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武术的文化使命与责任担当

2018-03-04张锦辉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甘肃合作747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武术文化发展

□张锦辉(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 甘肃 合作 747000)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在强身健体、文化交流等方面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武术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独一无二的精神标识。近年来,我国对传统文化观众度不断攀升,传统文化在国家宏观层面的地位越来越显著。基于政治诉求、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社会需要以及国家意志,挖掘中国武术文化的文化使命、责任担当是我们必然要回答的现实命题,也是历史命题。

1、中国武术文化的使命与责任

1.1、教育使命

(1)武术要担当起体育教育。现如今,体育教学在创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将传统武术引入现代体育教学,既丰富了体育课程的教育内容,也将教师和学生建立了更为紧密的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乐在其中。尤其是武术学校的建立,开启了全新的武术人才培养模式,将武术的技能与文化精髓融入体育课程,这样的教学机制在增添课堂活力的同时,更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武术的内涵带动学生品德教育,以武术的规范强化课堂管理,实现双赢。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武术的发展。新时期,不要为了竞技学习武术,竞技是“新”,传统是“本”,传承武术文化要保护武术的传统文化内涵,切忌盲目追求竞技效果。

(2)武术要担当起德育教育。所谓“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满足人的道德需要,才能提升人的道德素养。武术讲究“以德服人”,不但要求习武者在武术技术上有过人之处,更要在道德品质上令人信服。武术的德育教育是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体现,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内容。以武术的“抱拳礼”为例,要求习武者右手成拳,左手四指、拢伸直成掌,拇指内扣,左掌心贴右拳面于中指上,挺直身体,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要自然大方,是一种显示出双方道德修养的交流方式。武术文化要承当起武德教育的重任,以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精神品质。

1.2、健康使命

(1)武术文化要助力学校的健康教育。首先,武术走进校园,要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武术练习,达到其他体育项目的同样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其次,武术文化要起到防身、自卫的作用。学生是弱势群体,校园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武术教学要承担起保护学生人生安全的责任。另外,要利用武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武术能够提升人的整体精神风貌,应充分挖掘武术文化的核心内涵,以名人事迹、武术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思想上发挥武术的健康作用。

(2)武术要传递健康生活的理念。武术具有独特的健身养生功能,既有利于强身健体,又能增强的人体的生理机能,改善人的精神状态。同时,武术还具有修身养性的功能,让人在锻炼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哲理。因而,武术文化需要承担起服务于国民健康的重任,传递健康的理念,丰富我国的健康理论体系。

(3)武术要为“健康中国”推波助澜。在宏观的大环境下,国家倡导“健康中国”理念,健康中国呼吁全民健身,提高整体的国民素质,在国家的战略发展层面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武术文化的功效有利于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武术文化发展要适应国家的大政方针,向科学性的健康研究方向倾斜。

1.3、文化使命

(1)武术需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武术的发展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武德。这种独具东方特色的武德文化与“仁、义、智、勇”的思想相契合。武术文化也包含“体悟”和“天人合一”思想,讲究事物的和谐共存,崇尚自然与和平。武术文化的传承必须弘扬中华传统思想的精华,展现文化的力量,扬大国风采。

(2)武术需彰显民族精神。无论是早期的封建社会阶段还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都强调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强大的精神力树起了民族的振兴大旗。武术文化具体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历史的发展中,一直呈现出刚性的文化性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武术文化的使命与责任之一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使之成为民族精神的载体。

(3)武术需展示国家形象。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也是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文明、开放的国家形象有利于增加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话语权。同时,良好的国际形象也能够拉动各国的友好互动,加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武术秉承着“以和为贵、豁达随性”的发展理念,诠释了“博爱无私”的包容性。武术文化的发展要以展现大国风采、展示国家形象为目标。

2、武术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武术种类在不断缩减

传统武术可谓盛极一时,尤其在明清时代,更是宗派林立,不但武师、从艺者众多,更发展出诸多的功法、套路、器械。受鸦片战争影响,武术发展陷入了困境,不断习武人数在不断减少,就连各种武术项目也逐渐消亡、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我国武术拳种多达两千多种,至20世纪80年代,就仅剩129种被挖掘,有正宗的传承人的拳法仅占六分之一。除了太极拳、梅花拳、少林功夫等备受保护并流传较广的武术项目,众多武术功法已处在消亡的边缘,亟待被拯救。

