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资源服务于社区体育的模式构建研究
2018-03-04杜绍辉司庆洛江苏理工学院体育部江苏常州213001
□ 杜绍辉 司庆洛(江苏理工学院体育部 江苏 常州213001)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逐年上升,这大大增加了人们对公共体育资源的需求量。但完善社会公共体育设施并非一蹴而就,对人力、财力、物力的要求决定了这一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系统性。在这种情况下,实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之间的资源共享是真正以“人”为出发点,优化资源配置、调节人际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法。
1、高校体育服务于社区体育的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由于场地、成本、传统意识等问题的限制,我国现阶段社区体育资本投入明显不足,呈现出发展较慢、问题较多、管理不善等方面的问题。而高校体育作为我国高校教育中的重点部分,其资源优势明显。以高校体育资源服务于社区体育不仅有利于保证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终生体育观念的形成,强化学生的社区意识与服务意识。因此高校体育服务于社区体育是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流力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势所趋。
2、高校体育资源的类型
高校体育资源是一个较为自由的概念,目前尚未在学术界形成统一的解释。大致来说高校体育资源是指一个高校中应用于体育活动,以增加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数量、提高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的竞技水平在物力、财力、人力以及时间、信息等方面的相关投入。高校体育资源可以大致上分为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两种。
2.1、高校有形体育资源
物质方面客观存在的体育资源都可以算作是高校体育中的有形资源,如运动场地、机械设备、器材、影像资料、图书等。在场地和经费都比较充足的情况下,一般高校中常见的体育场地主要有综合体育馆,田径场,篮、足、排球场等。这些场地以及相应场地上的各种专业配套器材都是高校有形体育资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外,体育方面帮助参与体育运动人员提高竞技水平的图书、影像资源以及相关设备的维护费用都属于高校有形体育资源。
2.2、高校无形体育资源
无形体育资源主要是指非物质性的资源,例如体育从业者的竞技水平、专业技巧、管理能力等。另外,相对于社区体育而言高校无形体育资源更加具备综合性,它所具备的人力、文化、信息资源都更加完善、优质。特别值得强调的是高校所具备的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社区体育很难进行相较的。
3、高校体育资源服务于社区体育的模式
当前以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区体育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随着高校、社会与政府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这一服务模式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形成了一些较为合理的服务方式。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的存在,我国目前以高校体育资源服务于社区体育的相关模式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这就需要我们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促进服务模式的完善。
3.1、租赁模式
租赁模式是当前高校体育资源服务于社区体育的主要模式,它包括有偿租赁或无偿租赁。这种模式的利用使得社会中有意愿的个人能够在不妨碍高校体育正常教学活动的情况下对高校较为优质的体育资源进行使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以高校体育资源服务于社区体育的目的。租赁模式在资源服务中比较初级,操作也相对简便,是当前应用最广的资源服务模式。部分学校的体育场地在假期或周末期间能够通过有偿或无偿的方式接受校外人员的进入,江苏省的无锡商业技术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就通常在假期或者非教学时段将体育场地提供给需要的社会人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租赁模式因为实际实行过程中存在利益问题因而需要设有专门人员进行相关方面的监管,避免以公谋私等负面问题的出现。
3.2、多方合作模式
多方合作主要是指政府、高校、社会的相互合作,这种模式大多由政府提倡主办、高校承接、社会人士组织并且参与。市、县、区等各级社会政府如果有组织大型运动会或体育活动的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使用政府提供的活动经费、利用高校中优质的体育资源,从而真正达到高校体育服务于社区体育的目的。这种三方合作的服务模式权责分明,具有便于协调、受益人员范围广大等优点,通过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来看,这种方式的服务模式是当前高校体育资源服务于社区体育的主要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三方协调的服务模式牵涉的团体较多,因而灵活性较差,不利于高校体育资源对社区体育形成深入生活的长期性服务。
3.3、服务外包模式
服务外包模式是近年来基于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提出的利用高校体育资源服务于社区体育的一种新型模式。该模式首先需要高校将自己的体育资源进行整合后汇总给从事相关服务的机构,由机构针对社区体育的各类需要进行具体的服务外包。该模式通过市场进行高校与社区双方面的对接,具有专业素养的第三方的存在能够有效解决高校体育资源服务于社区体育中信息不畅、管理疏漏等问题,具有极强的可行性。
此种服务方式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有利于高校与社区双方形成一种积极的良性互动关系,化被动为主动,改变了以往的“守株待兔”的服务模式,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高校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市场机制的引导与激励作用有利于高校体育资源对自身进行优化组合,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适当的对外服务以及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利润能够起到反哺自身的作用真正做到高校与社区的双赢,使社会体育资源供给更加丰富。但应当注意,高校体育资源是由政府资金设立,为学生提供教学、娱乐服务的公共性资源,因而在进行高校体育资源的外包服务时应当注意适量适度的原则,不能为了经济利益侵害学生的切身利益。
