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学习札记

2018-03-03

文艺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精神

云 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他同时强调,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总书记深刻阐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仅就文化繁荣兴盛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谈点初步感想。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展望

首先,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人魂牵梦萦的渴求。“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复兴”最终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思潮,其主要原因是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责任感,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契机。1935年《风云儿女》主题曲里那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让“中华民族”观念传遍大江南北,获得国人广泛认同。张君劢等人曾这样大声疾呼:日本的残暴侵略使中华民族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但危机也意味着转机,中华民族或则从此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或则从此抬头而能渐渐卓然自立于世界各国之林。当年《复兴月刊》发刊词这样写道:“中国今日,内忧外患,困难重重,物质精神,俱形枯槁,实离总崩溃之时期已在不远。试问吾四万万人同立在此‘不沦亡即复兴’之分水岭上,究竟将何以自处?吾敢断言,无男无女,无老无幼,全中国无一人甘沦为亡国之民。所以,中华民族的唯一出路就是‘复兴’。”

在那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为实现民族复兴,各种主义和思潮先后尝试,资本主义、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等,都没有解决中国的前途与命运。在一系列尝试失败之后,民族复兴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自共产党建立以来,就一直把建设一个民主富强、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强大中国作为奋斗目标。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人深知,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压迫的中华民族,只有独立自主,团结奋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国家,方能获得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进步。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他们就提出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主张。新中国的成立,毛泽东同志庄严宣告: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一盘散沙、贫穷落后的状态,塑造了焕然一新的国家形象。

当然,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过程中,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以及主观失误、缺乏经验等各种原因,在推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也曾经照搬过本本,模仿过别人,犯过幼稚盲目的错误,走过弯路,吃过苦头,付出过沉重代价。但是,错误和挫折则更能让人懂得应当和怎样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的前进道路和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之后,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认真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明确把“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自己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更是历史交付给当代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

与民族复兴几乎同时出现的就是“文艺复兴”。孙中山在设计大同社会蓝图时,把“心性文明”建设作为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1904年《江苏》杂志发表《民族精神论》首次提到“民族精神”,认为“民族之倏而盛倏而衰,循环反复兴废靡常者,皆其精神之强弱为之也”,把民族的兴衰直接与民族精神的提振相提并论。梁启超、傅斯年等人将振兴清代学术比附欧洲文艺复兴;胡适、蔡元培等人把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与民主视为中国的文艺复兴;陈独秀提出,有四十年工夫,中兴的中国文化必可与欧洲文化齐等;梁漱溟、钱穆等人将重振儒学视为中国的古学复兴;顾毓秀干脆提出,民族复兴运动包括三大要素,即政治革命、社会改造和文艺复兴。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曾这样阐述中国文化的复兴与发展:“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

其次,当代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目前,我们正日益向既定目标逼近。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我们建立一整套政治经济社会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社会突飞猛进,科教文化跨越式发展,国家实力和综合国力逐渐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正在崛起。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从48.4万亿元增至67.78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8%,目前已超过80万亿,占世界经济比重达到15%,稳居世界第二位,跻身“10万亿美元俱乐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36018元提高到46629元,年均增长超过7.5%。经济结构明显改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农业连续增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经济发展成就斐然。在此期间,国家财政的“钱袋子”更多向民生倾斜,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年均9.5%的增速跑赢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提高。“十三五”时期,如果我们能够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确保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6.5%以上,我们就能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再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戒骄戒躁,久久为功。为了民族复兴,从鸦片战争以来我们为此奋斗了一百七十多年,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为此奋斗了九十多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为此奋斗了六十多年,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为此奋斗了近四十年。一方面,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另一方面,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还是极为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中国力量的崛起正在并将最终改变世界的格局,但国际格局的大变化是历史性的,同时也是缓慢的。一百多年来,做到的只有极少数国家。中国要在经济总量上、科学发展水平和文化影响力上超越美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全球激烈竞争的新时代,处于相对弱势的中国要想弯道超车,必须有极大的耐心与列强周旋,才可能在大国竞争的马拉松中最终胜出。

