,色彩粗疏对比强烈,线条老辣倔强。这样强烈的刺激,叫人乍看都很不适应,或许还很不舒服。就像那次我到运城看后土庙,沿途突见一些嶙峋而怪异的黄土地形地貌,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也出生在黄土地,但完全没想到黄土地竟还会有那样一副支离破碎的丑陋模样。

是的,不需讳言,贾平凹先生的书画,多有黄土地中蕴涵的最真切最纯粹的丑陋。感觉是,先生似乎像一个逆反的孩童,以丑为尚,在刻意颠覆流行美。他专门写过散文《丑石》,画过丑鸟《孤独走向未来》,他痛斥那些高高在上的书画大伽或大神们“离自尊、博大与厚重愈来愈远”,他自己甚至大臂一振,犹如竖起一杆猎猎的西北大纛,决计要抒发出一种“海风山骨”的自在与豪气!

海,先生认定两种,可我估计不太可能是太平洋,而应该是与黄土高原接壤的沙海;风,也不是咸盐蘸着水分的海风,应该是裹挟着沙粒的粗砺干劲的沙漠之风。但,这多只是自己的意向。看过他的书法,看过他的绘画,我觉得,他后两字“山骨”,北方黄土高原的山骨,也许更契合其书画既有的原始禀赋和秉性。

贾平凹先生的书画是刻意如此吗?

也许是。

也许不是。

山属土性。与先生出生地大有渊源的古籍《周易》说,土为坤,蕴积而包藏,纳万物。万物滋长而不拘,自在而有形,非常理可道,但自居其道。

美自有其存在的道理,丑同样有现实的必要。谁能说贾平凹先生的丑陋书画就不是艺术之道呢?当年,清代金冬心独创了自撰的隶体“漆书”,俗称“刷子体”,很多人不屑,斥之为自生自灭的民间书法。后来,考古发现,原来汉朝就有人写出与金农几乎完全一致的书体,于是,马上舆情大变:认为金农灵性,书法直通古人。现在,大多隶书者竟捧为圭臬至宝。

圣人所言“仁者乐山”的山,几乎可以肯定,说的是北方的山。南方的山钟灵毓秀,奇巧俊美,跟覆盖着很多黄土的厚道、笨重而又朴拙的北方山有质的分野。即使水,无论黄河,渭水,汾水,北方的水也多的是粗野、狂狷和放任,极少文静、娇媚和秀气。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天性决定人性。“像不像,三分样”。贾平凹先生书画,先天继承了北方这些特质,只不过,更显著更突出而已。

先说书法。

贾平凹先生的书法怎么说呢?跟碑不同,跟帖区别更大。但这都是指当下世俗认可的碑帖。其实我们都健忘,或故意忽略,崇尚碑的历史,不过是从清朝中晚期才开始。而且我们从小识字写字是不是一种书法的练习?虽然,我们曾经是用铅笔、油笔、钢笔这些硬笔,虽然学的是仿宋字,即使硬笔和毛笔在具体使用上是有一些不同,但决定书法的关键不完全在笔,更在知识、阅历、环境、学养和习惯等等“软件”的不同。因为不同,因为差别大,先生书法或可称之为“贾体”。

行家说,用硬笔写成软笔书法,用软笔写成硬笔书法,都属上乘书法。“贾体”书法虽用毛笔而不软腻,如舞动大棍直戳,这就了得。又如长枪大戟,斧钺钩叉,却非一味使横耍蛮,总有万岁枯藤之坚劲在,忍劲在,心劲在焉。其笔画一丝不苟,纹丝不乱,端庄独立,不怒而威,不言而重,沉稳峻拔……我分明看见,其骨子里不仅有颜真卿的影子,有傅山的影子,更有黄土高坡的很多具象和意象。

但,仍然看到很多人质疑。山不仅仅是石头的,或整块石头,或一些石头的垒摞,也有的都是厚厚的土。土丘高了,也叫山。只不过,绝大多数人看不清这是什么石头组成的山。或以为不是山。

