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维地震覆盖次数和炮点距的思考
2018-03-04孙海川
孙海川
(甘肃煤炭地质勘查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近年来,国家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煤炭行业成为重点去产能行业,找煤勘查面临财政拨款有限及社会市场萎缩的窘境。尤其是在找煤预查阶段投资更为谨慎,因为该阶段勘查区大都是找煤空白区,多数是通过周边地质资料推断的找煤前景区。而地震勘探作为找煤阶段非常有效和实用的手段往往被优先采用。通常采用的做法是在勘查区选取1条勘探线进行地震勘探,根据地震勘探效果开展下一步的工作。尽管地震勘探在找煤阶段被广泛使用,但是其勘探成本相对于其他物探手段也不容小觑。考虑到勘探成本,好多地勘单位在设计时往往采取抽稀炮点、加大接收排列以增加覆盖次数的方法来降低成本。为此,本文从二维地震观测系统及费用预算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地震勘查工作人员和有关部门参考。
1 观测系统比较
二维地震观测系统通常是炮点(激发点)、检波点(接收点)等间距分布在测线上,且炮点距是检波点距的整数倍[1,2]。以炮点距20 m,道距10 m,接收道数96道为例,依据公式:N=M/2V,式中:N为覆盖次数,V为激发点移动的接收道数,本例中M=96,炮点距20 m,道距10 m,激发一次后激发点的排列移动2道检波点距,即激发点移动2个接收道数,此时V=2,得出N=24,即96道接收24次覆盖。若将炮点抽稀炮点距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变为40 m,道距仍为10 m,接收道数仍为96道,则覆盖次数减小至12次。覆盖次数降低通常会使地震资料信噪比降低。为了保证地震资料信噪比,通常采用增大接收道数,即加大接收排列的方式来增加覆盖次数。炮点抽稀炮点距变为40 m,道距10 m,接收道数192道时,依据公式N=M/2V覆盖次数仍可以达到24次,那么这两种观测系统到底有何区别呢?二维地震观测系统可用综合平面法表示[3](图1所示)。
图1 观测系统综合平面法
将测线上的激发点A1、A2、A3…等间距标在水平直线上,然后从激发点向两侧作与测线成45°的斜线,组成方格网。当测线上某点激发、某一排列接收时,将测线上的接收排列投影到过该激发点45°斜线上,用该段投影表示接收排列。即当在A1激发、A1A2之间接收时,可用线段A1B表示。同理,A2激发,A1A2之间接收时,可用A2B表示。可以看出,从激发点引出的45°斜线上所有的接收点有共同的激发点,称该线为共激发点线。从接收点出发的-45°斜线表示地面同一接收点位,该线上不同激发点的所有道都是同一个地面点接收的,称该线为共接收点线。与地面激发点平行的水平线各接收点的炮检距均相等,称该线为共炮检距线。垂直于共炮检距线的线,当界面水平时,此线上各接收点接收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反射,称该线为共反射点线。共反射线与共激发点线相交,有几个交点,则说明有几次覆盖。
按照地震观测系统综合平面法分别绘制炮点距20 m,道距 10 m,96道接收和炮点距 40 m,道距10 m,192道接收的观测系统(图2、图3所示),为了便于比较,两种观测系统均采用中点激发,起始炮点桩号均为1 000,炮点个数均为30炮,覆盖次数均为24次。图2为炮点距20 m,道距10 m,96道接收,中点激发观测系统。起始炮点桩号为1 000,第一炮排列长度960 m,对应检波点桩号520~1 480,激发一次后激发点的桩号向前移动2个道距(20 m);第二炮炮点桩号为1 020,接收排列对应的检波点桩号为540~1 500;依次类推,第30炮的炮点桩号为1 580,接收排列对应的检波点桩号为1 100~2 060。图3为炮点距40m,道距10 m,192道接收,中点激发观测系统。起始炮点桩号为1 000,第一炮排列长度1 920m,对应检波点桩号40~1 960,激发一次后激发点的桩号向前移动4个道距(40 m);第二炮炮点桩号为1 040,排列对应的检波点桩号为80~2 000;依次类推,第30炮的炮点桩号为2 160,排列对应的检波点桩号为 1 200~3 120。
图2 中点激发(2个道距),96道接收,24次覆盖观测系统
图3 中点激发(4个道距),192道接收,24次覆盖观测系统
