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建议
2018-03-03刘潇雅
刘潇雅
[提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社会经济环境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为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潜力,增强竞争力,时刻保持时代优势,中小企业就必须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建立适合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本文以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为研究对象,阐述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成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2月29日
一、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蒸蒸日上。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具有行业分布广、工作效率高、组织形式多样化、应变能力强等优点。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企业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各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内部環境基础差,会导致内部控制会计制度在执行与检查的过程当中,无法建立起整套系统的考核制度,使企业在发展战略推进过程中,即使有好的战略方案,也不能得到好的效果。同时,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没有针对性地对企业经营的各环节、各部门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
(二)内部控制监督意识淡薄,监督不力。内部控制不是一种静止的控制,它是动态的,内部控制制度会根据时间的改变而随之改变。为了能够保证内部控制制度高效且持续运转,企业必须进行严密的监督管理。
(三)缺乏风险管理体系意识。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就目前市场经济环境,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1)经营的稳定性较差;(2)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不高;(3)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资本积累,资金技术管理的能力与大企业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4)技术和市场风险;(5)政府部门的风险。政府部门不恰当的干预,加大了中小企业政策的不稳定性;(6)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与不完善;(7)道德风险。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治理结构不规范。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治理结构不规范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行为,也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当今,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有限制责任公司,部分企业是股份有限公司,而且在股份有限公司中早已不乏有很多成功上市的公司。这说明,在我国,中小企业在组织形式上是适应潮流、迎合发展趋势的。但在公司内部的治理模式上却因传统思想和习惯方式的影响,大多数还保持着所谓的家族式治理模式。其治理结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相分离和缺乏权力制衡机制这两个方面。
(二)内部审计职能不健全
1、内部审计独立性弱。审计最重要的就是独立性,而中小企业很多方面导致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第一,中小企业中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未分离,股权高度集中;第二,中小企业家族色彩浓厚,往往利用亲朋关系来控制管理公司;第三,大多数中小企业内部并没有独立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第四,公司管理层只是片面追求企业利润,强调企业的经济利益。
2、内部审计范围狭窄。在时间范围上,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往往只是涉及到事后审计,基本不考虑事前和事中审计。在空间范围上,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一般只限于企业财务会计方面,审计的对象主要包括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和其他相关资料,极少涉及到企业经营权利的其他方面。而内部审计的职能主要是查错防弊,除了传统的审计对象,应将内部审计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联系起来,扩大内部审计的范围,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3、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不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比较晚,引入内部审计这个概念的时间并不长,所以有关内部审计的高级人才也相对较少。又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实力有限,目前大多数的内审人员是来自本企业的财务部门,并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内部审计的学习和培训,不具有足够的岗位胜任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内部审计人员中,拥有律师、经济师、评估师专业职称的人少之又少。从而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养普遍不高。
(三)风险管理重视度低下。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可持续经营的重要工具。而我国中小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轻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风险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国外早已受到极大的重视,早在上世纪中期美国就将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界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而中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才开始关注风险管理,并对其进行研究。
2、风险水平落后。在我国中小企业固然存在一些有着规范风险管理体制的企业,但是其组织结构单一,机构不健全,对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全局性的把握,同时也受到管理者水平有待提高及企业自身在软、硬件方面基础管理比较薄弱等缺陷的制约,更重要的是,其家族色彩的浓烈,最终导致管理者对于风险的控制没有很好地掌握。
三、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建立科学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
1、针对企业自身,科学合理地选择管理组织结构。不同的公司要根据自己的企业文化特点和员工习惯的行为方式来寻找对其最为有效的治理结构,任何企业都要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和目标,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调整都要以是否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为原则。
2、完善科学的分配、激励制度。充分增添企业活力,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是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和目标。除了员工该享有的工资报酬、年终奖金以及福利等保障补贴外,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技术入股、年终分红或者期权行使等手段对优秀人才予以奖励。
3、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政策。人是创新观念的基础和灵魂,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都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作用。通过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平和法律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双赢。endprint
(二)建立所有者与经营者相互制衡机制
1、完善董事会职责。要做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必须要使董事会拥有企业重大经济事务的绝对决策权。企业要进一步完善董事会职责,首先董事会要代表公司股东监督经营者的行为,避免发生暗中徇私舞弊。
2、雇用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管理。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那么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就能够得到彻底的分离,从而使董事会、股东、管理者之间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权力制衡关系。职业经理人在利用现代化的高效管理理念治理企业的同时也会对公司內部的大股东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
3、设立监事会。由于公司内部股东较多且分散,专业知识的掌握度以及操作能力的大小差异很大,为了防止董事会、经理层滥用职权,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就需要在股东大会上设立出专门的监督机关,代表股东行使监督职能。
(三)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1、明确内部审计定位。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建立企业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免疫机制,具有积极性、广泛独立和综合性等特点。它能够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因此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我们必须找准内部审计的定位,使其充分发挥各项职能。
2、扩大内部审计范围。要使内部审计作用得到最大发挥,就必须把传统的防弊纠错转向管理效益审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由事后审计向事中审计、事前审计转变。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我国中小企业必须从其传统的形式中破茧而出,不再只有事后审计。
3、提升内部审计独立性。独立性作为审计最主要的特征,是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为了完全发挥出内部审计的职能,必须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首先,内部审计部门除隶属于董事会之外,不能隶属于其他别的部门管理,从而保证其权威性;其次,中小企业也要建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设立的专门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公司内、外部审计的沟通、监督和核查工作。
四、结语
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本文是在阐述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
(一)我国中小企业具有员工人数少、组织规模人数少、产品业务较单一和发展速度较快等特点,虽然在内部控制制度的施行上有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看,并不乐观。主要存在问题表现在内部环境基础薄弱、内部监督不力,以及缺乏风险管理体系三个方面。
(二)通过对其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得出了其原因主要有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中小企业文化落后、内部审计职能弱化以及风险管理未得到重视等,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包括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以及建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崔如林.提高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J].魅力中国,2009.21.
[2]朱荣恩,徐建新.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M].中国审计出版社,1996.
[3]徐德.现代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理念及原则探讨[J].财会通讯,2008.2.
[4]梁悠.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J].大众商务,2010.109.
[5]张桂枝.浅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改善对策[J].商业文化,200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