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面型泥石流治理过程中土体变形机制探讨
2018-03-03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 四川 成都 610203)
在强降雨地区,基岩埋藏较浅、坡度较大(30-50°)、上方覆盖物较薄(5m以内)的坡体,容易发生坡面型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历时短、破坏重的特点,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如何防治泥石流、降低灾害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针对泥石流治理过程中的土体变形机制进行探讨。
1 坡面型泥石流的防治研究现状
1.1 特征
坡面型泥石流的特征主要概括如下:①前期降雨充足,山体土层内部饱水,地下水变成压力水流,继而破坏表层土体结构;②松散土体饱水后,土体的骨架就会变形,发生塑化、液化等破坏;③常发生在沙岩、灰岩、变质岩、花岗岩、半成岩、黄土、红壤土等岩土层中;④泥石流发生时,因土体突然变动会伴有沉闷声响,且土体顺坡下滑,对坡面产生冲刷作用,原来平整的坡面上形成沟槽;⑤泥石流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且不会在同一部位重复发生。在发育特征上,坡面较长且平整,坡度较大、坡积层较薄,下部基岩的透水性差;在斜坡的中上部,有汇水性的凹形坡面,没有明显的流通区;泥石流的规模较小,流域面积在0.4km2以内,堆积物是一次性搬运形成的,泥砂搬移量在10-1000m3之间。
1.2 防治现状
目前在泥石流防治上的研究较多,且取得了一定成果。国外研究中,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工程治理措施的特点,总结了防治经验;对比了工程防治措施、非工程防治措施之间的差异;提出了减缓泥石流流动速度的技术方案。国内研究中,结合格栅坝理论,明确了支墩间距的计算方法,提出计算公式;按照流量、流速参数,计算了重力式挡墙的高度,按照冲刷深度计算基础埋深等[1]。分析这些研究的共性,都是在宏观层面上开展的研究,在微观方面的研究较少。
2 室内模拟实验
在泥石流的治理中,大面积护坡工程是一种常见方案,以下利用锚杆-护坡对此进行模拟(即在坡面土体上打入锚杆,并在坡脚设置支挡措施),并分析治理过程中土体的变形机制和特征。具体如下:
2.1 试验装置
第一,泥石流发生槽。试验坡体的参数设置如下:一级、二级坡底的长度均为75cm,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5°、15°,宽度为25cm,深度为40cm。泥石流发生在一级坡体上,流通在二级坡体上,如下图 1所示。第二,降雨设备。在模型上方设置 5个低压雾化喷头,呈现单排排列,喷口直径为 1mm、压力为0.07MPa。试验期间,人工控制降雨量,保证降雨均匀稳定,强度控制在600ml/min。第三,数据量测。数据的采集由数字图像设备、细观图像设备组成,前者利用佳能数码相机,每间隔5秒拍摄一张照片;后者能对细节放大200倍并形成图像。
图1 坡面型泥石流治理模型
2.2 试验材料
第一,土样。依据以往的研究结果,采用粒径2mm以上的土样颗粒,含水量为 1%,渗透系数 k为 0.005cm/s,颗粒级配如下[2]:0.075-0.5mm占比 33.4%,0.5-1.0mm占比33.3%,1.0-2.0mm占比33.3%。坡体采用自然落砂法制备,表面施加压力0.67×10-3N/cm2,静止18小时后固结,成型坡体的相对密度为0.43。第二,锚杆护坡。护坡模型的材质是有机玻璃,长宽厚分别为22cm、25cm、1cm,网孔尺寸2×2cm,格栅宽度为0.5cm,坡体长度为60cm。护坡加固位于坡体下部,入土深度1cm,厚度是坡体自身厚度的10%,并利用拉绳对锚杆进行加固。
2.3 试验结果
以往研究证实,坡面型泥石流的破坏是从坡脚开始的,采用锚杆-护坡治理方案后,分为以下四个阶段[3]:一是雨水入渗阶段,此时泥石流发生,坡体表面沉降,坡脚处会有少量清水流出;二是孔隙水积蓄阶段,坡体发生张拉裂缝,形成潜在的滑动面;三是滑动密实阶段,坡体出现小规模的滑移,岩土颗粒从坡孔中溢出;四是相对稳定阶段,坡体滑动后转为稳定状态,雨水能及时排出。
如下表1,对比了坡面治理和未治理的泥石流参数,可见治理后的坡体初始滑动时间延迟、最终流动量减小,能有效控制泥石流的爆发情况。在坡体的变形机制上,坡体没有出现分层滑动现象,松散土体形成量较少;锚杆-护坡方案类似于一个拉索网,起到滤水固土的作用,限制了土体滑动。
表1 坡面型泥石流治理和未治理的滑坡参数对比
3 坡面型泥石流治理过程中土体变形特征
3.1 不同阶段的土体变形特征
锚杆-护坡方案的应用,能减缓泥石流的爆发,从治理现象、位移场、细观颗粒运动等要素入手,总结特征如下[4]:
第一,在雨水入渗阶段,颗粒骨架变形,坡体表面沉降,细观上颗粒位移的变化小,以点状位移为主,此时面积空隙率变化不明显。第二,在孔隙水积蓄阶段,雨水在坡体内积聚、在坡脚处渗出,坡体重度增加、抗剪强度减小,继而出现沉降。细观上颗粒出现竖向运动,位移量是水平位移量的2倍。此时坡体位移、颗粒移动变化小,底面孔隙率减小,上部土体的孔隙率增大。第三,在滑动密实阶段,坡体出现小位移滑动,位移场呈现圆弧滑动,细观上颗粒发生平移、转动,多在坡底积聚,下沉后充填了粗颗粒骨架的间隙,因此坡体在滑动同时变得密实。第四,在相对稳定阶段,细观上坡底颗粒的位移变化较小,在流动雨水的作用下,只有部分颗粒会出现微小的水平位移,坡体中层面积孔隙率明显增大。
3.2 治理期间的土体变形特征
实施锚杆-护坡方案,坡体结构相应发生改变,在降雨的作用下,上层颗粒下沉,粗颗粒构成了坡体骨架;细颗粒渗透下沉,积聚在坡底并充填粗颗粒之间的空隙,土体的密实度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坡体下部的渗透性减弱,会造成孔隙水积聚,坡体的抗滑强度降低,继而发生滑移。锚杆-护坡的作用,是在坡体表面形成拉索网,一方面加快雨水排出,另一方面阻止坡脚土体滑动[5]。在滤水固土作用下,土体逐渐密实,最终底部颗粒积聚密实、上部颗粒骨架稳定,形成稳定结构。
4 结语
综上所述,坡面型泥石流属于一种常见的泥石流类型,目前在防治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采用锚杆-护坡方案,在室内开展模拟实验,结果显示泥石流破坏是从坡脚开始的,分为雨水入渗、孔隙水积蓄、滑动密实、相对稳定四个阶段。锚杆-护坡治理方案的应用,能加快雨水排出、阻止坡脚土体滑动,起到滤水固土的作用。
[1]周健,李业勋,张姣等.坡面型泥石流治理过程中土体变形机制宏细观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5):1001-1008.
[2]倪化勇.基于地貌特征的泥石流类型划分[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5,13(1):78-82.
[3]胡卸文,韩玫,梁敬轩等.汶川地震灾区泥石流若干关键问题[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6,51(2):331-340.
[4]杨建元,金忠良,何桂凤等.高坡降小流域泥石流特性与治理设计研究[J].科技通报,2017,33(2):30-33,38.
[5]白刚刚,赵瑛,陈菊林等.柴达木盆地泥石流灾害特征与治理[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5):58-6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