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姆随笔和梁实秋小品文
2018-03-03何琳
何琳
摘要:我国的小品文古已有之,从先秦散文到清中叶的桐城派作品都可以看到小品文的身影,从比较文学角度看,中国现代小品文则受英国随笔的影响很大。兰姆作为英国随笔大家,其传播影响很大,本文选取中国现代小品文大雨作家之一,梁实秋,探讨梁实秋小品文对兰姆随笔的接受和改造。
关键词:兰姆随笔;梁实秋小品文;影响;接受
英国essay,通译为随笔,是始创于法国蒙田而发达与英国的一种散文体裁。[1]查尔斯·兰姆是与蒙田齐名的著名随笔家。兰姆人生经历坎坷,但他善于将个人的不幸升华为美妙的文学作品,把散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很好地融会贯通,从而将随笔推向了艺术的巅峰。兰姆的随笔主要收录在《伊利亚随笔集》和《伊利亚随笔续集》里面。此外在《伊利亚娜》和《查理斯兰姆和玛丽兰姆著作》两个集子中还收录了兰姆创作的一些随笔。兰姆随笔共103篇,兰姆随笔以其“独特的观察点”“表现自我的个人文体”“家常絮语的闲话风”和“含泪微笑的幽默味”而闻名于世。[2]
梁实秋的小品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地位很高。主要收入在《雅舍小品》里。共109篇。其小品文既體现出中国传统分子的典型心态,又深受英国随笔的影响。《雅舍小品》的特征可以用“闲、随、杂、散曲”来概括。[3]
梁实秋的小品文深受兰姆随笔的影响。许多学者曾对这一点作出研究,徐静波说:“梁实秋在中年以后十分爱读英国作家兰姆的《伊利亚随笔》和周作人的散文。”[4]陈平原论及梁实秋《雅舍小品》时说,梁实秋的《孩子》“引述兰姆的《伊利亚随笔》,无意交待了其文章渊源及写作风格。”[5]梁实秋著《英国文学史》也艺述了兰姆随笔若干篇。梁实秋受到兰姆的影响可见是很深的,主要表现性灵的抒发、幽默的风格、文体特征三个方面。
(一)抒个人真情
英国随笔吸引现代中国作家普遍关注的首先是它那浓厚的个人色彩,比其他散文样式更自由更直接更充分的自我表现精神作为随笔开山鼻祖的蒙田就注重在他的作品里抒发性灵。即关注自我,抒写自我。兰姆也继承了这种性灵思想,他书写的是普通人的个人世界,而他亦是普通是一个敏感的人,这可能与他是一个独居者有关,他终身未婚,他是孤独的。孤独的人对人情世故总是有一番独特的体验,小如打牌和食物的祷告也会引发他许多感想。这些感想的议论不是说教,它是兰姆独特的生命体验。兰姆对朋友总是怀着真诚的心,如《拜特尔太太话牌》是怀念他的朋友拜特尔太太而作,《结婚典礼》中写到了他对好友女儿出嫁后好友家里的凄清的同情,《退休岁月》中写他离职后去看望同事们觉得自己没心没肺,感到悔恨。在兰姆随笔中这种真情无处不在。
梁实秋对兰姆的继承首先表现在题材上,他也是选择平凡人生平凡事来写,于平淡中见真情。《打牌》里虽然作者不赞成打牌,可为了陪伴朋友他牺牲了自己。剩得“奄奄一息”《雅舍谈吃》里作者为吃烤羊肉,定制了一具烤肉支子宴请宾客。这与兰姆在《烤乳猪》里谈到有美食总要与朋友分享的慷慨好客别无二致。
梁实秋的小品文和兰姆随笔中我们都可以看见作者的挚真可爱,有什么就说什么的真性情。虽然梁实秋和兰姆都关注自我,抒发感情,但在感情的抒发上又有所不同。
梁实秋推崇情感的节制,作为古典主义者,他反对浪漫主义对感情的宣泄。他在《现代中国之浪漫趋势》一文说:“现代中国文学,到处弥漫着抒情主义情感的质地,不加理性的选择。”[6]所以在《雅舍小品》中,梁实秋不会将情感热烈的宣泄出来。而是适当地表现,甚至只是感情的微妙流露,或者将情感秦深藏在文字之中,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二)幽默的风格
兰姆随笔最打动人的是他的幽默。他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家境贫寒十四岁开始谋生,20岁失恋一度精神失常。姐姐因遗传疯病发作,拿刀误伤母亲。父亲死后,他为了照顾姐姐决定终身不娶。但他是乐观的,乐观坚强的性格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使兰姆对悲苦淡然处之,面对未能进入高等学府的遗憾,他笑称“被剥夺在高等学府里怡情养性的精神养料。”所以兰姆的幽默是笑中带泪的,他对不幸的人的同情也是幽默的,他不是呼天抢地地去号啕,而是朴实的,如他对扫烟囱的小孩的描写,既是幽默的,也是带着泪光的。