经济总量不是唯一的指标,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比率、二三产业占比、人均收入、社会公平度、婴儿死亡率、高等教育普及率、技术创新能力、社会保障能力等,实际上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60至70年代水平。国人显然对国家复兴进程中的外部挑战和压力还缺乏足够认识,还没有完全做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的心理准备,更遑论用娴熟的战略思维去有效地应对挑战、化解危机了。如果习惯于听信他人的吹捧,自以为得意,那么就会染上“软乎乎的幸福主义”,让人变得脆弱。一方面,西方鼓吹“中国威胁论”,目的是要我们承担更多的责任;另一方面,所谓“中国崩溃论”,为的是动摇我们发展的信心。我们只有把持住自己,才能既不被他人的鼓吹所陶醉,也不被人家的恐吓所吓倒。

当代世界局势变化很快,变量很多,多变的局势对不变的长期和平发展战略形成巨大的冲击。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掣肘与摩擦的因素将逐渐增多,国际上一些势力会不时刺激和挑衅我们。此时此刻,理性和韧劲对崛起的中国极为重要。特别是在有了初步力量之后,更要排除干扰,妥善应对,坚持既定目标不动摇,防止快意恩仇的情绪滋长。

面对各种盘根错节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发展伴生的复杂问题,我们既要以“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沉稳、“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坚韧和“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坚持不懈地攻坚克难,以争取时间,积蓄力量,壮大自己。同时也要特别强调,一个多世纪的屈辱与磨难,让民族深切体会到自强与正义的可贵,也决定了这条复兴之路必须采取一种文明与和平的方式;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为国际和地区伙伴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中国的强大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中国会进一步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地位与作用

文化作为人类精神的凝聚与历史文明的积淀,在满足人的内在精神需求、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化是最直接通达人类心灵的钥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

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且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提出大国的四个标志,即经济发达、军事强大、科技雄厚、文化富有吸引力。中华民族复兴当有多项标准,如经济繁荣、军力强大、政治修明、人才辈出等都是“复兴”的应有之义,同时,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无疑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的复兴作支撑。习总书记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必须看到,民族的复兴与强盛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和前提的。携带思想与审美的文化是连通价值尺度与社会大众的桥梁,是把知识转化为观念的有效手段,只有文化能够让人们在享受精神愉悦的同时,在心灵深处引起情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因为文化能够影响到每个普通人,促进“人”的发现与觉醒,唤醒人的价值与尊严,进而带动全民族的觉醒与进步。托马斯·曼认为:精神之贵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净化力量,一旦这种理想消亡,精神也就随之消失。所以,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对于民族复兴有如下作用:一是文化能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温润心灵,涵养人生。人们通过文化艺术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从丰富多彩的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树立理想信念,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没有整体素质和观念的巨大提升,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是文化可以改善民生。文化是衡量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数(HDI),包括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幸福感、预期寿命等等都是其中的重要指标。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保障人民平等享受文化改革发展成果,让其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文化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提高全民精神文化素质的重要前提。

三是文化还能促进发展。文化不仅有助于社会的均衡发展,而且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方面,历史、传统、民俗等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文化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影响并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另一方面,在创意、设计、构思等文化创新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支点、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的同时,品牌、形象、信誉等文化形态的无形资产也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

文化实力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只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才能为民族伟大复兴高扬精神旗帜、点燃理想火炬、增强发展持久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当高楼大厦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也应该巍然屹立。这既是对文化的期待,更是嘱托。

