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张轲与胡同里的微型城市化
2018-03-03贾冬婷
贾冬婷
北京茶儿胡同8号院的中央有一棵老国槐,高度早已超越屋顶,枝叶繁茂,四向伸展,护荫着整个院落。2012年张轲受西城区政府邀请,在大栅栏区域选一个院子进行改造时,就是因为这棵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那棵老槐树太漂亮了,我觉得简直就是中国传统家庭的一个象征。”在张轲眼里,这棵树为院子增添了不少灵气,而且还带来一种文化隐喻——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不约而同地将“槐树”与知识、学习联系在一起。建筑大师路易斯·康曾说“第一所学校始于一棵大树下”,孔子更是在槐树下授课讲道。
原来绕树而建的几间小厨房,错落堆积的像是几级台阶,张轲索性改建成一个锯齿状的不规则空间。外墙也是台阶,可以上到一个平台,高度在屋顶之上、树冠之下,周围是起伏的灰色屋顶。平台上用粉笔涂满了五颜六色的格子,因为不远处就有一所炭儿胡同小学,张轲将改造后的“微杂院”定位为一个儿童活动空间。旧的空间和肌理没有显著改变,但是每一个空间里的功能变了:绕树的几个加建厨房被改造成了一个小型艺术展厅;南房剩余空间被设计为一个舞蹈教室;东厢房坡屋顶下安插了一个儿童图书室。
就像“微杂院”这个名字所传达的,张轲介入改造的方式很微妙。他认为,之前的改造,不管是保护还是开发,第一件事都是把加建部分先删除,而“微杂院”是先把它们保留,然后有一些修复,有一些改建。在他看来,它们正是同院居民互相博弈和妥协的产物,最终的结果是在不大的边界范围内,构成了微尺度的街巷空间和丰富的社交网络。
2016年9月12日,张轲荣获阿尔瓦·阿尔托奖,成为获颁这一国际建筑界重要奖项的首位中国人。有人说:他为传统北京胡同院落里的现代生活,带来了新的可能。
【素材点拨】张轲所做的,或者说他试图实现的目标,不只是改造,而是共生:城市过去和现在的共生;原有主體建筑和居民自发加建的共生;院落中新功能和原有居住功能的共生,更是不同人群之间的共生——院内居民和周边居民、社区居民和外来参观者的共生。这种“共生”的理念,值得每一座城市借鉴。
【适用话题】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开发;共生……
(小宝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44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