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敷脐疗法在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心绞痛合并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2018-03-05邹生燕

关键词:脐部气虚血瘀

邹生燕, 刘 曼, 王 颖

(1.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内科, 北京, 100035; 2.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血液透析室, 北京, 102300)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一种病情比较严重,且潜在危险性较高的临床综合征,该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极易进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或者发生猝死,故一旦确诊必须及时给予治疗,防止心血管恶性事件的发生[1-3]。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强调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因为便秘时排便困难,用力时增加腹压,可诱发心绞痛发作[4-5]。本研究将改良的敷脐疗法应用于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心绞痛合并便秘患者的护理中,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便秘,提高生活质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6月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便秘住院患者62例。纳入标准:①不稳定型心绞痛西医诊断符合《慢性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和《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中标准;②符合气虚血瘀型胸痹心痛病诊断标准;气虚血瘀证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动则尤甚,乏力气短,心悸汗出,休息时减轻,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暗有瘀斑或瘀点、苔薄白,脉弦或有间歇[6];③便秘符合《便秘诊治暂行标准》[7];④患者无认知功能障碍;⑤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或由其他疾病所致胸痛者;②过敏体质者;③经检查证实由直肠、结肠器质性病变造成的便秘,脐周皮肤破损、脐疝,智力低下或精神症状不能配合,1周内服用过通便药的患者。终止标准:①发生不良事件,不适宜继续接受试验;②自动退出。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男15例,女16例;平均年龄(47.01±8.50)岁,平均病程(15.10±5.62)个月。对照组男14例,女17例;平均年龄(46.13±9.10)岁,平均病程(16.02±6.41)个月。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按照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方案予扩冠、抗凝、调脂等药物常规治疗,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给予对症治疗,控制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2组均按照常规护理流程,将黄芪30 g,大黄30 g,炒莱菔子30 g,檀香15 g,丹参30 g进行混合打粉,放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后用75%酒精棉球清洁脐部。对照组取蚕豆大小药物涂抹于脐部,用普通输液贴(5.5 cm×5.5 cm)覆盖,保留8~10 h后取下。观察组采用1 g大小的盐勺取一平勺药物涂抹在无菌纱布的单层上敷于脐部,用手掌的大、小鱼际进行局部按揉1 min,使药物与皮肤充分接触,随后用3 M透明敷料(YZB/USA5456-2014)10 cm×12 cm大小的贴膜进行覆盖,保留8~10 h后取下。2组均每日敷脐1次,7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入院时、干预后7、14 d采用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问卷(PAC-SYM)[8]量表评价,PAC-SYM量表是由法国Mapi Research Trust机构开发的评价便秘患者症状及严重程度的量表,分为3个部分(包括粪便性状、直肠症状、腹部症状)内含12条目,每条目分值0~4分,总分0~48分,分值越高表示便秘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组患者均遵医嘱完成治疗,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均获改善。干预后7、14 d,观察组PAC-SYM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PAC-SYM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不稳定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胸痹心痛”等范畴,发生的原因与外邪内侵、饮食失节、情志不遂、年老体衰等有关,病机是心脉瘀阻不通,不通则痛,或心脉失养,不荣则痛。气虚血瘀证是临床最常见的证型之一,中医学认为胸痹心痛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主,气衰无以行血,血必因之为瘀阻,瘀血内结,有碍气之运行而发生气滞,气血瘀滞,不通则痛。

敷脐疗法是将药物直接贴敷于脐部,以疏通经络、调理脏腑、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9]。其最早出处于汉代张仲景所撰写的《金匮要略》,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 “(商陆)治肿满、小便不利者,以赤根捣烂,入麝香三分,贴于脐心,以帛束之,得小便利即肿消”。脐部皮下无脂肪组织,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分支,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笔者遵医嘱选取药物进行混合打粉,蜂蜜适量搅拌均匀进行敷脐,以改善不稳定心绞痛合并便秘的症状。据《本草纲目》记载: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大黄味苦、性寒,有清热凉血、消结解毒、逐瘀通经的功能[10]。《本草纲目》载 “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有消食、除胀、利大便之功效”。炒莱菔子含有丰富的油脂,油脂本身就有养阴益气、润肠通便的作用。名贵中药檀香,其性温味辛,入脾、胃、肺经,具有理气温中、止痛的功效,对于心绞痛患者有行气通络的作用。丹参(根)苦、微寒、无毒,具有祛瘀止痛、防血栓的作用。蜂蜜味甘,性平,入肺、脾、大肠经,其功效可以润肠通便,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脾胃。

