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导向下农村小学田径课程改革思路探索
2018-03-04李晓通文山学院体育学院云南文山663099
□李晓通(文山学院体育学院 云南 文山 663099)
党的十九大以后,国务院、教育部、各省市等相关机构都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通知,尤其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把学校体育改革提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体育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新常态阶段。从前期改革情况来看,新时期体育教学及课程改革的实施,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的层面上,农村小学依然会表现出明显滞后,尤其是田径课程建设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但鉴于小学田径课程的特殊价值只能迎难而上,开拓前进。在充分认识“主观认识主导、领导重视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体育师资水平与数量、教育政策”等因素的基础上,只要农村小学田径教学工作者认真研究新时期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深刻科把握改革机遇,认清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体育工作的新方向,积极探寻合理的学校田径课程发展对策,就能够实现农村小学田径运动的科学发展。
1、健康目标导向下的农村小学田径课程目标
1.1、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是学校体育永恒不变的主题和目标,也是素质教育改革对学校体育的基本要求。但目前情况下,占人口基数很大的农村学生的体质状况仍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失调状况,尤其是田径课程建设的滞后直接导致了学生健康水平提升路径的缺失。要解决这些问题仅从学校环境、设施、经费支持等方面努力是不够的,而且难度较大。众多的研究表明,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目前“健康中国”的政策导向,认识学校体育的发展规律,大力开展好田径课程是摆在农村小学体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换言之,学校田径的改革目标已经确定,其主要问题就是寻求合适的发展路径,而对学生健康水平的影响是该路径的唯一参照。
1.2、促进学校体育和素质教育整体目标的统一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我国学生的整体素质取得了明显提升,但体质却不断下降,尤其是农村小学表现得更为明显,这说明学校体育和素质教育整体目标之间不够协调统一,在“健康中国”整体战略框架下深入开展农村小学体育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以田径课程为代表的体能类项目必须进一步加强。但就目标统一而言,所谓的“统一”,早已是老生常谈,可操作性也有待提升。我国农村小学体育中的师资缺乏、开课不够、场地不足、经费缺乏等问题还长期存在着。从素质教育的德、智、体、美、劳宏观目标来看,尤其是在德、智、体三项目标之间,应使学生认识到发展体育对他们智育和德育培养的价值,进而把体育融入到他们的德育和智育课堂,通过二者的发展促进体育的发展应该是今后很长时间的体育改革目标之一,也应是当下农村小学体育工作的重点。
2、我国农村小学田径课程存在的问题
2.1、部分田径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农村小学体育改革,主要要依靠一线体育教师实施。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观念及学校免于伤害事故发生的影响,目前农村小学的田径教师队伍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也难有保障,导致课程开设质量普遍不高。在足球等项目的感召下,农村小学的很多田径教师为追求绩效转岗严重,直接从事其他项目教学或训练,有些则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奉行无过便是功的学校体育教学理念,在相对宽松的农村小学体育环境中不思进取,对国家体育政策关注不够,对田径课程的目标、价值、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认知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以至于学生喜欢课堂不喜欢教师的现象时有发生。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程改革,要求田径教师不断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加强教学技能研究,而农村小学的田径教师不管从自身整体素质还是从教改参与的积极性方面,都与城市学校存在不小的差距。在此情况下,为了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政府的相关部门必须认真贯彻相关规章制度,积极采取措施,改善体育教师生活和工作条件,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稳定农村体育教师队伍,进而多途径,全方位地扩宽培训渠道,多方面提高田径教师素质,建立健全竞争和及激励机制,使其安心搞好本职工作。
2.2、新时期相应课程建设有待加强
当前,深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农村小学体育作为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资源配置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学校体育目标体系应体现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良好的三维健康观及该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田径课程标准不仅强化了五个领域的基本目标,而且每一个具体目标又划分出不同的层次和要求,但当前农村小学的田径课程的占比依然较低,课余及大课间的田径训练时间较少,内容单一。在此情况下,田径课程设计应更加灵活多样,应认真总结学校田径教学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应更具针对性地拓展相应教学内容,从分认识体育课程的价值,使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增强体能,掌握体育运动与健康基础知识和基本运动技能,培养浓厚的运动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培养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健康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对传统体育课程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基础课程。从改革的总体思想和具体目标来看,田径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体育课程重技能训练,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弊端,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及“健康促进”功能。对场地不足、器材匮乏、体育技能教学质量较差农村小学来说,可以更好地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合理实施课堂教学。