作家不同的人生经历,成就其不同的个性。梁实秋小品文借鉴的兰姆幽默的特点却没有继承他含泪的幽默这一特色。梁实秋的幽默带有他独特的文人特点,有其道家思想的超脱,又有辛辣讽刺的一面。对于自己不如意的处境,他淡然笑之。他在雅室中自得其乐,细品它的好处,其环境之恶劣,不过戏谑地嘲讽罢了。身居台湾,思乡的苦痛被他化作《雅舍谈吃》的篇篇祖国各地的美食,梁实秋的幽默中带有理性的思辨,他的小品文有许多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如《男人》《女人》中,对两性的议论诙谐中,带有他对两性平等相处的追求,梁实秋的小品文,还有许多揭露国人陋习的,每每论及这些陋习,他总是带着幽默的口吻,打粮食秋没有知识分子的高高在上,他对国人不良意识的批评是善意的,他没有恶毒的成分。这种幽默的讽刺带有绅士风度,保持着合适的尺度。在具体表现方式上,梁实秋的幽默,常常文白夹杂,引经据典,常在诙谐中引人深思。
(三)文体的选择
兰姆随笔文体上的特点表现为散漫,兰姆的絮语风如与友人谈话,絮絮叨叨,如邻里之间东家长西家短的聊天,极易近人,亲切温和,他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把他的所思所想都告诉你。但兰姆的絮语风梁实秋却没有效仿。正如他推崇情感的节制,一样,他也推崇语言的简洁。他在《论散文》中,便提出“散文的美妙多端,然而最高的理想也不过简单一义而已。”[7]究其原因,这或许与他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我国古代散文讲求的是简洁,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张岱《湖心亭看雪》,笔墨不多,却简洁雅致,生动传神。梁实秋在文体特征上亦是这种审美追求,试看他的《哑舍》一文中的片段:
“哑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之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星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
这段文字带有文人的洒脱,有一种名士风度,语言简洁体现了梁实秋小品文独特的个性,文白夹杂的语言,也确保了简洁这一特点。从篇幅来看,兰姆随笔比梁实秋小品文要长得多,对比之下不难发现,梁实秋散文的简洁,在行文上,梁实秋也放弃了兰姆随笔,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风格,他的小品文紧紧围绕主题,不枝不蔓。诚然文体上的追求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作家个性的体现。
小结
梁实秋小品文深受兰姆随笔影响,既有借鉴,又有扬弃,而不是一味的效仿,如此形成了梁实秋小品文,幽默风趣,简洁隽永,洒脱自然的独特风格,为我国文学向西方文学汲取营养提供了成功的案例,不拘于形式而取其精髓。
参考文献:
[1]汪文顶,英国随笔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影响【J】文学评论1987
[2]黄瑶,兰姆随笔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3]薛进,论梁实秋及其《雅舍艺术》【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4】徐静波,梁实秋散文选集?序言【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第12页
【5】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202页
【6】徐静波,梁实秋批评文集【M】广东,珠海出版社 1998 第39页
【7】徐静波,梁实秋批评文集【M】广东,珠海出版社1998 第1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