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进餐护理的适宜行为

2018-03-03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五条幼儿园闫茜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8期
关键词:餐具习惯食物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五条幼儿园 闫茜凡

在幼儿园,教师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进餐问题也常常被提及,但进餐问题中教师适宜指导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合理性问题很少进行思考,以至教师的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盲点,所以我希望通过对进餐环节中教师指导行为分析,找出更为适宜的指导,让幼儿在进餐过程中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

为什么说是教师的适宜行为呢?因为在进餐护理这一环节中并没有明确要求教师应该做什么,只是提到要对幼儿进行进餐护理,随着每年新增教师数量多,更新快,所以很多方法都被遗忘了。所以在进餐护理上更多的应该是教师适合什么样好的方法进行护理。

进餐环节中教师的传统指导,吃饭催促,安静进餐,强制多吃。也经常会有老师很热切的关注孩子,看着孩子不吃,干着急没有办法。

一、进餐环节中教师的适宜指导

1. 注重营造亲和、宽松的进餐氛围

良好的进餐环境能增进幼儿的食欲,使幼儿心情愉快地进食。首先,教师可以选择播放一些钢琴曲,轻柔一些的。其次,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齐克森·默海的研究证实,在进餐时交谈,会使人心情愉快。但孩子进餐时不能交谈是因为怕食物呛到孩子,所以我们可以在进餐活动前,教师请值日生报菜谱,这样给孩子一个餐前讨论的环节。教师能用轻松愉快的语言介绍每天的饭菜来唤起幼儿对饮食及相关活动的兴趣。

2. 尊重幼儿的饮食需要

教师可适当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与进食量。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喜好,不能孩子一不吃某一食物就说他挑食。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及不同需要,运用适宜的方法劝解、引导幼儿。挑食的幼儿,从表现来看,并不是故意不吃,而是真的吃不下去。教师认为幼儿生长发育时需要这些营养,于是一次次引导幼儿必须把这些食物吃下去,可是,结果总是适得其反,幼儿往往只会更加厌恶。对不同的幼儿要进行不同的引导,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先尝一口,再吃一勺,逐渐改变挑食的习惯。

3. 个别关注随机教育

进餐活动中蕴藏着很多的教育契机,他们考察着教师的教育智慧。进餐活动为教师和幼儿提供更多一对一的机会,便于教师随时随地细致地观察幼儿,深入了解幼儿,实施更符合幼儿个体特点的个别化教育。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需要,老师可以设置不同的餐后活动,吸引孩子主动调整用餐时间,更快更好地进餐。

4. 注重儿童时期的养成教育

幼儿时期的行为习惯将会伴随幼儿的一生,学前期的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科学合理地安排进餐常规,可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除了在学校学习本领之外,大多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由于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同会对幼儿形成各种不同的餐饮习惯,在幼儿园爱上了自己吃饭,那回家了也能自己吃饭了,良好的进餐习惯就形成了。所以,教师可以适时向家长询问孩子在家的进餐习惯和进餐情况,共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二、在日常中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是保育员老师与教师没有沟通好进餐时间,保育员老师案时间消毒,发餐具,分餐,可能有的时候会因为老师的活动课没有结束而耽误一些时间,而耽误的时间孩子的进餐时间就变少了。二是噪音、室温、室内整洁度等影响幼儿进餐食欲。三是家园之间缺乏沟通。

三、策略与方法

1. 情景渲染

第一,开展安静的餐前活动。第二,为了保持这样的良好情绪,教师在幼儿进餐前后不能处理问题。我们要让孩子保证进餐愉悦,可以在进餐时间播放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等,使孩子的心情平复下来。

2. 空间优化

第一,在设置墙面环境的时候可以挑一些孩子普遍挑食不爱吃的食物做成,营养对对碰,小小厨师等互动墙。第二,进餐故事,在日常中我们经常会有故事讲述的时候,我在平时收藏了很多好听的儿歌,舒缓的钢琴曲,还有故事,大家可以记一下《快乐启蒙屋》这是一个系列,都是关于养成习惯的故事。第三,能否设置西餐厅进餐情景,或是中餐馆的进餐情景,这样孩子更容易进入情景,从而增加进餐食欲。餐巾盒,餐巾,餐具盒?

四、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1. 日常渗透

(1)细致观察

在用餐中可以发现很多孩子的常见不良习惯。这些都需要老师的细致观察,从而针对不同习惯通过不同途径帮助孩子树立良好进餐习惯。

(2)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渗透进餐礼仪

良好的习惯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可随时进行,比如进餐礼仪,有幼儿打喷嚏,咳嗽时不遮挡,污染了餐具和食物,既不卫生。我们可以带领幼儿做实验,在阳光下观察打喷嚏时喷出的水星有多远,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打喷嚏不遮挡有多不卫生,而且还会把病菌传染给别人,同时这也是不礼貌的行为。

(3)多种形式巩固培养好习惯

孩子在进餐时经常出现掉饭粒,餐具乱扔,洗手方法不正确,不漱口擦嘴的现象。针对这些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开展活动。

(4)同伴榜样

孩子之间的交往作用时成人无法逾越的。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同伴之间的影响作用。是幼儿在别人的表扬声中指导怎样做是正确的,激发幼儿向同伴的学习欲望。

2. 观察引导

孩子的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引导,发现幼儿闪光点,表扬夸大;发现幼儿不足,引导反思。不同幼儿特点适用不同方法:

(1)物质鼓励,帮助孩子得到肯定

对偏食,剩饭的孩子,只要能多吃一点,吃快一点,都应该给予鼓励,可以是一个表扬,一个贴画,都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促使孩子改成偏食的不良习惯

(2)座位安排,是幼儿进餐得到兴趣

班里为了便于管理,会根据座位组进行进餐,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可以尝试改变方法,给桌子起名字,让孩子根据桌子名字自由选择在那组吃饭。每天孩子都可以自由选择,这样一来,吃饭变得有趣多了。

(3)逐渐加量,使孩子信心增加

在家从小养成挑食不吃某种食物的习惯,要孩子一下子改过来不太可能。对这类孩子,可以开始烧给,逐渐增加,帮助幼儿逐渐适应,不会感到痛苦。

猜你喜欢

餐具习惯食物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看餐具,识鸟喙
好习惯
Graft: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
wasara纸餐具——环保不简单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