三、如何推动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第一,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是文化复兴的基本支撑。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一再强调:“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发展史,无论是文明开化之早,还是文脉承传之久、文德惠泽之远,皆世所罕见。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通常人们把政治上的大一统、共同的民族意志和精神、“家国共同体”的政治社会制度,视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根底,并将之概括为十个基本点:多民族大一统的国家观;以和合为基础的社会观;以中庸为核心的处世观;以忠孝为特征的人生观;以儒学为主体的修身观;以科举制为代表的竞争观;以开放融合为标志的周边关系观;强调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敬畏如水的治政观;从小康到大同的发展观。在习总书记看来,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这与西方文化有本质区别。中国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重视血缘、亲情与礼仪,强调自省;西方文化始于契约文明,注重以逻辑演绎的方式达到自由人性的追求,强调他律。西方精神价值、器物科技、制度文明一度勃兴,成为世界文化的风向标。近代开始的东西方文明的大规模冲撞交融,直接宣告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此时,西方文化主流工具形式逻辑与方法论局部有效的自性危机已经清晰暴露在世界面前。思维失衡、价值失衡、交易失衡导致经济周期性危机、政治周期性恶斗、社会周期性分化、艺术周期性互否,自由与他律不可调和的矛盾,已经无法再建立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灵道德和谐共生的世界秩序。而中华文明虽然也有在形式上关注整体而忽略局部、导致各个领域周期活力不足的危机,但其整体的均衡,更多追求心灵自治、灵魂觉醒与道德自律的价值秩序,有利于弥补西方文化分类有余而综合不足、分裂失衡有余而整合均衡不足的弊症,为全人类找到公正均衡的福祉。

在实现文化复兴的路径上,不同文化流派有不同的选择。文化保守主义者把中国文化复兴定位为传统文化复兴,尤其是儒学的复兴(以梁漱溟的新儒学为代表);自由主义者向往西方文明,希望在中国实现类似于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国文化复兴(以胡适与蔡元培为代表);变革论者对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均持既有批判又有认同的态度,主张在兼采中西的基础上实现“综合创新”(以孙中山、李大钊和毛泽东为代表)。我们赞成第三种观点,定位“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内涵时,既不简单理解为儒家文化的复兴,更不是西方文明的中国式复制,而是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而所谓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用现代中国的概念重新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一要从传统文化的思想史中撷取精华,加以比较、分析和综合,在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过程中,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文化现代化不是文化追求的唯一目的,而是文化传统创造性转化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二要重拾传统文化,从中找到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心理基石和文化根基。防止以西方概念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把自己束缚在西方的概念架构中,变成西方文明的一个部分。重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从传统文化的自身逻辑中寻求更高明的人生境界和政治理想。三要正确认识国学在中华民族复兴中的作用。一方面,实现民族复兴,文化不能缺位,中华古老文明也将重新焕发生机;另一方面,实现民族复兴,文化不能越位,“文化强国”不能唱独角戏。不能以儒学复兴等同于民族文化复兴,也不能夸大文化复兴在实现民族复兴中的作用。最后,要具有开放性思维。文化复兴不是要复古,不是要回归儒学,不是要全盘恢复旧文化,而是让国学不断从现代性、从时代精神中获得新的思想资源,在实现现代化的征程中既保持民族文化的延续性,又创造新时代人类文明的新高度,再造文明古国文化的辉煌。文化复兴也不是排外,不是要再摆出“天朝大国”的虚骄,而是要在中华文化的发掘光大中融入国际社会,在构建多元文化生态中赢得自身的话语权,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第二,吸收借鉴人类一切文化精华,大力推动文艺创新发展,为民族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中华文化不是在封闭中发展的,而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思想文化不断兼收并蓄、吸收整合的结果;社会主义文化更不能在封闭中发展。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文化要批判继承人类的一切文化遗产。他强调光靠摧毁资本主义不能填饱肚子,我们必须取得他们留下的全部科学技术、文化和艺术,才能建设社会主义。

随着全球化深入推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相互支撑、高度依存,民族之间文化交流日益增强,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不可能在闭关锁国、独善其身的情况下得到发展。尽管东西方文化在政治制度、价值理念、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里既有发展环境的因素,又有自主选择的因素,更有文化承袭的因素,但其中有很强的互补性。我们要用平等、尊重、理性和设身处地的心态,协调文化逻辑,减少文明冲突。

