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35—6—4井卡钻事故处理经验浅谈
2018-03-03陈强李永兵宋士杰刘少亮
陈强+李永兵+宋士杰+刘少亮
摘要:冲砂工序是井下修井作业中常见的施工工序之一,在冲砂过程中,由于作业不当或其他原因,会出现冲砂管柱被卡故障,造成施工复杂化,有时甚至转大修处理,给作业施工增加难度和作业成本增加。本文以大35-6-4井砂卡后使用多种解卡方式,探讨砂卡事故处理,分析故障原因,对以后的类似卡钻事故处理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前言
疏松砂岩油藏在胜利油田各油区十分发育,这类油藏成岩性差,胶结疏松,泥质含量平均10%(最高达40%),粒度中值变化大(0.08-0.30mm),普遍为泥砂岩互层,纵向及平面差异大,非均质严重,地下油水关系复杂,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疏松砂岩油田地层亏空大、骨架破坏严重,出砂粒度变大,出砂越来越严重,随着注采井网的不断完善,也使得各区块地层非均质性加剧、层间和层内矛盾突出,地下油水关系更加复杂,该类井作业施工难度日趋加大。
一、常见解卡的方法
目前,生产过程中油管或井下工具卡钻事故按其原因可分为砂卡、落物卡、水泥卡、套管卡、封隔器卡等。处理管柱被卡的方法有6种:
1、大力提拉活动解卡:对管柱进行大力提拉活动管柱,并快速下放冲击的解卡方法。
憋压恢复循环法解卡:对被卡管柱采取憋压的方法同时上下活动管柱达到解卡的目的。
长期悬吊解卡:在井口给管柱一合适拉力,在较长的时间内,管柱拉力数值有所降低,继续补充合适拉力最终解卡的方法。
冲管解卡:在被卡管柱内下入小直径冲管冲洗管内及被卡管柱下部砂堵,管外砂子下沉,达到解卡目的。
倒扣套铣法:采取下套铣筒铣去油、套管环形空间的砂环,倒扣起出被卡管柱的方法。
打压解卡法:利用液压增力器打捞被卡管柱的方法。
二、大35-6-4井井深结构及基本数据
1、基礎数据:
2、油层数据:
3、设计要求
该井为水源井,设计要求冲砂至1380m,防砂、下电泵采水。
三、卡钻过程
1、施工经过
下光油管带喇叭口实探砂面H:1016.77m,砂柱高度H:358.23m。用污水冲下油管至H:1227.10m,无喷漏,用污水反憋压验套合格。继续冲砂至H:1230.10m,出口未返液,全部漏失,用双水泥车连泵正循环冲砂冲至H:1236.56m,全部漏失。双水泥车采用正冲反赶方式冲砂(正冲反赶方式冲砂——即采用正冲方式将井内砂堵冲散,因地层漏失严重,采用大排量将冲散的砂粒冲至油层使其迅速漏失进地层,反赶即套管采用小排量打水及时补充套管液面,使套管液面保持在一定高度,通过套管液柱产生的压力和小流量控制保证冲散的砂粒不会被油管内上返的大水流带到油层以上位置造成砂卡)冲至H:1284.35m,上提油管悬重由120KN升至150KN,正循环配合活动解卡未开。
2、卡钻原因分析
A、针对该井的井史井况调查时就已经得知该井地层漏失严重,但是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导致冲砂施工工作准备不充分。
B、大35-6-4井油层胶结疏松、骨架破坏、严重出砂,套液面在50m-100m左右,套液高于50m就会产生急剧漏失现象(经现场实际测量估算该井漏失量约为60m3h-1),套液漏失到一定高度后,因井筒液柱压力低于油层压力导致油层流体进入井筒,当地层流体进入井筒时会携带大量地层砂进入井筒,造成地层出砂,导致冲砂施工失效。
C、冲砂施工跨度大——砂面H:1016.77m,设计要求冲砂至H:1380.0m,砂柱高度H:363.23m,冲砂施工跨越油层Ng井段四个:1230.0-1234.0m、1266.0-1270.0m、1312.0-1316.0m、1328.0-1332.0m。各小层的漏失量的差异最终导致冲砂卡管柱。
四、卡钻处理经过
1、倒扣法处理砂埋以上管柱
下反扣油管带反扣母锥,多次倒扣打捞,捞出被卡管柱砂埋以上油管(打捞至1226.82m)
2、冲管解卡法处理砂埋管柱内腔及下部
下冲管冲洗砂埋管柱内腔,冲砂至1293m(落鱼管柱喇叭口深H:1284.35m)。
3、倒扣、大力提拉活动解卡捞出被卡管柱
下带引鞋的反扣捞矛多次倒扣打捞、大力提拉活动管柱,捞出全部砂埋油管。
五、结论与认识
1、作业井施工前必须认真进行井史井况调查,发现特殊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上级技术部门寻求技术指导和支持。
2、施工过程中发现特殊异常情况时,在施工时必须慎之又慎,不应盲目施工。
3、应根据井况及时进行工序优化,以确保施工一次成功率。
4、在处理砂卡时,憋压压力和上提负荷都要循序渐进增加,避免一次将砂子压实。处理时要有耐心,不能贪快冒进。冲管冲洗内腔不易过深,要保证长时间的冲洗,使油管外围的砂堵慢慢掉下来冲出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