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2018-03-05艾建平程丽红陈智琴张悦李文魁
艾建平+程丽红+陈智琴+张悦+李文魁
[摘 要]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移动学习以其独特的方式对教育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如何提高材料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探索一种有效融合传统教学和在线学习优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实践研究的重点。研究以移动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微信及“微助教”公众号辅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以“材料力学性能”课程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践证明,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拓展教学者的教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信;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1-0053-04
○、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微信公众平台拥有极强的互动性、个性化、泛在性和共享性等特征,这使得很多高校教师尝试将其作为辅助手段,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以期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但从当前的教学实践层面来看,微信平台用于具体教学课堂的案例并不多见,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微信平台也只是进行学习内容、教学问题以及课程通知的简单发布,并没有真正将其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形成“教、学并重”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
材料力学性能是一门理论与工程应用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基础课程,在应用型材料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内容涵盖广、微观机理复杂,对习惯坐在课堂接受理论知识的本科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手段加深了本课程的枯燥程度,难以提高教学效果,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如何构建与践行“教、学并重”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线教育者解决当前本课程教学困境的一条有效路径。本文通过研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结合目前较为流行的微信平台,在“互联网+教育”的理念指导下,探索将移动学习资源、微信平台融入传统的专业课程中,以期构建一种有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一)理论基础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者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教学行为规范。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把传统面对面的教学方式和在线学习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思想是:学习者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如Blackboard、MOOC、Moodle)、社交软件(QQ、微信、微博),主动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以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1]
(二)实施步骤
传统的课堂教学包括知识的传授和内化两个阶段,知识的传授主要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学生通过课后的作业、练习完成。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师生角色、资源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并增加了师生的交互性,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教育者传授知识和学习者内化知识的过程,其实施的步骤主要包括:课前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把精制教学素材以视频、音频、文本、课件等形式发布给学习者,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新课程内容的记忆与理解。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性学习,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深层次理解。混合式课堂提供了课前知识学习、课中知识内化和课后巩固练习的学习模式。[2]
(三)实现条件
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使教师的角色从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混合式教学的本质是为了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不应盲目地为了混合而混合,而应该始终服务于学习目标。混合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付出更多的精力,包括录制高质量的教学视频,设计适合网络平台的微型化学习内容,监控學生的学习进度,及时有效开展交互性的教学活动和发展性的教学评价等,其中的各个环节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3]
为了有效提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激发学习者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教师需要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及通信设备。笔者发现,将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到混合式教学中,可分解知识内化的难度,增加知识强化次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4]
二、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一)混合式教学辅助工具
微信作为一款智能手机的实时通讯服务软件,其提供的功能主要有:1.聊天,用户可发送各种形式的多媒体信息与好友进行交流;2.朋友圈分享,用户可将相关链接通过朋友圈分享给好友,可进行资料的转发、评论和收藏。[5]在微信的基础上腾讯公司开发出微信公众平台。用户可通过平台创建自己的服务号和订阅号,利用无线网络可以随时随地以文字、语言、图片、视频等形式,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通讯方式。微信具有的强大的交互功能和便利性能够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个有效沟通的桥梁,学生可随时进行学习,且操作简便,信息传播效率高。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无线通信网络的全覆盖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其进行混合式学习带来了便利。
(二)混合式教学流程设计
移动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研究结合学生移动学习方式多元化和教学方式混合化的特点,构建基于微信和“微助教”公众号支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引导微信健康发展,发挥其教育功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微信平台辅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前在线预习:课前,基于移动学习理论,教师通过微信和“微助教”公众号向学习者发布图片、文字、PPT等先导性学习材料,发布学习任务清单,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知识难点、疑点。第二阶段是课堂教学: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遵循学习的自我构建原则,以教师引导学习为辅、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根据学习者微信学习的状况,进行重点知识讲解,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性学习,使学习者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内化,实现问题解决,完成学习任务。第三阶段是课后提升:教师通过微信平台发布作业供学生课后练习强化,同时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思、评价;学习者通过微信平台完成作业提交,交流学习心得,开展小组互评等活动。endprint