2.2、武术课程名存实亡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基地,也是发展武术文化、弘扬武术精神的主要场所。传统武术虽已被纳入体育教材,但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一,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集中于田径和各种球类项目,对武术的教学时间匮乏;其二,竞技思想影响着武术文化在学校体育中的教学质量,对竞技武术的特别训练和特殊待遇,使得武术文化的精髓难以发挥实际作用;其三,学校缺乏专业的武术教师,武术教师要兼具专业的武术知识、技能以及高尚的人格品质,有些教师难以实现以身作则,武术教学水平不高,甚至将堂转让给其他科目,使武术教学名存实亡。

2.3、武术传承出现断层

现阶段,我国武术的传承面临两大困境。首先,传承人老龄化严重,很多德艺双馨的武术艺术家生活得不到保障,且年事已高。其次,大部分年轻人都倾向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缺乏传承武术文化的责任心,多采取漠视态度,认识不到武术文化的真正价值,仅将其当成斗殴、耍酷的工具。这两种情况造成了武术传承的断层情况,使武术的发展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

2.4、武术文化影响力不足

尽管“武术”一词风靡全国,但是大众对武术的看法多是对动作的欣赏、对激烈的武术对打活动的热情,很少人真正理解武术的精神实质。一方面,相关单位对武术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公众对武术文化的了解较少。另一方面,相关的武术赛事、武术活动较少,形式较为单一,难以吸引群众的注意力,且现今的武术活动表演性、商业性、娱乐性特征显著,使得武术交流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影响力较低。

2.5、武术文化“走出去”的效果有待改善

武术派别较多,其本身存在的门户之见、迷信色彩等缺陷容易让人产生误解,限制了武术文化的推广和传播。由于缺乏合理的保护,武术赖以生存的环境被破坏,武术的发展岌岌可危,缺乏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加之奥林匹克运动对传统武术的冲击,致使国外对中国武术的认知不足,对武术文化的理解不深,我国的武术文化在国外扎根困难,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走出去”的质量有待提升。

3、实现武术的文化使命与责任担当的策略

3.1、政府在宏观层面加大扶持力度

(1)立足传统文化,提升武术文化的战略地位。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有必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挖掘特色文化,并加大保护力度。作为优秀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武术具有文化属性,不可将武术单一的视为体育项目,国家有必要深入研究武术文化的价值,将之置于文化的战略发展地位,明确武术文化的发展方向。

(2)提供政策支持。武术文化发展需要依靠政策支持。国家应在政策方面规范武术竞赛规范,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并大力扶植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例如,专款建设武术训练基地;对武术学校、俱乐部等机构实行免税或优惠政策;奖励优秀的武术文化艺术创作,包括影视、动漫、书籍、网络游戏等。

(3)加大宣传力度。武术文化与人们的生活实际脱节,这是阻碍武术普及的一大原因。人们往往是通过影视作品了解武术,缺乏自身的体验感。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让武术文化贴近大众。政府不但可以利用电视、网络媒体播放公益广告,普及文化知识,更可以在公园、广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设置武术器材,便于群众切身体会武术的乐趣。

3.2、实现武术文化的薪火相承

实现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力量。武术传承人要转变陈旧的思想,以端正的心态对待文化继承的重任。明确自身责任,增加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继承人应不断提升个人素养,推陈出新,发展并创新武术理论和功法套路,将武学发扬光大。

3.3、将武术文化融入教育体系

中华民族地域辽阔,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将武术的地方特色融入教学体系,既能丰富课程内容,又能实现武术的本土化。以山东为例,济宁有文圣拳和查拳,烟台的螳螂拳,将这些拳法融入体育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武术的情感认同,便于武术文化在当地的推广。

3.4、立足国内,走向世界

促进武术文化在我国的发展是实现其更好地 “走出去”的前提。首先要塑造一批具有专业性、德高望重的武学家,将中华武术研究的更透彻,并对外推广。我国应丰富武术形式,通过“孔子学院”等机构吸引更多国外武术爱好者;积极与各国进行武术交流,联合举办武术大赛,我国已连续举办多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对武术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4、结束语

武术文化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更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有必要明确武术文化的使命与责任担当,在继承与创新中实现武术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武术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