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教育学依据与目标定位

2018-03-04刘夏瑜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课余体育训练竞技

□ 刘夏瑜(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 南充637000)

课余体育训练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以及课外体育活动基础上进行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和提升高校运动队的能力以及技术水平,促进学校群众体育发展,通过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按照计划的进行运动训练以及参加比赛。课余体育训练是高校体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和体育教学以及课外体育活动一样,都是在落实体育任务。就现阶段课余训练方面的研究来说,因为相关的理论问题没有获得有效的解决,使得课余工作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所以,需要立足于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以及建立高水平运动队的理论依据和对我国的开展课余训练的目标定位,探究课余体育训练的理论基础。

1、高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教育学依据

1.1、学校是各种人才培养的基地

人类的进步以及发展是离不开教育的,学校是社会以及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产物。国内外学校的发展以及功能都是一样的,都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场所。其是国家有计划、目的、组织的采取相关的教育措施,塑造出满足社会需要的接班人的主要场所。学校是国家教育制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目的,培养各种人才的场所。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将以往积累的生产技术以及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新生一代,进而发挥传递人类文化以及人才培养的作用。我国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学校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当前各行各业都在不断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同时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掌握技术,能够熟练的操作业务。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每个行业都需要专业的人才,竞技体育人才也是一类人才,所以,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需要注重这类人才的培养,培养出更多的竞技体育人才。

1.2、立足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看竞技体育的教育性

谈及到对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时,一般都将最高目标定位在奥运会上,在这类人才培养中就希望可以让人才在竞技比赛中获得优秀的成绩,这也是当前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却没有重视竞技体育的教育性。奥运会赛场是世界范围内水平最高的体育较量,然而更重要的是奥林匹克的精神,要是和精神相脱离,那么奥运会就只停留在生物学上的较量,变成了单一的运动成绩比赛,而无法全面的将奥林匹克的精神体现出来,这是对该精神的一种误解以及偏见。

顾拜旦先生被看作是现代奥运会的奠基人,其让奥林匹克运动恢复主要就是为了教育,其认为教育是出发点以及落脚点,教育也是当前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可以看出,其推进奥林匹克运动并非是单纯的为了竞技,而是注重教育,将竞技体育加入到教育中,将一般教育融入到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其强调奥林匹克教育需要引导人们锻炼身心和精神,进而实现更好的自己。奥林匹克宪章中强调其目的就是要给人的和谐发展以及体育运动提供服务,其将文化和体育运动、教育结合起来,进而产生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努力中寻求快乐,尊重基本公德,发挥良好榜样,能够看出这一理念和现代学校素质教育是相符的。

立足于教育的层面看待奥林匹克运动才能真正了解其理想以及主义;而以奥林匹克的精神角度去看待竞技体育,就可以真正认识到竞技体育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其是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一个教育手段,其的发展同样需要依靠全面的教育。

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教育和竞技体育的契合点,培养出高水准的运动员是基于全面发展而开展的专才教育。竞技教育不同于其他专业教育,然而就广义教育含义方面而言,都是属于教育范围的,都具备全面教育的问题。在运动训练中,不仅要训练运动员的生物方面能力,还要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学校进行课余训练可以满足运动员全面发展的要求,是运动训练自身的需要,所以课余训练和教育中含有的教育性是二者进行融合的基础,也为学校进行课余训练提供理论基础,所以,学校需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进而培养出更多的竞技体育人才,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1.3、对培养合格人才的特殊作用

课余体育训练本质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民族素质的提升,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每个学校都需要落实好教育方针,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将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培养出具备文化知识以及社会主义觉悟、且具备较高的体育运动技术能力的人才。有效的训练可以培养出很多的体育人才,不仅具备较高的体育技能,还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以及思想品德,可以促进教育方针的落实。学校需要组织多样化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体育竞技比赛以及课外体育训练,从中找出优秀运动员苗子,对他们进行长时间的课余体育训练,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心理、身体、战术、技术以及思想方面的水平,可以给国家培养以及输送很多的运动员,这也是促进运动技术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渠道。将目标定位在奥运会竞技上这只是课余训练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但并不是全部,其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促进人才的发展和成长,这是书本上的教育无法实现的,其有利于培养和提升人的社会化,让人才形成拼搏、果断、勇敢等良好品质,学会遵纪守法。学生在接受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全面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会认识到运动对自己形成新价值观的作用。课余体育训练还具有多种特殊作用:可以促进学校群众体育活动的发展,提升普及面,让学生的现代社会品质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加强学校和学校之间的交流;丰富学校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校影响力以及知名度的提升;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途径,给国家体育人才提供后备力量;可以让具有运动才能的学生满足他们在运动技术方面发展的需求。