一般来讲,最小炮检距Xmin要足够小,以便能对浅反射面有适当的采样,一般取Xmin=1.0~1.2倍最浅目的层深。最大炮检距Xmax的设计时应近似等于最深反射层的深度,即Xmax≈Hmax[4]。也就是说炮检距的大小和目标层深度相当。依据图1观测系统平面法分析,图2中最小共炮检距20 m,对应覆盖次数2次,炮检距每增加20 m,覆盖次数随之增加2次。共炮检距从小到大依次为20 m、40 m、60 m…直至达到最大共炮检距480 m时,对应的覆盖次数依次为2次、4次、6次…直至达到最大覆盖次数24次,意味着从浅层至深层覆盖次数依次递增直至达到最大24次。图3中最小共炮检距40 m,对应覆盖次数2次,炮检距每增加40 m,覆盖次数随之增加2次。共炮检距从小到大依次为40 m、80 m、120 m…直至达到最大共炮检距960 m时,对应的覆盖次数依次为2次、4次、6次…直至达到最大覆盖次数24次,即从浅层至深层覆盖次数依次递增直至达到最大24次。炮点距20 m,道距10 m,96道接收,中点激发观测系统(图2)1次叠加及以上剖面长度1.06 km(测点桩号760~1 820),理论最大勘探深度约480 m左右,测点1 240~1 340之间在勘探深度480 m左右达到最大覆盖次数24次。炮点距40 m,道距10 m,192道接收,中点激发观测系统(见图3)一次叠加及以上剖面长度2.12 km(测点桩号520—2 640),理论最大勘探深度约960 m左右,测点1 480~1 680之间在勘探深度960 m左右达到最大覆盖次数24次。共炮检距480 m,炮点桩号1 240处,覆盖次数为12次,而对于炮点距20 m,道距10 m,96道接收,中点激发观测系统(见图2)同样是共炮检距480 m,炮点桩号1 240处,覆盖次数却达24次。
对比2种观测系统可以得出,所谓的覆盖次数通常指某一层的覆盖次数,覆盖次数由浅层至深层逐渐增大,在深层达到最大覆盖次数。同样深度时小炮点距,小排列接收相对于大炮点距、大排列接收覆盖次数相对较高,有利于压制干扰,提高资料信噪比,能够较好的反映浅层信息。而大炮点距、大排列接收生产效率高(主要体现在在同等炮数的前提下,可获得较长的剖面长度)、勘探深度相对较大,有利于深层地震勘探。当炮点抽稀时,地下反射点也会相应减少,影响地震勘探分辨率,不利于发现地下地质体的精细特征。大排列接收时,激发子波振幅宽度随着炮检距的增大而变小,子波长度随之增长,高频成份损失,路径越长,高频损失越多,分辨率就越低[5]。
2 从费用预算的角度比较
采用大排列接收必然要增加接收道数,勘探成本有所增加。而抽稀炮点则意味着成孔及药量等费用相应减少,勘探成本则会降低。那么当采用抽稀炮点,大排列接收时,勘探成本以《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为依据,通过对比炮点距20 m,道距10 m,96道接收,中点激发观测系统和炮点距40 m,道距10 m,192道接收,中点激发观测系统两种观测系统的费用预算,来说明勘探成本的变化。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中地震多次叠加法预算标准中规定:药量1 kg,井深5~12 m,地形等级Ⅱ级,道距10 m时,费用标准为793元/点。
当药量当炸药量大于1 kg时,每增加1 kg标准提高5%。
接收道数144道(大于48道)时,折合为48道的计价物理点:计价物理点=生产物理点×〔1+(N-48)/48×30%〕,其中N为接收道数。
以地震测线长度2 km,单井激发,药量1 kg,井深6 m为基准。当采用炮点距20 m,道距10 m,96道接收,中点激发观测系统时,生产物理点(即炮数)为2 km/20 m+1=101 个,计价物理点=101×[1+(96-48)/48×30%]=131个。总费用为:计价物理点×单价=131×793点/元=10.39万元。当采用炮点距40 m,道距10 m,192道接收,中点激发观测系统时,生产物理点(即炮数)为2 km/40 m+1=51个,计价物理点=51×[1+(192-48)/48×30%]=97 个。总费用为:计价物理点×单价=97×793点/元=7.69万元。后者费用预算占前者的74%,看起来勘探成本相对较低,但是炮点距抽稀,大排列接收时,地震波能量随着炮检距加大而减弱,不利于深层地震勘探。为了保证地震波有足够的能量,往往需要加大药量,加大药量时根据预算标准每增加1 kg标准提高5%,如此一来勘探成本则会相应增大,其勘探成本往往也不会低于小炮点距、小排列观测系统。
3 结论与认识
通过观测系统、费用预算比较,在进行地震勘探设计时应结合勘查区地震地质条件、目的层埋深、地质任务、技术可行性及勘探成本等综合考虑,要兼顾地震资料品质和勘探成本,仅仅通过抽稀炮点、加大排列以达到增加覆盖次数的做法不一定可取。
本次研究有以下几点认识供大家参考。
1)加大接收排列往往增加的都是深层覆盖次数,不能理解为增加浅层到深层所有地层的覆盖次数。
2)排列长度的选择要考虑目的层埋深,当目的层埋深较浅时接收排列不宜过大,因为排列越小,地震波传播路径越短,能量衰减也慢,同时还可以减少远道浅层折射波的干扰,从而提高数据质量[6]。
3)抽稀炮点,加大接收排列这种观测系统生产效率相对较高,有利于获取精度较高的深层资料。但炮检距过大,使反射点道集中,最近与最远道信号受吸收等影响不一样,波形发生变化,不能取得同相叠加效果,使得信号延续时间变长,影响分辨率。另外,该观测系统地下反射点较稀,不利于查明构造细节[7]。
4)对于找煤预查阶段及地震地质条件极复杂地区,一般需要了解浅层至深层地层赋存情况及构造情况,为此不仅要加大接收排列,还要考虑加密炮点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