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发展问题研究
2018-03-03王德恩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带来新思路。本文主要对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有效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创新性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各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作为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其建设发展也要有大数据思维。
一、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虽然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截止到目前,尚没有人对大数据下过明确的定义。何谓大数据?众所纷纭,研究机构Gartner认为“大数据”是需要全新的处理方式才能显示出更强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从定义中可以发现,大数据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产物,也是技术高度下衍生的概念,其具有一系列显而易见的特点,一是数据类型多,需要各行各业专业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二是数据规模量大,令人目不暇接;三是利用价值高,可以帮助各行业获取有力的参考依据。在国际竞争越发激烈的情况下,我们要与时俱进,认知大数据的价值,才能使其发挥真正的作用。
二、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公共图书馆要坚持求真务实,对大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了解,进行因势利导,在大数据背景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具体而言,公共图书馆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利用大数据提供完善的知识服务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的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带动了社会传播知识的方式也产生了更多的变化。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就是为广大读者提供知识服务,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必须不断创新,方能得到更多的肯定。另外,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上涨,对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得到更多读者的满意度,使他们主动走进公共图书馆享受知识海洋的熏陶,公共图书馆要对知识服务进行创新,通过挖掘读者信息,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效服务。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公共图书馆创新知识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第一,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读者流失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了解读者流失的现状、原因,然后制定对策。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各种新媒体迅猛发展,电子书、阅读APP等新型阅读方式的普及,导致走进公共图书馆的读者越来越少,公共图书馆要获得长远发展,要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了解读者对文献需求,预测读者的需求动向,然后为她们提供人性化、个性化地服务。第二,公共图书馆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智能化、数字化的网络知识服务体系,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对各种数据资源展开全面分析,将非结构化的数据转换成结构化数据,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使读者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第三,公共图书馆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成立学术资源搜索导航,按照具体的专业设置特色数据库,为读者查找资料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全面的服务。
(二)利用大数据提供完善的智慧服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在不断提高,他们对知识信息有更多的渴求。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图书馆应该为广大读者提供更有个性和更有智慧的优质服务。首先,公共图书馆要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即结合读者对文献信息提出的普遍性要求,根据他们获得文献信息的一般习惯,挖掘他们的个性需求,然后利用大数据技术为他们推送有针对性的信息,使读者能更好地意识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其次,公共图书馆还要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广大读者提供智慧服务。从目前来看,公共图书馆的相关系统中留下了很多读者产生的行为信息,包括他们在公共图书馆查询目录时留下的OPAC日志,归还图书时留下的流通日志等。这些数据看似繁琐和平凡,其实有着很大的作用和意义。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这些看似毫无价值的信息,从中发现数据规律,可以获取读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借阅记录等,进行数据的分析与选择,精准定位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再利用微信、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社交媒体为读者推送相关信息,使读者充分享受到大数据技术的先进性和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性。
(三)利用大数据建立线上虚拟性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形式多样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入处理,建立自己的虚拟公共图书馆,并借助移动网络终端,使这个虚拟公共图书馆变得可移动化。虚拟图书馆要能向读者提供最先进、最新颖的数据资源。读者能利用互联网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无障碍的登录虚拟图书馆搜索数据信息。在虚拟的世界中,虽然读者们可能互不相识,但是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这样可以高效地将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于广大读者,不仅可以在虚拟公共图书馆的数据库中查阅海量资源,还可以把查阅的资料根据读者的需求二次开发,满足更多线上读者,达到资源有效共享的目的。随着现在生活的网络化,虚拟图书馆的读者会不断增加,越来越大的读者群不能忽视,对于他们在虚拟图书馆中留下的访问痕迹,我们也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了解线上读者对文献信息等提出的要求,进而改善服务,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更独特的需求。
(四)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区域合作联盟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公共图书馆成立区域合作联盟是大势所趋。公共图书馆联盟要基于同样的合作基础和发展目标,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发展战略共享,以此壮大公共图书馆的实力,吸引更多的读者。区域合作联盟可以是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与私立图书馆的合作等。区域合作联盟要通过密切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一起规划发展战略,实现责任共担和利益共享,带动整个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腾飞。只要有着相同的发展目标,公共图书馆才能在大数据背景下实现长远的发展。
(五)通过大数据的学习,提高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要紧跟大数据发展的步伐,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加强专业技术的学习。图书馆理论知识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不断地深造学习,强化继续教育,具备图书馆专业素养,是提升读者服务的根本要求。加强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将馆内的资源采集整理,整合优化。为读者提供准确的服务。工作人员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以及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在面对一些现代技术设备和信息技术时,能游刃有余的操作:(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其次,加强综合素质的学习。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业务水平、服务态度、工作能力等参差不齐,影响了服务工作的提升。所以,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为读者服务的能力。最后,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总之,公共图书馆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潮流,必须不断开展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工作。当下,智能感知与全面互联,大数据的传播与分享成了时代潮流,公共图书馆的当务之急就是与时俱进,探索新的发展出路,促进图书馆的健康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缪广霞.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发展问题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6(11):170-170.
[2]虢湘玲.“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C].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研讨会.2017.
作者简介:王德恩(1983—),男,汉族,廣东东莞人,大专,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