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2018-03-03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仍图中学汪美燕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1期
关键词:内化道德法治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仍图中学 汪美燕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把传统的“知识目标”第一位转化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一位,这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执教者,都应转变观念,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与教材,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一、情感教育的概述

人的情感并非天生而来,而是需要后天的教育以及环境变化等逐渐发展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不单单需要认知教育,也需要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执教者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在认知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逐步渗透情感要求,发挥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体验,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情感内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学方法。情感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不仅能加深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学生的生理机制和思维机制,使学生能够更加健康成长。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是教学实践中的渗透,尤为重要。

二、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现状

(一)学校现状

由于当地中考,道德与法治这一科目仅仅是70分值,相比较于120分值的语数英科目而言,其地位显而易见。学校对学科的相对不重视,在老师配备方面,可能会存在一些非专业老师从教的现象;特别在一些偏远农村的学校或者是班别较少的学校,一个年级往往只有一个道法老师在从教,没有差别的对比,没有同行之间的讨论,使得专业老师进步速度缓慢。这样的一些操作,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着学生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

(二)教师现状

学校在教师配置上面存在着非专业教师从事道法学科教学,会使得这类教师有些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很容易回到传统的“成绩为本位”的思想,照本宣科,满堂灌,使得学生对道法学科的看法更为功利化,失去了本学科情感教育的价值。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学校或者班别较少的学校,一个年级往往仅配置一个道法教师,每个星期各班设置两节道法课,让一个老师面对一个两三百人的整体,花两节课的时间,纵使有情感教育的渗透,但其情感内化的效率可能甚微。

(三)学生现状

初中学生经历了六年的小学学习,其内心对学科地位有一定的安排。语数英主科地位不可动摇,哪怕有了中考的指挥棒,道法学科的地位依旧不如语数英学科。潜意识的不重视,再加上课时较少,使得部分学生认为道法学科可有可无,甚至认为60分万岁,更别说学科的情感意义,德育意义了。

三、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新课改的要求

在高考的指挥棒之下,我国长期以往的教育都是重认知,轻情感的一种教学现象。而在新课改标准下,对情感教育有了侧重的方向,把传统的“知识目标”第一位转化为新课改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一位,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执教者必须站在全新的视角下,重新认识整体教育的发展方向,重新认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新要求,强化情感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程度。

(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实质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实质,简而言之,就是知识与品德的教育过程。知识的接受和巩固很容易,但品德的内化就不容易了。要真正实现品德的内化,必须要做到让学生真正的相信,真正的动情,才能有真正的行动。基于品德内化这一点,那就需要学科老师在课堂上真正地实践情感教育。

(三)学生个体身心发育的需要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进入人生中另一个快速发育的时期——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除了身体的外在特征有了突出变化之外,其内心其实也有着翻天覆地的改变。特别在情感表现方面,相对于过去而言,表现方式都不稳定了许多。而情感教育则可调整学生的情感表现形式,让其情感表现得更正面一些,更稳定一些。

四、渗透情感教育相应的措施

(一)案例选取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采取案例分析这样的教学方法。采取这个教学方法时,需要慎重选取案例,选取的标准需要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可以认同案例,并且能清晰准确地抓住案例的中心,从而把握本节课的主题。如《做更好的自己》这一课的学习,教师利用对莫言这一人物从小被嘲笑到长大后自信飞扬,成就累累的描述,让学生清楚抓住了“做人要接纳自己,悦纳自己”这个关键点,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更好的自己。

(二)课堂互动

在课堂中,执教者要将情感充分融入课堂中,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一地位,让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师生之间的关系都可以和谐融洽。比如,在《认识我自己》这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准备一张卡片,用文字来描述“我的自画像”,要求学生写出自己辨识度高的特点,写完之后,教师收集卡片,现场抽取宣读,让同学们猜。学生参与度非常高,并且在这过程中,对同班同学更加熟悉了,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让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三)课外实践

学校的德育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是需要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强力支撑,如果道德与法治课堂仅仅进行知识的传授,忽视情感教育的话,那么学校的德育工作的确会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缺口。课外实践活动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如在《我与集体共成长》一课中,教师给学生设计了一场课外活动,把50人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五组,每组10人,让他们进行10人11足比赛,赛后各组发表取胜秘诀,以此来强化集体意识,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集体的力量,真正认识到自己该为集体贡献什么,牺牲什么,从而实现本堂课的情感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这门学科应该得到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们的高度重视。这门学科不仅仅需要认知,更需要情感,它是一门成就人的学科,每个执教者都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巩固,用心去挖掘,探索每一个教学素材,努力把情感教育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当中。

猜你喜欢

内化道德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