2、高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定位

2.1、高水平定位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都认识到了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要性,纷纷开始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对于课余体育训练的开展也有相关的规划,其中就清楚的定义了课余体育训练的本质目的,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就是要促进民族素质的提升,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在这一规划中,大多数高校都开始积极的落实这一规划内容,加强课余体育训练开展力度,向着规划的目标进行,让学生能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文化素质、有觉悟,还有一定体育运动技巧的人才。

我国对于课余体育训练也十分看重,要求各学校要积极找出具备体育天赋的学生,努力的创造条件对他们进行科学有效的培养以及训练,让他们发展为全面人才。经过实践,很多高校都培养出了很多的运动人才,还有一些已经成为国家运动员,代表国家比赛为我国获得荣誉。因为是课余体育训练,所以,高校中的学生并非是专业的体育人才,所以,在他们竞赛之后还能依靠自己的文化知识开展下一份工作,继续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做出贡献,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知识的群众体育骨干。可见,高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十分重要,需要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运动员,这就是其的定位和目标。

然而在实践中,在目标和定位方面很多学校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它们并没有正确、全面的理解,将高水平认为是在国际性比赛中可以获得好的成绩,且可以在里面获得相应的名次,在这种偏差的理解下,学校注重的是对那些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进行训练,然而却忽略了培养及选拔群众体育骨干,为了急于彰显教育成果甚至会产生一些虚假的情况。且因为不正确的理解,让学校将体育经费只是花在了少部分人的身上,忽视和限制了群众体育的发展。

高水平是相对来说的,和普通学生体育水平相比,让学生经过训练获得一些专项运动技术,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加到体育运动中还可以带动其他学生参与,有利于学校氛围营造。另外,高水平还是让那些具有运动特长和天赋的人通过培训可以提升水平,让他们具备专业运动员的水平,代表学校参与各种体育竞赛,给学校获得荣誉。高效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中,既需要重视群众体育发展,还需要注重体育特长生的培养。

2.2、“普及”和“提高”

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在开展课余体育培训中,提高体现在竞技体育上,而普及就体现在普通群众上,在加强指导的同时促进普及,在普及的前提下进行提高,我国有很多的体育项目虽然获得了提高,但是普及程度还不足,还有的体育项目没有普及却有提高,就整体上来看,普及和提高二者之间的发展并没有达到平衡的状态。

二者之间还有金字塔形的关系,就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提升过程。上一级的运动水平对下一级运动水平而言就是一种提升,金字塔形关系注重的基础的保障,要培养出一个高级运动员是基于培养出多名一级运动员的前提下的。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以及促进的,因此,不能只是单方面的发展,而是需要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学校体育培养的目标。学校是各种人才的培养主要场所,除了文化教育之外,还需要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普及和提高间是互为目的、手段的,互相作用,学校培养学生提升运动水平,让他们能够在大型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这对其他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激励,让其他学生也能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高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能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有利于校园中体育文化的发展,让学生可以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精神、竞争意识等的培养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各高校都认识到了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要性,也纷纷在学校中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 “普及”和“提高”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提升学生竞技运动水平,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体育训练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1]熊文.绍兴市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04).

[2]王子豪,孙贻蕙.浙江省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10).

[3]阮盼盼.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2015(05).

[4]周星秀.长沙市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社会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16(06).

[5]杨海林.普通高校课余体育活动开展及目标构建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7).

猜你喜欢

课余体育训练竞技
丰富的课余生活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竞技精神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