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粤明:人到中年抄《心经》手持毛笔听摇滚
2018-03-05
他用5年时间,从尘灰中捡起遗落的碎片,拼出自己的新人设。现在无论对待生活、工作、享乐,还是煎熬,他都会找到那个能让自己“平稳落地”的心境。
眼前的潘粤明随口又谈起《心经》。被问到喜欢哪几句时,他小声快速背了一遍,一边背一边若有所思。背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他停了下来,又重复一遍,然后说:“对,我最喜欢这一句,心无挂碍。”
感情和公众形象同时被打碎
5年前那桩互相撕扯、尽人皆知的离婚案后的近4年时间,潘粤明都在低潮中度过,很少出门,拒绝接戏,把大量时间用来沉淀、思考。
直到2016年参加江苏卫视《跨界歌王》,他似乎才调整好状态,又一次站在聚光灯下。现在无论对待生活、工作、享乐,还是煎熬,他都会找到那个能让自己“平稳落地”的心境。在《白夜追凶》监制五百眼里,潘粤明“活明白了”。现在的潘粤明在演戏之余,喝茶、写字、画画、玩手串,由昔日的摇滚青年变成了居家大叔。他说不清自己是不是变得所谓成熟。年轻时,他贪玩,喜欢应酬,觉得不去哪个场合就是不给别人面子,以为要混演艺圈就要和导演、制片打成一片。后来明白,与其在外面跟人喝得“五迷三道”、到处称兄道弟,“不如把自己整合得更严谨些,多修炼修炼自己的业务”。
他用5年时间,从尘灰中捡起遗落的碎片,拼出了自己的新人设:一个被演戏耽误的摇滚歌手和一个演技炸裂的中年戏骨。潘粤明在《跨界歌王》唱的第一首歌是“摇滚教父”崔健的《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摇滚本来就是潘粤明身体里的一部分,甚至不是隐藏属性,只是在公众面前,他很少有机会展示而已。他少年时就迷上了摇滚,尤其喜欢重金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欧美的打孔带一两百块钱一张,他攒了不少,不乏猫王、枪花乐队这样的老牌摇滚音乐人。他长相斯文,性格里却有北京人“混不论”的一面。有点混,太拧,是潘粤明对自己年轻时的评价。没考上北京电影学院那一年,他曾离家出走一个月,每天跟朋友混在一起吃吃喝喝——其实是逃避。后来潘粤明上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的影视制作大专班。1999年,刚刚大学毕业开始跑剧组的潘粤明被导演路学长看中,成为电影《非常夏日》的主演。这让他的演艺之路一开始就“赢”在起跑线上。
2006年前后,他担纲男一号的电视剧《京华烟云》《白蛇传》相继在央视热播,潘粤明开始走上演艺事业的巅峰。2008年,潘粤明与董洁结婚,次年有了儿子顶顶。婚变发生在2012年,潘粤明的感情世界被打碎的同时,公众形象也变成一地鸡毛。变故发生之初,他和少年时面对挫折一样,选择逃避。上一次逃避,他从家里逃到外面;这一次,他从外面的大世界、从公众面前逃进了家里。
经纪人刘胜杰在风波过后,试着给潘粤明接过很多戏,都被潘粤明拒绝,“他不理会,没心情”。回忆起那段日子,潘粤明感觉身心像被蜘蛛网粘住并裹挟一样,很痛苦。“你说我在想什么,我不知道,我只觉得那个空间(家)很压抑,你想透口气,但是又找不到出口。”他性格里的轴再一次发挥作用。他不认为有谁能帮上忙,只想靠自己熬过去,“你自己想不开,多少张嘴都没有用,因为你是黑的,别人加什么颜色你都是黑的,只有你自己白了,别人的颜色才能显现在你的感悟上面”。这样的消沉持续了一年多。逃避并不解决问题。父母在变老,身边的朋友在拉扯他,还有不得不面对的生计问题。“就像一台死机的电脑被强行启动一样。”潘粤明说,自己一边工作,一边利用工作转移注意力。