中医认为脐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又为后天之源,《幼科大全》曾论述:“脐之窍通大肠”。表明了脐与大肠的关系,而中医学认为大肠主传化糟粕,说明脐疗治疗便秘有理可寻。脐疗治疗便秘,能将药物透过皮肤,传导并吸收于体内,疏通气血,刺激胃肠蠕动,以达到荡涤消瘀、泻下通便的作用[11]。

敷脐疗法是中药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膏的使用能否对患者的治疗起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与贴敷材料的选择相关。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的常规敷脐疗法存在着诸多弊端,改良敷脐疗法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总结如下:①药物定量:目前对于中药膏用量的定量分析较少,在临床使用中,往往存在着剂量不准确而使评价数值存在偏倚。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笔者统一了用药标准,采用1 g盐勺1平勺为标准进行给药,以便保证测量的准确性;②方法改良:常规敷脐疗法是将药物直接涂抹于脐部,但经过几个小时后药物会侵入神阙穴内,难以清理,改良法中将中药膏涂抹于一次性纱布的单层上进行按揉,既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又能避免药物侵入神阙穴而造成难以清理的后果;③过敏反应:常规的输液贴是由粘性的胶状物质构成,透气性较差,部分过敏体质的患者对贴膜周边的粘性物质过敏,引起皮肤损伤[12]。尤其是在夏季,气温升高皮肤易出汗,贴膜下的皮肤经汗液浸泡也易破损。而3 M透明敷料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与常规的输液贴相比具有防水、透明且隔绝细菌入侵的特性,将此透明敷料应用于敷脐疗法中,既能够增加药物的保湿度,又能防止局部皮肤过敏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改良的敷脐疗法应用于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心绞痛合并便秘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便秘症状,促进大便排出,以降低心绞痛的发生风险。此方法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 陈立颖, 刘文娴, 魏金玲.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分析[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4(2): 298-301.

[2] 龚丽萍.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3, 11(2): 54-55.

[3] SAVOVIC Z, IRICCUPIC V, DAVIDOVIC G. Correlation between Timi Risk Score and Clin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J]. Serbian J Exp Clin Res, 2016, 17(2): 93-98.

[4] LI Y F, LI W H, LI Z P, et al. Left atrial area index predicts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J]. J Geriatr Cardiol, 2016, 13(8): 652-657.

[5] 吴颖, 吴琛, 林敏. 术前护理干预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2, 12(6): 480-481.

[6] 其其格, 李耀扬, 张鹏, 等.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与血清理化指标间相关性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 26(2): 380-383.

[7]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 便秘诊治暂行标准[J]. 中华医学杂志, 2000, 80(7): 491-492.

[8] 宋玉磊, 林征, 林琳, 等. 中文版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 护理学杂志, 2012, 27(7): 73-76.

[9] 翁燕榕, 谢红兵, 林茜, 等. 近10年敷脐疗法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 13(6): 86-89.

[10] 孙玉娇, 陈璇, 王洋, 等. 大黄敷脐治疗便秘的Meta分析[J]. 护理研究, 2016, 30(32): 4020-4024.

[11] 姜锡, 万燕萍. 大黄敷脐治疗糖尿病患者便秘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5, 1(2): 105-106.

[12] 张敏. 静脉留置针敷贴致小儿皮肤过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全科护理, 2015, 13(28): 2858-2859.

猜你喜欢

脐部气虚血瘀
话说血瘀证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新生儿脐带暴露疗法的效果观察
穿露脐装注意事项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两种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效果比较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