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开发管理与经济发展研究
2018-03-03李冬梅
李冬梅
[提要] 农村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农村土地开发是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所以,如何加强农村土地开发,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给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村土地开发;管理模式;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2月26日
在我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留给开发用的土地越来越少,因此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的开发土地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人与土地之间的矛盾。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传统的农业耕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农民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大量农民放弃土地耕种进城务工,农村大量耕地被闲置或者是部分农民继续采用传统的耕种模式进行耕种。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因为传统耕种模式无法给农民带来好的收益,而土地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见效慢,农民对土地投入缺乏信心。大量土地闲置,无法被利用,不单是对资源的浪费,也是一些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二)经济发展对农村土地的影响。我国人口基数大,随着人口的增长,我国人均耕地的数量逐年下降,这就形成了耕地尤其是优质耕地的匮乏,这就加剧了人们对优质耕地的需求。由于经济大发展,工业用地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城市工业用地的储备数量根本无法满足工业用地的增加量,这个时候只能瞄准农村土地。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满足当地经济发展,把大量的农村土地变更为工业用地甚至是建设用地,失地农民增加,如何安排这些失地农民的生活就成了关键问题。土地补偿金只能满足农民一时的生活之需,政府没能建立起对失地农民的有效保障机制,这些也会产生一定的社会问题。
(三)农村耕地质量下降。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工业污染的情况越来越厉害。工厂的废水、废物、废气对耕地的污染逐年增加。虽然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政策,对污染的惩处力度逐年加大,但是还是有一些企业在偷排偷放,甚至将污染物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地下、河流当中,这些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水质和耕地的质量,单位面积耕地产量降低。农民在耕种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农作物农药残留增加,最终造成增产不增收。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有效的农村土地开发管理模式建立至关重要,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农村土地开发管理的意义
(一)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开发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工業用地及建筑用地的需求大量增加,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占用部分农村耕地。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依然处在快速期,对土地的需求量依然会增加,这就会出现耕地数量减少,势必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产生影响。此时要加快农村土地开发管理,对农田、道路、森林、水源、村庄规划等进行综合规划治理,对盐碱地、滩涂、荒地等没有被利用起来的而且可以转化成耕地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这样既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又能满足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土地需求的目的。这就给农村土地开发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压力,只有改变传统的土地开发管理模式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
(二)土地开发管理的内涵逐步丰富和外延不断拓展。面对新经济形势下对土地需求的改变,农村土地开发管理工作应该从以前单纯的耕种用地开发向现在的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综合开发转变。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在适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拓展建设用地空间,尽量做到公共资源在城乡能均衡配置、工业经营活动时需要的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以达到提升农村土地使用权价值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的。农村土地开发的目的,从以前提升土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的单一目的,向现在对基本农田保护、提高耕地的综合经济价值、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多重目的转变。这一转变可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同时对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有促进作用。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对不适用的农村土地开发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并创新,才能满足这些社会责任。
(三)农村土地开发管理模式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促进作用。虽然我国疆域辽阔,但能够被我们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完成我国经济规划,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就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承载能力。在土地开发管理过程中,还应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这些都需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种群等。同时,还要加大矿区被损毁土地复垦工作,增加耕种土地面积,把不能复垦的土地转换土地性质,进入土地市场交易。这些都需要改革土地开发管理模式,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展土地开发,加大土地开发的利用效率。
三、农村土地开发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耕地开发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耕地,作为农村土地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随着近些年土地收益的降低,农民失去了在土地上劳作的兴趣而转向到城市打工,有些农民把责任田转包给其他人,甚至出现耕地荒芜的状况,这些都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几种新的土地使用模式的出现,杜绝了浪费,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途径。
1、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概念的提出,解决了农村耕地空置的问题,流转土地的农民除了可以得到土地使用费用之外还可以在承包方的农田做工,赚取另外的收益。作为承包方,可以集中管理土地,根据市场需求调节种植产品,以达到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2、合作社模式。有些地方的农民,自主自发的组成各种形式的合作社,这种合作社的出现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合作社在农副产品种植、加工、运输与销售的各个环节以及农资产品等环节依据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农副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最终大幅度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合作社的出现,也有利于打造当地农副产品的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比如无锡阳山水蜜桃、赣南脐橙等品牌,这些品牌的品牌效应大幅度增加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endprint
(二)荒、废地开发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农村土地开发管理中对荒、废地的开发是重点工作之一。这部分土地开发出来既可以增加国家的耕种土地储备也可以增加建设用地储备。政府可以组织技术团队对土壤进行分析,选择适合种植的作物,鼓励农民种植。对肥力下降的荒地,政府部门组织专家改良土壤,恢复肥力,对农民科学种植提供技术支持,这样既可以留下当量耕地,也能有效地指导农民对粮食市场有所了解,种植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正确种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对于一些因矿而废的土地,政府部分应该积极对此部分土地进行规划,对工矿废弃地复垦工作作为土地开发管理重点工作来抓,这项工作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政府部门根据不同的区域制定不同的开发措施。对能复垦的工矿废弃地并不只是在表面覆盖一层土壤种上农作物就算复垦,这种处理方式增加不了土壤中的肥力,再加之重金属含量超标,农作物产量不高而且营养价值低,时间久了这部分土地还会变成废地没办法继续种植。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工矿废弃地中的重金属污染的问题,然后按照土壤厚度、平整坡度、土壤肥力及灌溉渠道的标准进行复垦,这样才能保障复垦后土壤的墒情,保障土地成为良田。政府从实际出发,对于自然条件差的实在不能转化成耕地的荒地,在符合国家土地政策的条件下,变更土地性质,作为建设用地储备,待时机成熟时进行开发。工矿废弃地的开发对增加耕地数量及建筑用地的儲备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三)建设用地开发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用地数量逐年增加,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占用农村耕地的现象,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于增加的这部分土地用量一定要慎重。农村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符合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合理的规划,利用荒废地、工矿废弃地的开发中不适用耕地部分进行城乡工业园区的建设或者是住宅的建设。城乡工业园区优先针对涉农企业的引进,这样有利于对当地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对品牌的建立有着促进作用,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城乡工业园区也可把附近企业聚集到一起,规模化生产,共享工业园区的公共设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让农民享受改革红利的一种措施,改变农民的居住环境居住条件是农村城镇化的重点工作。利用不能耕种土地统一规划新农村住宅群,对原有村庄土地进行开发复垦,既可以节省土地,又能增加耕地面积,还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稳定和全面发展。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都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只有对农村土地开发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缓解人地矛盾,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土地管理开发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进一步加速经济建设步伐。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万茂.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现状、问题及改革[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薛涛,李文.安丘市提升农村土地开发整理水平初探[J].吉林国土资源,2010.5.
[3]王笑寒.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