4、高校体育资源服务于社区体育的模式构建策略
4.1、建立和谐的体育双效互动机制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高校体育资源的利用更是局限于校内甚至某些专业之内,这种模式的资源利用率较低,高校体育资源的社区服务因而也更加被动。当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之下,高校体育资源服务于社区体育的服务模式也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要明白和谐社会是和谐体育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谐体育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所以要求相关部门要努力建立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之间和谐有效的双效互动机制,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以达到更好的利用体育资源的目的。
4.2、利用高校知识优势,培养服务于社区体育的相关人才
相较于社区体育而言,高校体育拥有更多在理论、技巧等方面都更加专业的体育人才。专业的体育人才不仅有利于社区体育从业或业余人员竞技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减少社区人员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可能产生的运动伤害,保证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但是高校拥有的体育专业人员有限,专业人员时间有限等问题决定了这些专业人员不可能直接广泛的参与社区体育的服务。这就要求高校体育专业人员在完成教学、科研等分内职责的情况下要认真研究对于负责社区体育的相关人员进行理论等方面的专业指导,注意社区体育人才的培养,促使高校体育向社区体育的有效延伸。
4.3、强化高校与社会的相互配合
就目前高校体育资源服务于社区体育的实际执行过程而言,高校中高端教师资源的利用率并未达到预期水平,社区指导中非专业人员比例较大,指导水平与质量参差不齐。众所周知,指导人员水平的高低以及投入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效果。因此,必须提高学校中专业体育人员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教师的体育指导与管理能力,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区体育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应当使适量的社区力量参与到高校体育之中,打破高校体育封闭的现状,为高校体育注入新鲜的血液。高校与社会的相互交流有利于促进教育社会一体化观念的形成,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思想,也帮助社区人员提高体育水平。
4.4、以高校体育促进社区健身运动的发展
高校体育包括健身教育、健身实践、健身研究三项功能,对全民健身的发展速度与水平具有直接、巨大的影响作用。要想衡量一个国家全民健身水平,体育人口是不容忽视的关键性指标。高校中体育专业方面的学生是体育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社会后应当成为社会体育的骨干以促进社区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一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是否能够很好的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首先取决于他们是否建立了健康合理的终身体育观念。另外,正确的体育技巧、高超的竞技水平则影响到他们从事体育方面工作的能力。所以,高校对于体育专业人员的培养必须从意识、能力、兴趣、水平、习惯等综合素质方面着手,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成为促进全民健身发展的骨干力量。
4.5、进一步扩大高校体育的开放性程度,加大宣传力度
对外开放是一个团队不断吸收新鲜力量、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校体育只有打破当前的封闭模式,实施大步走出去的策略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因而高校体育可以借助服务于社区体育的机缘,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开放性程度,加大对自身体育资源的宣传力度,鼓以开放的态度励社区居民对自身拥有的体育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体育资源的管理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服务于社区体育的同时吸收有益成分已发展自身,真正实现社区与高校的互利双赢。
5、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资源服务于社区体育的模式是 “以人为本”,促进社会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举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这就要求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服务模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借鉴国外相关领域的成功经验,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促进这一服务模式的完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1]周平,熊少波,周振乾.高校体育资源服务农村社区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1).
[2]井红艳,李良胤,杜吉香,苏丽.十二五背景下高校体育资源整合服务于社区体育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7).
[3]司庆洛.苏南地区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探究[J].体育风尚,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