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教学游戏化策略与实施
2018-03-03浙江岱山县中心幼儿园
浙江岱山县中心幼儿园 陈 熠
一、正确的认识课程游戏化理念
游戏化是课程的一个基本特征,幼儿园课本本来就应该游戏化,要尊重幼儿园课程传统,珍视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经验,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建设需对教育理念加以明确,树立正确的认识,并且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体现到幼儿园管理与建设中的各个角落。小班幼儿年龄小,同时,幼儿园所建设和采用的课程应与《指南》进行对照,通过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管理,将全新幼儿教育理念引入到课程设置中,不断提升课程游戏化教学的质量。
二、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巧妙运用
幼儿园课程要聚焦儿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调整,儿童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题。幼儿园游戏一方面是幼儿园活动的内容,另一方面又是幼儿园活动的途径。教学活动游戏化有两种设计策略,其一是让整个教学活动变成一种完整的游戏,比如,体育活动类游戏“老鹰捉小鸡”,科学探究类游戏“物体的沉与浮”等。其二是让游戏成为教学活动的某一环节而已,比如,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到某一环节时可以引入“猜谜语”的游戏,将游戏渗透在教学活动之中,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与趣味性、新颖性。比如,幼儿园“科学”领域的各种小实验、小制作,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玩一玩,做一做”的形式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探究,在游戏中进步。
1.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
为幼儿创设宽松、舒适的游戏化情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学习和发展。如小班音乐活动《水果猜谜歌》,可以通过“猜谜语”游戏来学习歌曲,知道歌曲里会唱到哪些水果,引起幼儿的好奇心,通过“水果蹲蹲蹲”的游戏,加深幼儿熟悉歌曲中水果的先后顺序,知道先唱到哪个水果,再唱到哪个水果,最后唱到哪个水果。
2.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
游戏化的教学手段很重要,平时我们经常会用到的如:猜谜语、唱儿歌、听故事、做手工等这些手段作为课堂的引题,引起幼儿的兴趣。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转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经验。同时,利用这些游戏手段,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使游戏与学习内容有效结合。
3.游戏化的延伸活动
教学活动最后一环节大多采用延伸活动,是另一个活动的开始。如主题“瓶瓶罐罐”音乐活动《中歌唱吧,瓶宝宝》结束后,将瓶罐与节奏感强的曲子投放到表演区,开展瓶罐节奏乐游戏,尝试有节奏地摇晃瓶罐边演唱自己熟悉的歌曲。再如科学《魔术瓶》延伸活动,把瓶盖上有更多颜色的魔术瓶投放到益智区,幼儿在摇一摇、分一分中激发探索兴趣,并能与同伴相互交流自己在探索过程中的发现。
三、课程游戏运用到教学活动的效果
游戏化活动区域的建设需将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激发幼儿资源活动为目的,建造数量大、种类多、材料丰富、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游戏活动区域。活动区域建设要充分体现出合理性,数量过多或是过少都会影响幼儿游戏的积极性,而且活动区域的设置也要恰当,如果设置不当,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在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适时引导,为幼儿更好的发展提供保障。本学期,我班重点打造数学区域材料,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丰富幼儿更多的数学奥秘,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指南》中小班的数学领域,给孩子们提供有意义的材料。我班数学区域设定的位置,由于班级空间小,区域多,为了便于孩子们提取材料,投放更多的材料,将数学区布置在主题墙边的两个柜子上。这样摆放看起来不仅美观,提取材料也方便,不拥挤。
1.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小班是孩子们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游戏化教学所蕴含语言观,即语言的实践性、生活性、趣味性观点,也能有效的完善幼儿的语言学习方式,在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幼儿自身独特的思维能力。
2.数学教学活动游戏化
数学能帮助幼儿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不仅能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也能充分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对数与量、几何图形与空间有一定的认识。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四、通过结合实际的游戏教导幼儿解决实际问题
游戏的宗旨在于更好的教育幼儿,使幼儿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社会实践的游戏课程可以有效地调动幼儿发现和重视生活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多个幼儿同时进行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也可以通过预见性分析幼儿缺乏的实际经验,让幼儿自身通过真实的生活情景自主探索经验。
五、课程游戏化建设需提升教师能力
幼儿课程游戏化主要实施者就是教师,教师在课程游戏化的运行中是最有效的实施者,因此,幼儿教师的能力对于课程游戏化程度的影响尤为重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反思,我觉得提升幼儿教师的能力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第一,定期进行游戏理论学习,能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第二,对游戏化教学的内容进行学习,通过学习能够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对游戏内容加以改进,选择更适合教学的游戏;第三,提高自身的洞察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要对幼儿进行观察,在适当的时候传授给幼儿相应的知识,在游戏实践中发现幼儿对于某方面能力的缺失,此时教师要充分体现出自身作用,可利用社会实践课程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逐步的完善和不断的优化建立出更完美、更适合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游戏化课程,使其能够发现生活之中美。如幼儿园可随季节变化组织相应的活动,像是采摘节、植树节、万圣节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能够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亲子关系建立,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加以正确引导,使幼儿掌握课程的学习内容。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就是一个顺应幼儿心理、寓教于乐的重要性建设。选择幼儿适应的和明白的游戏规则进行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生活知识,有所收益。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值得我去进一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