文化的交流互鉴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胸怀与气度,互学互鉴、大胆拿来、有机利用,通过不断的“综合创造”与“创造综合”,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综合创造”与“创造综合”就是创新,创新的成果是继承借鉴的必然发展。一是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的过程既有扬弃,更要超越,建立科学进步的新态文化;二是创新要立足现实,从当下社会实践中挖掘新文化内容与形式的生成依据;三是适应信息时代和媒体变化需求,引入高新技术和一切可能的技术手段,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在观念、内容、风格、样式上创新,不断提高原创能力,真正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无论是回望传统,还是面向世界,目的都是激发文艺创造的科学认识和理性自觉。有审美理想参与的文化自觉,既要符合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也不能损害人类社会基本的道德准则和审美鉴赏心理。那些追求稀奇古怪、违背常理和美感的东西,以血腥、残忍、恐怖、色情、暴力来表现骇人听闻的假恶丑的病态的“新”是要不得的。刘勰所说的“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才是我们所要努力追求的。

第三,大力弘扬中国精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形成凝聚全社会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穿越血与火的洗礼、流淌在中国人心中的生生不息的民族大爱,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习总书记认为:中国精神核心元素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强调要把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既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代文艺只有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追寻积淀其中的爱国主义最深层的精神蕴涵,捕捉其中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以鲜活的艺术形象或意象塑造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品格,才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增强全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代文艺只有体现时代精神,才能“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才能“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才能彰显时代的特征,鼓舞人民的斗志,在全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

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来营造。我们要让中国精神成为族群的共识,成为社会的遵循,成为凝聚全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就必须使之内化为当代中国文化最深厚的创造力。文化创造力与价值观紧密相联。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国家存在的对外表征,并最终形成族群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是更深层次的驱动器,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国家的价值追求,是文化创造力中最核心的竞争力,把控着文化创造的前进方向。

与之紧密相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需要文化艺术的滋养。习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艺只有做好“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才能在坚持以情动人、以美塑人的基础上,培育人们的理想情操和价值观念,鼓舞他们生活的希望,让理想的力量成为人们精神脊梁的支撑。

首先,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水乳交融地融入社会日常生活,化为文艺家自己的血肉,渗入自己的灵魂,形成思想上的自觉,才能真正悄无声息地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创作之中。其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的感情融为一体,与自己笔下的形象融为一体。价值观说到底是思想层面的,相对比较普泛和抽象,要通过鲜活、生动、具体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真切地、感性地体现出来,这样才能获得更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认和接受。如果把自己的创作当作思想的“传声筒”,就算是再深刻的思想、再精辟的见地,也难以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去。再次,要通过优秀文艺作品的传播、展示,充分发挥文艺的熏陶和滋养作用,在文艺的潜移默化中让蕴藏其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人民群众的精神滋养和行为规范。

更重要的在于,重塑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软实力是通过非强制性因素而被对方主动接受的文化力量。提升国家软实力,重要的是加强国家的文化形象建设。国家的文化形象作为国家文化传统、文化创造、文化实力的集中体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精神风貌,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创造力和消化力,也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文化形象不仅是国家经济形象和政治形象的精神支撑,是国家宝贵的无形资产,而且是展示自己的窗口,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对话、提升国家形象的平台。处在全球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激烈竞争的历史时期,一个国家不能靠贴牌生产、加工贸易走进世界强国之列。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不能满足于做人家的“硬件加工厂”的角色,要彻底改变对外文化传播的严重赤字和文化入超局面,在开拓国际经济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提升国家软实力,努力对外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既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塑造与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形象。

