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的体会
2018-03-04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五马镇中心小学张玉荣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五马镇中心小学 张玉荣
一、教师要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取决于教师对信息技术认识水平及掌握的熟练程度。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整合要提高对教师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专业技能培训,要建立个性学习环境和终身学习环境。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时,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产生的正能量并不明显,从某种程度上说:信息技术是课堂教学中可有可无的东西,有它不多,缺它对教学也没有什么影响。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课堂上几乎不用,教师没有真正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效果带来的正能量,甚至还产生反感,说什么:我不用它,也能上好课,过去没有它,不是照样能培养出好的学生来吗?好的应用和内容是要通过老师精心的教学设置,才能体现出来,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学习内容,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上完一节课。学生才能体会到信息技术给学习带来的乐趣。
在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彻底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得传统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人的认识、交往、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推进教育课程的改革和数字化教育。教师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专业技能培训,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更新观念,深刻理解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的巨大作用,并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素质不断提高,推广信息技术,最终达到培养能够面对信息时代全球化挑战的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二、在实际应用中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就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具体说是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应用,是在课堂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没有教学课堂的应用,就根本谈不上深度融合。
把各种资源和各种学科外的东西整合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学习,逐步实现教育目标。信息技术最大的好处是在课堂教学中,集内容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于一体,实现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老师真正地做到指导、点拨学生学习,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一是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分析、利用的能力,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二是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让学生知道对信息技术的筛选、加工、分析、利用的能力,与传统教学的听、说、读、写、算等技能同等重要。加强全民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三、在教学方式上深度融合
教师改变一支粉笔、一本书、一本教案、一块黑板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进行教学模式攻坚,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动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入情入境,突破难点。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问题难以得到满意的解决,成为教学中的难点,而现代化教学手段最大的优点集内容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于一体,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去。在传统教学中有时候老师苦口婆心讲了半天,学生还是茫然一片。例如:《瀑布》这首风景诗,作者深情地描绘了瀑布的声、色、形及瀑布的雄伟、壮观,抒发了赞美之情。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学生只能用眼睛观看课本文字,耳朵听老师讲解,发挥自己的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而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录像一放,瀑布水珠四射,水光闪闪,亮晶晶,似碎玉崩溅飞舞,风吹瀑布,如烟缭绕,如雾蒙蒙,如尘滚滚,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用语言、图片都达不到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在整体环境上深度融合
好的应用和内容是要通过老师精心的教学设置,才能体现出来,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这样一来,教师要改进教学策略,要建立个性学习环境和终身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层面的融合,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那么就要有合适的软件、硬件、网络环境。这就要开发商进一步开发完善适合学生的软件内容,优化网络环境。
合适的课堂内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及家庭、社会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