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浅探

2018-03-03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第二小学聂红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8期
关键词:钟楼邱少云鱼钩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第二小学 聂红波

一、运用插图,启发想象

根据小学语文教材文图并茂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状景,或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竭力熔诗、画、情、景、色、声于一炉,使学生的想象欲得以诱发。譬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这课有插图,画的是一团烈火把整个邱少云包住了,他像千斤巨石一般,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我在教这课时先让学生练习各人偶尔不小心,被火炉、火筷、开水烫着时的表情、语言和动作,然后知道他们一边看图,一边展开想象。我问:“通过插图中邱少云叔叔的目光、表情和动作,你能想象出他这时会想些什么呢?”孩子们通过想象,把手都举起来了,有的说:“他想,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说什么也不能动一动!哪怕是烧焦、烧死,也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有的说:“他想,如果动一下,敌人就会发现我们,不但周围同志的姓名难保,而且这次战斗也不能取得胜利!”还有的说:“他当时的思想斗争一定很激烈:自己要货,必须就地打几个滚,扑灭身上的烈火,但这样对革命造成的损失太大了。作为一个志愿军战士,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严守纪律!”想象的力量这时不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作用于他们的心灵,使邱少云这个熠熠闪光的高大形象,进一步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耸立起来,成为他们终生难忘的遵守纪律的楷模。

二、结合课文,展开想象

1. 略写部分补叙话

许多人写文章,都喜欢采用“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写法,在我们的教材中,这类例子很多。如果在这些略写的地方,教师能恰当地设置一些疑问,让学生去思索,去想象,去补叙,不仅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处于“愤”“悱”的活跃状态,而且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含蓄部分浅显化

如《金色的鱼钩》这课生动地记叙了老班长在长征路上,为照料好三个有病的同志走出草地,想方设法钓鱼维持战友的生命,可自己却舍不得吃,终因累饿过度而牺牲,只留下一个鱼钩。课文的结尾写道:“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借助想象,调动他们多种感官,神经系统和大脑皮层的积极活动,通过对老班长一幕幕动人事迹的回忆,一句句情真意切话语的朗诵,一个个表情动作的想象,一次次内心活动的分析,实现由获得的感性认识达到理想的飞跃,逐步体会到“金色”的价值,明白了“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不是描写“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而是紧扣课题,象征着老班长忠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高贵精神永垂不朽。

3. 平淡部分引深化

课文中有些句子似乎很平淡,但仔细琢磨起来,却言语浅近而意义深远,操持简单而意义广大。如果教师能因势利导,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认识事物本质及内在联系,收到“出言寡约,而显达易解;义理微妙,而说之精善;其譬罕少,而听者皆晓”(孔颖达《礼记注疏》卷三十六)的效果。

三、延伸情节,丰富想象

在教学中,我尽量唤起孩子们头脑中储备的有关表象,引导他们或者延伸故事情节,或者补充课文内容,或者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或者深化文章主题,从而加速他们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转化,成为通向未来广阔世界的桥梁。如《冬晚》这课最后一句是:“我坐上了车,任他送我到任何地方去。”我问学生:这个“他”指的谁?为什么?然后让学生想象:小车夫没有拉上客,在这天寒地冻、路静人稀的夜晚,他会怎样呢?靠他挣钱糊口的老母亲和小弟妹又会怎样呢?孩子们还真会动脑筋,有的说,小车夫一连跑了好几条街,但都没有找到客人,他想到明天全家老少又要挨饿,急得吧嗒吧嗒直掉泪;有的说,有个恶棍坐了车不给钱,还把小车夫毒打了一顿,小车夫一步一挨地回到家,全家人哭作一团;还有的说,小车夫又饿又冻,只觉得眼前直冒金星,他在寻客的路上,一不小心,连人带车一头栽进沟里,老母亲知道儿子死了,气得疯疯癫癫的,小弟弟和小妹妹也哭得死去活来……。思路开阔了,孩子们的想象也丰富了。有些学生不仅由小车夫想到他的家庭,还从这个家庭想到旧社会普天下的劳动人民。这样,不仅丰富了课文内容,也深化了原有主题。

四、随时点拨,培养想象

要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只限于课堂,只限于课本,那就太狭隘了。教师只有经常带领他们到大千世界去接触,去思考,去学习,去受影响,并有的放矢,随时点拨,方可收到预期效果。

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除了不会选材、组材、描述空洞、语言呆板外,还有一个通病,就是思路狭窄,只会写实,不会联想。在这方面我就有意识地多培养学生。如学生写《小蜜蜂》,尽管把蜜蜂的形状、动态描绘得很形象,但我还要进一步启发他们:“你们描绘的小蜜蜂,它们不计报酬,不怕疲劳,无私工作,这形象像谁呢?”,于是,孩子依赖“原型”展开了创造想象。有的说:“蜜蜂像培育我们的老师,一生辛勤无私地工作。”有的说:“蜜蜂就像我认识的那位黄叔叔,他总是不怕疲劳地工作着。”还有的说:“蜜蜂像为四化努力工作的人们。”经过引导,有位同学在他的作文里是这样写的:“……蜜蜂不计报酬,不怕疲劳,默默无闻,吮的是花粉甘露,酿的是蜜汁糖浆。它一生辛勤无私地工作。这蜜蜂的形象,不就是我们老师的形象吗?我爱蜜蜂,更爱像蜜蜂一样勤劳的老师。”

课堂之外的天地是极其广阔的。结合教学,我还时常组织学生开展试验、调查、参观、游览等活动。如学了《长城》一课,我就带领学生参观钟楼,指导他们静心欣赏这形式优美的装饰斗拱,雕梁画栋的窗栏屋檐,以及雄伟壮丽的钟楼全貌。通过实际观察,引导学生联想我国古代建筑和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的“我站在庄严雄伟的钟楼上,踩着脚下的青砖,扶着楼台上的条石,感到气势磅礴,胸襟开阔,不由想起了修筑钟楼的劳动人民来。”

猜你喜欢

钟楼邱少云鱼钩
德国钟楼“世界最斜”
金色的鱼钩
常州钟楼:“老字号”的转型奋进路
云的天庭,从不惧火
——电影《邱少云》观后
邱少云和他守望的城
烈火中永生
——献给邱少云
看不到鱼钩的鱼
鱼钩
钟楼
钟楼的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