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心自在:打造有安全感的初中心理课堂

2018-03-05赖舒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安全感心理课初中

赖舒旋

〔摘要〕心理活动目标的达成有赖于有安全感的心理课堂作为保障。打造有安全感的初中心理课堂,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前提;真诚的教师形象是关键;接纳支持的课堂氛围是基础;积极的等待是催化剂;正面管教是最佳途径。

〔关键词〕心理课;安全感;初中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6-0036-02

心理活动课是以班级为单位,运用心理辅导的策略和技巧,借由团体动力,协助学生评估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從而做出有益调整,预防或解决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最终达成激发学生心理潜能的目的[1]。心理活动课堂直指内心世界,学生只有愿意探索自我、袒露心声,才能达到活动目的。但在现实教学中,不少初中生习惯了在课堂上悄无声息地听讲,在心理活动课堂上,他们也会习惯性地保持“悄无声息”。那么,怎样打破这种“悄无声息”,激发学生应有的积极参与、探索自我、袒露心声的良好课堂行为,从而真正地从心理课堂上获益呢?打造一个充满安全感的心理课堂,是希求改变的关键。

所谓安全感,《心理学词典》给出的定义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对于课堂上的初中生而言,充满安全感的外在行为主要表现为: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用担心受到批评或嘲笑;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与分享,而不会感到紧张和退缩;能够体验到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友爱和谐,而没有沟通交流的阻碍;能够时常感到被尊重和受重视,而不是被歧视、受挖苦;能够获得学习的乐趣和生命丰盈的满足,而不是倦怠和疲乏[2-3]。

那么,怎样趋向或达成这样一个有安全感的心理活动课堂?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打造安全心理课堂的前提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良好的课堂纪律作为保证。在学生看来,不需要考试的课就是不重要的课,不重要的课就可以随便上。学生的这种心态既有利又有弊,有利的是学生不会压抑自己,会如实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有弊的是部分学生容易游离于课堂之外,做与心理课堂无关的事情;“无规矩的自在”也容易导致部分“不怀好意”的学生对袒露心声的同学进行指责或嘲笑。因此,在学期初给学生上的第一节心理课上,就必须郑重声明心理课堂的基本纪律,如积极参与、举手发言、认真倾听、不能做其他作业等规定,并且给学生的心理课堂表现进行赋分登记,规范他们的课堂基本行为,避免课堂上的随意行为。

二、真诚的教师形象是打造安全心理课堂的关键

教师以何种形象出现在课堂上,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表现[4]。如果教师处处以权威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指手画脚、品头论足,必然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会让学生退缩到“悄无声息”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无益,还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与心理辅导的本来意图相违背。因此,在心理课堂上,提倡教师以“真诚的自我”呈现于学生面前。除非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真诚,否则学生就不可能有所改变。所谓真诚,就是在活动中不戴假面具,而是很自然地开放自我参与其中。

例如,在开展“一分钟演讲我的家”这个活动时,教师说:“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起我的家。我的家就像一个鸟巢,因为两岁半的女儿刚开始学说话,整天唧唧喳喳地叫爸爸妈妈。”学生一下子就乐了,开始热烈地举手要演讲自己的家,而且演讲得特别精彩。教师的言行举止其实都是在为学生做示范、树榜样,教师的真实与坦诚会使学生的内心感到安全自在,感到自己的良好表现是被教师所鼓励和赞许的。因此,他们会更加自然而然地开放自己、袒露心声,融入其中。香港中文大学心理辅导学林孟平教授在《辅导与心理治疗》一书中写道:“辅导是一种关系,这种关系能给被辅导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构成这种和谐关系的核心是辅导教师的人格形象。

三、接纳支持的课堂氛围是打造安全心理课堂的基础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被认同的需求,隶属的动机和被爱的欲望”。对于心理课堂上的学生来说,无论自己的表现是好还是坏,都希望自己是被接纳、被认同和被爱的[5]。因此,当他们在课堂上陈述负面情绪时,尤其渴望得到更大程度的理解和接纳。心理课堂所揭示的内心世界,并不总是让人满心愉悦的,更多时候是让学生感到忐忑不安,甚至要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作激烈斗争的。每每这时,教师就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被无条件支持的,只有这样,他才会心安自如地表达自己。

例如,在“我们这一家”这节心理辅导活动课上,我明显感受到一些家庭氛围不好的学生很抗拒这个话题,并且表现出愤懑不安的姿态。于是,我就特别地给予说明:“家有千千万,我们每个人对家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无论这个感受是好还是不好,它都是你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它都可以被自如地合理表达,我们应该尊重并接纳自己的这份感受。”这样的话语犹如给学生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们便乐于拿起画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家。这样如实的表达,就是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将有助于他们对自己的言行做出有益调整并收获改善亲子关系的启示。

四、积极的等待是打造安全心理课堂的催化剂

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在课堂上 ,你最害怕的是什么?”不少学生选择了“被叫起来回答问题”这一选项。教师有时为了赶进度,提出一个问题以后,往往会立即叫学生起来回答,并期待学生一站起来就立刻能给出答案。试想,如果我被冷不丁地叫起来回答问题,内心也必定是惊慌失措的,要么随便回答,要么保持沉默;但如果我心中已有了明确的答案,又是多么希望自己被老师叫到,好让同学们为我的精彩回答而鼓掌。心理课堂上的问题往往是开放性的,没有对错之分,只要学生能清楚地阐述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学会等待,抛出问题后,给学生一点点的思考时间以便形成较为完整的答案,让他们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这种“有准备”的答案往往会更加出彩,也更加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这样的良性循环,能够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表现自己,更加安然地袒露心声。endprint

五、正面管教是打造安全心理课堂的最佳途径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方法。正面管教认为,学生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与合作,才能掌握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正面管教运用于心理活動课堂,就是要教师学会关注学生正面、积极的行为,学会重新看待不良行为,把犯错误当作学习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制止和惩罚[6]。正面管教是温和而坚定的,视学生为合作者,是与老师一同承担课堂责任的、有能力解决问题的独立个体。在这种合作的氛围中,学生最能感受到被尊重与被赏识,因此更加能够表达自我,自然而然地做出良好的课堂表现。

例如在开展“我的坚持习惯小计划”时,我会用心地巡查学生们制定的计划方案,看到不错的计划时就鼓励说:“嗯,你制定的这个计划非常有代表性,而且写得很到位,很期待你的分享。”这样一说,学生就自信满满地站到讲台上,并大声地读出自己的计划表。这样的正面关注与鼓励,无疑是对学生莫大的肯定,满足了当下被赏识的安全需要。

其实,一个有安全感的心理活动课堂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有机融合,但最终归结为一点,那就是教师对学生心灵世界的“呵护”,而这“呵护”始于教师以不伪装的真诚面目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宽心、安心和放心。

参考文献

[1]杨翠萍. 营建“心理安全”的英语课堂[J].平安校园,2016(4):62-65.

[2]侯宜响. 课堂心理安全问题浅析[J].成功(教育),2013(10):259-260.

[3]郑家翠. 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关注小学生的“课堂心理安全”[J]. 江苏教育,2016(48):40-41.

[4]游晓暇. 给学生创造一个心理安全的课堂[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6):97.

[5]蔡腊梅. 营造心理活动课的“南风效应”——浅谈心理活动课中安全心理场的营造[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3):24-25.

[6]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华侨中学,中山,528415)

编辑/卫 虹 终校/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全感心理课初中
同课异构
心理课片段教学技巧探索
教师的自我暴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让产权“安全感”来得更实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于光影中休整心灵在故事中解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