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素养问题的思考
2018-03-03山西省阳泉市盂县西潘中心小学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西潘中心小学 吕 露
一、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
近些年来,生活中不断出现一些符合时代潮流的新词,例如工匠精神、人文情怀、人文素养等。谈到素养,何为素养呢?素就是素质,养是修养,素养就是一个经过不断训练或者实践而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显然素质是它的同义词。那么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教师,值得思考的是语文素养到底是什么呢?经过这几年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语文素养或许就是那些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一种能力和技能,并且这种能力和技能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课程标准体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积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二、小学语文素养的核心
语文素养具体到小学阶段又该是如何呢?笔者认为识字能力是基础,小学阶段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掌握3500个字左右常用汉字,工整的写汉字,并有一定速度,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似乎对于一个普通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其实最为重要的是小学生的阅读素养的培养。最近,随着高考语文命题的改革,15%的人将做不完题目,也随着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的更新使用,阅读速度、阅读量将成为改革的重点。以前高考卷面大概是7000字,现在为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一万字,题目数量也将逐年增加。部编本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老师肯定的给出答案,未来的语文高考最后将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学生在考试中不是那15%的一员呢?那就需要从小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那怎么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呢,那就必须有一定科学的阅读方法。
三、提高语文阅读的方法
1. 教师是传道受业者的新时代下的“教书匠”,同样应该具有新时代下的工匠精神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在提醒我们教师强调“知识结果”不如方法能力,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显然“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所以我们要授予学生更多的阅读方法,让阅读方法多样化、具体化。例如自学阅读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能力,发展多种思维,要打破学生固有的框架结构,清除老思想、老观念,不只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读读、画画、背背。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思考问题,要和作者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尽可能的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并根据自己已经有的知识解决问题,这也就是我们提倡的不要强求不可知,要从已知推未知。在阅读过程可以随时记录自己的问题,也可以将不同知识汇总到要解决问题的下方,这样不仅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还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阅读的素养。
2. 有了好的阅读方法,下一步就是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但同时要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而不是刻意或者刻求。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显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氛围,阅读和阅读教学要因材施教,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性,所以给学生推荐的读物也要根据不同的年龄学段有所区别,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大都是天真、好动、注意力差,对新奇事物有一定的尝试性,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特点给他们推荐一些绘本读物、童话故事等。阅读这类图书时可以帮助他们借助拼音、彩图、书中的故事情节逻辑来理解,带他们走进美好的童话世界。利用绘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读一读。在这里笔者可以推荐几种国内外较好的绘本系列,例如《杨红樱亲子绘本故事》《多纳爱学习》;国外的有《外国儿童文学名著》系列、《绘本世界经典童话》系列等。中高年级的学生更喜欢一些故事情节生动的故事,对知识的渴望也更大,所以可以推荐一些历史故事、科幻小说等引入入胜的读物。如《小王子》《海底两万里》中外名著等,在阅读完这些故事后,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分享、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在阅读和讨论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四、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阅读素养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多读书,要想给学生百分之百的知识,自己首先就应该多读专业书,多读有关教育方面的有关书籍,其中就包括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当然小学教师也应该是一个“杂家”,博采众长才能更好的服务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有的放矢的抓住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在这些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发现过许多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所在。
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教学、学生的阅读习惯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语文素养提高的首要任务提出来,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或术语的使用,它意味着语文课程理念的转变,对语文教学产生的深刻的影响。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起始阶段、基础阶段,因此,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小学语文教学。归根结底,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