书法肯定不只是一种写法。

万法归宗。

贾平凹先生的绘画怎么说?更耐人寻味,甚至令人惊诧。

其绘画似而不像,像而不俗,似像非像。即如《教授》《长肠人》《鹿树》《漂泊的草》等,皆意象纷然,离经叛道,但更显大气朴拙,似自然天成。他的画作,用笔、上彩泼辣粗疏大胆,多有民间奇幻的野味真趣;更有梵高、高更等西派大家画法的胆魄和灵魂。估计这不是贾先生刻意模仿西人。据说,反倒是那个年代大多西画高手不自觉地汲取了东方传统艺术的营养。先生的画,也许与秦地剪纸的古老传承有曲径通幽处,与三秦风骨画家石鲁有很多惺惺相惜处,与汉代建筑风格有很多相类似处。

很多人说南宋宫廷派绘画艺术是个高峰。高吗?高。多纤毫毕肖工笔画,流脂溢彩,似乎努力凸显雍容富贵和豪华气派,甚至能闻到一丝丝甜腻的脂粉气。我不大喜欢。尤其现在,很多工笔画弄不清是画还是照片。当然当下不少画家甚至油画家都是随手拿着相机的,照片中的景象景物,一般就成了其作品的摹本,或者说,是作品的另一种简单抄袭。也许这话有些言重,总之,现在的一些工笔画和一些油画给我感觉很怪异,不得不怀疑这种精致的逼真。真正的艺术家,对于具象的大自然不是刻意临摹,而是适于感悟适于抽象,像吴冠中先生,摄取江南自然风景中有益成分,删繁就简,夸张但艺术地表达个人主观感受,让自然成了主观的一部分,或者,自然就是自我心灵情感追求的一种再现。

贾平凹画作多有吴冠中画作的一些况味。只不过,吴先生画的是俏江南,是灵动,是精巧,是美妙,是王維的那种诗情画意。而先生所画的是北方后土,是厚重,是蒙昧,是朴拙,是神秘,甚至是落寞和黯淡。因而我相信,凡认真欣赏过先生画作的人,一定会被其画境所深深震撼。

也有人说先生是“胡写乱画”。真是这样吗?痕迹研究表明,任何人的行为动作都是具有一定含义或心理暗示的。“心手双畅”也好,“手不由心”也罢,既然书画家认可作品,至少,作品必定已经表达出了书画家主观想要表达的内涵或意蕴。只是,或许我们尚未理解其中含义。

很多好作品,是需要时间才能真正被理解被认可的。

一般来说,艺术家最大的敌人就是不能突破窠臼。这个窠臼可以是外在的,既有的程式化的模版,更主要在一个人的内心。当内心已经被某种规矩所框定,他就认为只要稍有逾越就是万劫不复,就是“野狐禅”,就是“化外”。

也有人企图像“打破旧世界”一样完全抛弃传统,自创山头,自立门户。试想,字已经不是字,画已经不是画,失却主干,失却根脉,这样的书画艺术从何而来?

亦步亦趋规矩不好。完全失去规矩更不好。古人说,“笔墨当随时代”。还是回到贾平凹先生的书画上吧。

当时代艺术显现出太过轻滑、太过浮躁、太过潦草或太过精明的迹象,贾平凹先生这种厚重而沉潜、具有强烈暗示意义的书画出现,也许就是抵御流行病症的一种抗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贾平凹先生的书画,就是一种“后土自在”的醒悟和观照。

编辑:刘亚荣endprint

猜你喜欢

硬笔贾平凹书画
捉鱼摸鳖的人
贾平凹的手
练就一手好字 奠基幸福人生——晋江市华泰实验小学拓展型课程“一手硬笔好字”实践研究
月迹
小小书画廓
有效提升小学中段学生写字能力的策略研究
有关老师的好句好段
书画
书画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