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创新与发展的思考

2018-03-04冯府龙成都文理学院四川成都61040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锻炼大学生

□冯府龙(成都文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401)

引言

目前在我国高校在读学生当中,大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耐力情况差、身体抵抗力低下、心理素质差等特点,究其原因,其实可以与其日常生活当中体育锻炼较少的情况联系起来。当下的在校大学生主要生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类:每天泡在图书馆看书;日常在寝室打游戏;长时间在外兼职等,在这些普遍的生活状态之中,可以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于自身身体素质重视不够,不去进行日常的一些体育锻炼,这才导致大学生身上出现上述的那些问题。同时在这一背景之下,大学体育教育课程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说,针对这种情况,关于中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创新与优化发展是势在必行的。下面笔者就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产生一些帮助。

1、在大学课程开设体育课程的作用以及意义

在我国学生学习过程当中,很多人因为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原因,对于一些诸如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的学习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对于那些类似美术、音乐等素质教育学科的学习,除非自身有着对其浓厚的兴趣,那么在这些学科上的学习上所投入的精力并不会有很多,甚至有的学生更是会觉得这些学科严重阻碍了其对那些主要学科的学习,对此类学科甚至有一种厌恶情绪,体育学科同样是如此。在升入大学以后,如果选择的非艺术类专业,那么一些艺术类的科目就会被消去,但是只有体育科目除外,出现这种情况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体育课程具备其与其它课程相比的优越性。有研究数据表明,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改善人体的改善新陈代谢功能而对人体造成良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人体自我调节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上,从而维持身心健康,由此可见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人体的好处。但是根据近几年的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报告表明,我们了解到起码有超过40%的在校大学生没有自己明确的体育锻炼计划,只有10%左右的同学拥有明确的锻炼计划,另外的50%的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致随机安排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这种现象就带来了一个后果,有研究调查表明,以2014年的大学生体育测试标准来看,仅针对男生的立定跳远、50m跑、1000m跑、引体向上等测试内容而言,在抽样测试的过程当中,有超过百分之七十五的学生达不到体测标准,由此可见现如今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差到了什么地步。所以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国教育部门在大学教育课程当中加入了体育课程,为了提高我国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但是因为在校大学生在高中就已经形成的固有思维,导致其对体育教学课程的重视不足,在教师进行授课的过程当中往往态度敷衍,对于体育考试也是及格万岁。基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对于中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创新是势在必行的,而且必须尽快进行,以改善这种情况。

2、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教育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教学方式传统化

在体育课程教育过程当中,因为很多的体育教师的教学经验十分丰富,虽然能够使得他们应对课堂当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教学情况,但是也因此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在长久的教学生涯过程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的教学方式被固化,导致其在教学过程当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都大同小异,其采用的教学模式也都趋于框架化,导致课程内容较为死板生硬,这一点对喜好新奇的大学生来说是较为反感的,这一点容易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厌恶情绪,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2.2、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传统化

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对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行不断深入,各个科目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都在进行不断地革新,但体育教育并不包含在其中。在现如今的体育教学课堂当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四步走”教学模式:第一步:确定教学目标。往往是在体育课堂上的第一节课,教师就会告诉学生该学期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到通过体育考试的要求。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当中,往往第一学期的体育教学内容都是太极拳教学,教师在进行第一节课的授课时,就会告诉学生通过期末考试所要满足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去练习达到。第二步就是准备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会对学生统一制定教学目标,并向学生教授如何达到目标。第三步则是死板的反复练习部分,在这一阶段,往往教师的作用并不明显,主要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反复练习。第四步就是检测过程了,教师在期末考试当中对学生进行测验,以确定学生是否满足了教学要求。这“四步走”的教学方式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下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服从精神,对教师所提出的一些要求都会努力去满足,这样得到的教学效果并不会太差。但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庞大的网络资源的影响之下往往具备极强的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对于这种死板的“四步走”教学模式并不喜欢,对于教师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也都没有去尽心尽力的完成,这样当然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2.3、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主客体错位的现象

在大学体育课堂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在教学过程当中,往往都是教师在前面教,学生在后面只顾做自己的事,完全注意力不在课堂上面,这就是所谓的课堂主客体错位的现象。体育课程教育的基础就是以培养学生整体素质作为出发点,然后由教师制定教学目标,规划教学方法等内容。在体育课程当中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绝对不是老师,在上述的课堂现象当中,就是一种主客体错位的现象,教师成为了体育课堂当中的主体,完全承担了课堂教学当中的所有内容,而原本应该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反而成为了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并没有参与到课堂当中去。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就一定要将这种主客体关系扭转过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掌握绝对的主动权,将教学过程中的进度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因为学生的真实学习进度而转移,因为只能这样,才能够不至于出现教学进度混乱的问题,对整体课程进度造成影响。

2.4、日常生活当中学生对体育课程不重视

在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教授过程当中,教师教授的内容大都是对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这也是我国教育部门要求大学开设体育课程的意义所在,增强我国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但就眼下的情况来看,这种目的并没有达到,学生在教师结束了课堂教学以后,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的,并没有对这些内容做一个反复的练习,而是去做诸如打游戏等对提高身体素质毫无帮助的事。对于体育课程的复习仅仅出现在一种情况下,那就是在体育考试的前夕。学生为了保证通过体育考试,不得不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练习,虽然这样做能够让他们通过体育考试,但是并没有达到教育部门在大学开设体育课程的初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如此一来,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所体现的意义自然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3、关于中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创新措施

3.1、为学生传达体育课程的意义

在大部分不重视大学体育课堂的学生当中,往往是因为其并不清楚体育锻炼的效果,自然也就谈不到体育学习的动力,对于课程目标,也往往是60分万岁,及格就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向学生传达体育课程教育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必要性,自然学生也就有了参与到体育课程的动力。

3.2、建立信息化平台,因材施教

针对现如今在校大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参次不齐的这一特点,教师能够运用现如今很成熟的信息化技术,搭建起一个信息化平台,并让学生通过平台上提供的一系列的测量方法与标准数据,结合自身进行评测,并与标准数据进行对比,以确定自身的身体素质水平,再根据平台所推荐的结果进行科学的课程选择,确保学生所学习的体育课程既能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也不至于因为课程要求过高导致学生难以完成教学目标。这种信息化平台同样迎合了现代大学生对信息技术深度使用的这一特点,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增进对各类体育项目的了解。

3.3、丰富教学内容,使得课程内容不至于枯燥

在现如今的大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很多的大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程的原因是因为其教学过程过于单调枯燥,学生在经历前几节课的新奇以后,会对重复的课程内容产生厌恶情绪,加上现如今的大学生身边新奇事物过多,对其自身影响太大,这无疑是将这种厌恶情绪进行了一个放大,使得学生对该课程教学内容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在课程内容上做出创新,其具体措施可以是举办比赛等形式,为了得到比赛的优胜,无疑是会促进学生日常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在教师进行要点讲授时,也会集中注意力听讲,从这一点上来看,无疑是一石二鸟的办法,不仅使得学生对课堂内容更为重视,同时使得学生更加看重了其日常生活当中的体育锻炼,这样一来,就达到了在大学教育当中开设体育课程的目的——增强学生自身体质,达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4、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各大企业在进行招聘的过程当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仅要求员工具备极强的专业知识技能,对于员工的自身身体素质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在现代大学体育教育过程当中,其教育重心不仅在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强化学生身体机能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抗挫折能力,在体育锻炼的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这五育的综合发展,培养出更加全面的新时代人才。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育锻炼大学生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锻炼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