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学校送教上门模式初探

2018-03-03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周新颖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8期
关键词:上门残疾儿童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 周新颖

特殊教育是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使用一般或特殊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组织形式和设备对特殊儿童(青、少年)所进行的达到一般的和特殊的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特殊教育概论)。近几年,随着社会的进步,特殊教育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下,得到了重视并获得了长足发展。其中以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为主,随便就读为辅的形式,让大部分孩子都充分享受了平等的教育权利。可是,有一部分特殊孩子却因为身体、生理等原因不能入学,在家由父母照顾,其中大部分实行圈养的方式,他们享受不到与其他孩子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甚至因为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和养育方式,造成孩子发育发展的迟缓和各方面能力的严重退化。依据《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要求,根据我校入户调查情况,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开展了辽宁省宽甸县区的送教上门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摸索和研究。

一、基本情况,困难重重,大胆创新

经过接近一年的摸底、探路、考察、整理,影响送教上门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本校教师师资不充足,全校教师三十余人,专业特殊教育毕业教师只有九人,专业按摩康复教师一人,教师教育教学任务繁重。

2.本地是典型中国东北山区地形地貌,山水环绕。以县城为中心,南北最远送教上门路程大约一百五十公里左右,东西最远送教上门路程大约一百公里左右,个别山区村庄路况非常差,甚至好多是不足一米宽的土路,送教上门只能徒步行走。

3.需要送教上门学生数目多,残疾程度重,父母文化水平低。全县筛选的送教上门残疾儿童六十余人,残疾类型复杂,有脑瘫儿童、自闭症儿童、发育迟缓儿童、智力障碍儿童、多重残疾等。其中家长也身患残疾的接近一半,家长普遍还不具有小学文化水平。

根据以上几个因素,确定我们送教下乡的基本思路是以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送课上门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教学工作经验,逐步落实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因为送教时间有限,每次送教上门三课时共计两个小时,除了针对孩子进行适合教育之外,我们还要对家长进行特殊儿童教育教学方法的指导,同时建立微信群,与家长保持信息通畅,随时帮助解决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需要医疗康复治疗的脑瘫和发育迟缓的儿童,由本校的按摩教师指导家长,带领有经验的专业志愿者进行上门康复和家长家庭医疗康复方法指导。针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我校送教下乡领导小组不断收集反馈和整理,并进行巡回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断总结,改进,提高。

在送教上门的63个学生中,自闭症29人,脑瘫18人,唐氏6人,肌无力3人,低智力6人,苯丙酮尿症1人。

学校目前送教上门的课题组内老师共计18人。

二、送教上门学生编班,为每位学生寻求最适合的教育

根据学生分布的地理位置和残疾类别,送教上门小组分为七个班级,以学校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宽甸沟沟岔岔分散,根据学生残疾类别,找专长老师送教,擅长自闭症的几位老师负责自闭症儿童的送教,学按摩专业的老师负责脑瘫类型的康复的与教育,具有心理咨询师证的教师负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送教,擅长舞蹈的孩子负责模仿能力较强的唐氏儿童的送教,保证每位学生收到最适合的教育。

三、分工明确,协同合作

1.每次送教一位领导带两名教师组成一个送教组,领导为责任组长,负责送教车辆及其线路安排、送教老师和学生安全,其中一位送教老师为实施组长,负责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

2.送教组全天送教,除个别尤其偏远地区一天只能送教一人外,其他大部分安排为每天送教两名学生,每次送教一名学生,每名学生保证3课时(2小时)。送教先后由组长负责安排,送教服务实施由副组长安排。

3.我校第一次入户送教是以评估为主,进一步完善送教计划。后来的送教按照计划落实。每次送教主要为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对家长进行指导两方面的内容,并要布置家庭训练任务,指导家长在日常教育中完成。

4.每次送教结束送教老师按要求填写《宽点特校重度残疾学生送教上门服务档案》。

5.送教老师和送教学生家长建立微信或者电话联系,方便离开学生家庭以后随时指导学生家长完成送教时布置的家庭训练任务,并指导家长解决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

6.每月送教结束,送教小组都开总结会,送教教师要完成送教相关记录和反思,及时进行评估,及时修正送教方案。

7.送教领导小组负责对送教情况进行考核,情况上报。

四、送教上门具体实施心得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2.走近身边,开启心门

3.积极参与,热情服务

4.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5.注重方法,循循善诱

6.指导家长,增强效果

7.收集整理,完善档案

每次送教结束后,资源中心负责收集整理送教学生的教案,作品等等,更是把在送教的过程中拍摄的照片、视频等整理出来,来记录学生进步的点点滴滴,将学生的学习辅导照片打印出来,装订成册,为学生完善成长档案。

8.宣传报道,总结经验

虽然开展“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送教工作平凡而艰辛,但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国家将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我们也将不断学习、探索、完善送教工作,把它做实做好。真诚地希望自己的行动和国家的政策能够感召社会上更多的力量来关注弱势群体,让这些孩子与其他儿童一样,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幸福地成长,让每一朵鲜花都有绽放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尊严的生活,关于送教上门的探索我们会一直继续……

猜你喜欢

上门残疾儿童
上门可行 诊疗不可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生意上门
美上门:“爱美丽”是个刚需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送祸上门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