2.3、相应政策和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在多数农村小学的整体工作规划中,田径教学很难得到科学开展,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小学工作的评价也很少把田径教学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对田径师资的培养、课外田径活动的开展、田径教学目的的确立、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尚待进一步体现“健康中国”的战略要求。再者,体育主管部门在资源配置、活动组织、文化宣传上对学校田径工作的支持也不够到位。众所周知,田径在德育、智育、美育及增强体质的功能早已被无数的研究证实,学校体育是以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及培养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的教育活动,田径为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不容忽视。部分领导只以田径比赛的成绩作为主要指标评价学校体育工作而忽视了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由此看来,农村小学田径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系列化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体育的观念和管理体系他有待进一步完善。可以试着从转变观念、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因地制宜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充实和稳定体育教师队伍及多渠道筹集等经费改变农村体育条件等方便作出努力。学校田径工作的观念和管理体系有待进一完善。
3、农村寄宿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向
3.1、生活化发展
田径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也应是学生学校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荡开视域不难理解,田径教学和学生生活的协调程度几乎决定着学校体育的开展质量,田径运动应尽可能在“趣味”和“成功”思想指导下,重视从学生品质和意志塑造上提升学生的田径认知水平,引领学生生活,农村田径课程改革更是如此。从学生的生活着眼,探索学校田径课程建设问题是充分调动学生内因的较好路径之一,而且从时间安排的角度讲,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小学生们进行专门性的跑跳练习很有必要,这种练习的本身亦可作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目前学生的学校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学生可以选择的娱乐休闲方式很多,相对枯燥而又容易让人疲惫的田径运动只不算是最好的形式。很少有学生出于运动的本能自觉积极参与田径运动,而大多数学生的田径参与可能是因为学校的号召和要求,表现出明显的被动性。据观察所知,多数女生在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以后,面子关念和体育价值取向有所异化,参与田径运动表现出更强的集群性,单独的有计划性地参与运动的时间很少,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田径教学效果的弱化。因此,学校田径运动的生活化发展,是代表学校体育未来的一种重要趋向,也是改变目前学校体育窘境的科学选择。
3.2、政策指导下的“指标化”发展
从历史事件演进的角度将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小学体育发展历程,尤其以“扬州会议”“农村小学体育年”及“体育新课程改革”为标志性事件将中国农村小学体育划分为前、中、后各10年三个发展时期,可以看出政策对我国农村小学体育的影响。当前“健康中国”战略具有宏观性,对学校体育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再细而观之,农村小学田径工作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多数都和对学校体育的各项指标的贯彻和落实情况有关,尤其是边缘落后的地区更是如此。返观我国学校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学生体质最好的时候,恰巧是学生体育观念最强,学校田径量化指标要求最严的时候。所以,在体育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应加强各项体育方针政策的指导,坚决落实学校田径课程的各项指标要求,尤其在学生的健康指标方面,让学生以此为参照对自身健康水平有一个清晰地认识,自觉锻炼身体,并加强校园田径队建设,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在目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认清国家政策导向,强化学生的体育指标意识,加强对学校的体育健康指标的量化要求,促进学校的“指标化”发展是农村小学体育的方向之一。
4、结语
在我国大力推行“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学校体育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学校田径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对经费不足、师资匮乏、观念落后、设施陈旧、学生升学竞争压力较大的农村边远地区,学校田径工作的开展更是困难重重,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尚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情况下,各地的教育决策者应该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当地教育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决策,最大限度整合学校体育资源,切实多角度的了解和关注学生生活,从和谐生活的观念出发将田径课程融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作为一个通往学生健康未来方向,长期坚持下去。从另一个角度讲,学校也应深刻认识和足够重视学校田径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借鉴城市体育先进学校的经验,将其视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田径成绩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建立明确具体的体育与健康量化指标体系,严格考试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田径课程资源和学校师资状况,凸显学校特色,并将其融入学校体育的考试要求,保证学校田径课程的各项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