召回工作状态一人饰两角
其实,参加《跨界歌王》之前,潘粤明就已经试着开始找回工作的状态。
2015年,他参演喜剧话剧《只因单身在一起》。第一次排演话剧,让他“看到了另一种演员的生活,另一种导演的状态,也看到了另一种状态下的自己”。那时候工作强度很高,他从早上8点一直排练到第二天凌晨是常事。公演时也一样,上午走灯位,下午演一遍,晚上正式演。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很好的状态,一天还能做800个俯卧撑,最高纪录是一口气做180个。话剧设置了好几种开放式结果,比如有段剧情有两条支线——男主或者去追女一,或者跟女二好,具体故事走向由观众现场微信投票决定。其间,潘粤明饰演的男主只能光着身子在后台等,等结果出来,然后穿上对应的服装跑出来。很新颖,也很累,但潘粤明感到过瘾。台下有反应,有人叫好,他就开心。
“演员不上舞台叫什么演员,我从小就这么觉得。”潘粤明说。此后,他接演电影《唐人街探案》,饰演蓬头垢面、邋遢不堪、暗恋自己养女的“变态老爹”。潘粤明只有4分钟的戏,把一个阴郁、偏执的大叔形象表现得入木三分。《白夜追凶》导演王伟正是在这个角色里看到了“关宏峰”的感觉,又在《跨界歌王》里看到了“关宏宇”。为接这部戏,潘粤明推掉了《我的前半生》里陈俊生一角。有网友总结,潘粤明实际上一人分饰了4个角色:沉默内敛的哥哥关宏峰,浪荡不羁的弟弟关宏宇,以及假扮哥哥的弟弟和扮演弟弟的哥哥。潘粤明给自己在《白夜追凶》里的表现打70分。不足的部分,他半真半假地说是“有些胖”。王伟有时觉得,潘粤明身上有两个人,大男人和大男孩。一方面,潘粤明沉得住气,内敛,分寸感强;另一面,潘粤明心思单纯,简单直接,好像一生都不会改变。
喝茶抄《心经》让自己沉淀
潘粤明把这几年悟出来的东西称为“遵从内心的选择”。他告诫自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要精准、快速判断哪些事是重要的,哪些事是没意义的。他把省下来的时间,用在精进演技、绘画、抄《心经》这些“向内”的事情上。受爱好书画的父亲影响,潘粤明从小就喜欢画画,曾经拿过区里的第一名,并以美术特长生的身份被保送进重点中学。他经常在微博上晒自己的书画作品。演艺生涯正盛那几年,他一度疏忽了这些功课,现在又重新拾了起来。他称之为对自己的一种“沉淀”。“可能刚好对上心里的节奏了吧。工作强度大,或者有时候遇到不理解的事,怎么交流,每个人方式不一样,有的人在跑步机上,有的人打拳,对于我来说就是喝茶,鼓捣一下毛笔。”潘粤明说。他经常在家里一画画到天亮,脑子里放空,什么也不想。抄《心经》也是一样,260个字,他拿着毛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你拿着毛笔每天抄一篇坚持一个月就知道了,一定要坚持住才行,写着写着你就什么也想不起来了,这就是沉淀。”在剧组拍戏时,他就用硬笔写,不论收工多晚,每天都会写上几十页,从凌晨2点写到4点,“线装的本写了两本,好有意思”。他很喜欢送朋友扇面,无论拍戏杀青,还是好朋友过生日,他都在扇面上抄好《心经》,送过去。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彻底静了下来。直到今天,他仍然会“拿着毛笔听摇滚”。潘粤明对摇滚的喜好一直停留在电子乐加入到摇滚之前,他觉得那更纯粹。摇滚就像他心里的那个少年,尽管现实中年纪渐长,但心里的少年永远年轻。
据《博客天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