三、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考虑到微信及“微助教”公众号所具备的教育功能,笔者选择以材料力学性能课程为例,选取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材料与机电学院2014级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33名学生参与到本课程的混合式学习中。
(一)案例设计
在混合式学习之前,使学生知晓课程内容的讲解主要采用讲授法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前预习阶段,笔者通过微信群和“微助教”公众号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材料,确保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并反复学习微课件。在课后提升阶段则通过微信群和“微助教”公众号与学生就某主题展开讨论。表1是微信支持下的“摩擦与磨损”主题混合式学习设计方案。
在课程开始之前,笔者通过“微助教”公众号和微信群发布与“摩擦与磨损”主题相关的自主学习材料,包括课程PPT、图片、文本等信息,如图2所示。学生完成了微课件的学习之后,根据学习的课程内容,完成教师在“微助教”平台发布的小测试题,将尚未理解的知识点及问题及时提交至微信群和“微助教”讨论模块中,以便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
笔者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采用讲授、小组讨论和多媒体课件演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讲授清楚影响“材料磨损性能”的因素和微观作用机制,并结合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实例归纳出这些因素与材料磨损性能的关系,进而完成摩擦与磨损的概念、影响磨损性能的因素与磨损机制之间的关系等内容的学习。课后提升阶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本专题讲完后,笔者按约定的时间组织并发起课后讨论,提出一个议题,学生准时讨论,部分讨论内容如图3所示。经过课后的交流、讨论,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摩擦与磨损”这一主题内容。
(二)效果分析
一个学期以来,笔者组织学生运用微信群和“微助教”平台发布课前资料、小组讨论、签到和课后测试等形式辅助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形成了大量的文字、照片及语音等实践成果。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发现了学生对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对微信弥补课堂学习不足的满意度高达90.9%,对微信加强师生之间交流的满意度为81.8%,对学习内容的满意度为75.7%,详见图4。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运用微信群和“微助教”公众号辅助的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能够帮助自己巩固所学知识,增加课程知识内化次数,能够与教师、与同学之间方便地互动交流,进行协作学习,可以使自己更加主动地参与课程教学,让自己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互助的喜悦。
四、总结与反思
实践证明,运用微信支持的课前、课堂、课后三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使教学内容与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或学习需求紧密联系起来,能够顺利地完成材料力學性能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本研究发现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借助微信群和“微助教”公众号发布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图像、视频、专题讨论供学生自主学习,可以使课程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把理论同实践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微信辅助课程教学,突破了教学时空的界限,融合了非正式学习和正式学习,有利于形成“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创新教育的新思想。
(二)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微信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开始。教师运用微信群和“微助教”公众号组织学生课后讨论、为学生布置作业,作业形式包括图片、文本和语音信息,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课后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互动讨论,这能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课堂所学知识,方便学生之间继续开展同步或异步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三)促进教学交互,加强师生间的真诚交流
基于微信支持的混合式教学打破了教与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形成了虚实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课程生态圈。[6]这种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体现了教与学的哲学思想——实践反思和自我建构,可以拓展教学者的教学思维、优化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微信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倾诉机会,学生可以借助微信平台倾诉自己在生活、课程学习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为学生排忧解难,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而调整教学进度和微信与课程教学融合的方式,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微信群和“微助教”公众号在“材料力学性能”课程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如微信平台上发布的学习资料较多,这些资料并没有得到班级所有学生的持续性关注;通过微信群进行话题讨论时,有时会出现偏离主题而沦为聊天的现象等。因此,基于微信支持下的课程教学,不能依靠微信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而是需要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督促,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微信在教学前后的辅助作用,形成“教、学并重”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 吕永林,字正华.网络教材设计的思想[J].开放教育改革,2002(2):47-48.
[2] 刘华,敖谦.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以“网线制作六步法”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1):48-54.
[3] 叶璟,刘超男.基于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6(3):33-35.
[4] 袁磊,陈晓慧,张艳丽.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以“摄影基本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7):128-132.
[5] 王丽,戴建春.基于微信的交互式翻译移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5(3):35-41.
[6] 赵呈领,闫莎莎,杨婷婷.非正常网络学习共同体深度互动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101-107.
[责任编辑:陈 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