提升文化软实力,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首先,有必要系统化、高标准地制定对外文化产品输出计划,努力拓展国际文化贸易,加快拓展国际文化市场和文化产品的服务出口,推进优秀民族文化产品在海外的影响力。其次,要向世界传播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理念。再次,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话语权不只是说话的权力,还包括说话的内容、方式和效果,涉及到说话者与受众的关系。文化交流从来都是双向的,只有学会运用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文化交流,以文服人、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才能让人乐于接受。当下,国际舆论格局总体是西强我弱,我们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创新对外传播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对外传播的新思路、新举措。要运用各种高新技术和新兴媒体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真诚、真实地向世人展现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充满活力、开放自信的中国,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的文化声音。

文艺工作者要力戒浮躁、平庸,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承担对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浮躁、平庸是当下文艺的通病,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曾予以严肃批评。目前,一些文艺从业者抱着浮躁的心态,或效颦于时髦风尚,或听命于赵公元帅,或揣摩地摊需求,或沾沾自喜于高产,匆忙创作,匆忙出版、展演、拍摄与发行,由此生产出许多没有多大艺术价值的急就章。可以说,赶潮流、追时髦、急功近利、跑马占荒,是当下文艺创作有高原而缺高峰、平庸之作居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面对一个伟大的、日新月异的历史变革时代,面对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面对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当代文艺工作者要切实“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要“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坚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担当,时刻把创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作为历史交付给我们的神圣使命,进行无愧于时代的艺术创造。

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文艺工作者都要严肃对待自己所肩负的职责,时刻把生活的积累、素质的养成和创作水平的提升放在重要位置。有了特殊的生活阅历和特有的文艺秉赋,或许也能创作出不错的作品,但真正成为文艺巨擘,归根到底,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无论是写作,还是书画、表演,艺术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这是屡试不爽的真理。艺术家一定要加强文化学习、知识储备和业务修养,不断提高思想素养和把握生活、提炼主题、驾驭艺术时空的创作能力。

面对这个伟大的时代,如果作家艺术家不积极地投身其中,而是把自己关进象牙之塔,从尘封的历史、从一己的悲欢离合、从朋友或家人的闲言碎语中去汲取创作灵感,使自己成为试管里的蚯蚓,那是注定没有出息的。一定要克服对深入生活的心理障碍,带着真心与感情,热情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感受时代脉搏,激发创作灵感,自觉地从社会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只有吃透生活本质、体悟人生底蕴、丰厚创作积累,才能蓄势而进、厚积薄发,为多出精品力作找到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把生活的积累变成艺术的创造与形象,把生命的感悟化作艺术的灵魂与血肉,需要有悲天悯人的文化情怀。如果不能拆除心的围墙,在“身入”的同时做到“心入”,不能体验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不了解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与渴望,不了解普通劳动大众内心的痛苦和情感的挣扎,不能从中得到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就写不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如果我们把笔下的“人民”变成孤立的自我,斩断艺术与社会、人生的复杂关联,我们就不能收获感动,自己不感动的作品,永远不会感动别人。

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努力把精品意识贯穿于文艺创作的各个环节。“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传世之心。”文艺是个寂寞的事业,需要艺术家立意高远、志向宏大,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对待自己所从事的神圣职业。要耐得寂寞、守得清苦,不为名惑、不为利诱,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拿出一种惨淡经营的从容和气度,把每一次创作都当作一次生命自我实现的重要旅程,正如刘海粟所言,艺术必先有自我创造精神,然后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要尊重艺术规律,尊重创作个性,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争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达到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如果我们的每一位艺术家都能把眼光放得远一点,拿出一点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就不难发现,那些匆忙且速朽的东西不会在文艺史上留下任何痕迹,甚至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连作者自己都羞于提及。

要大力倡导文艺的原创性。原创是指创作主体对于文化客体原发性、本源性与突破性的创造,它是文化的生命之本、生机所系,涵盖了从构思到文化产品完成的全过程。只有原创的东西才能显示创作者的深切社会体验和独到人生感悟,张扬作者的主体精神和人文情怀,展现作者的天赋才情与真知灼见,才能给文化受众带来全新的艺术感受和石破天惊的审美惊喜,为人类文明图谱留下一份不可替代的创造物。一个创作个体,若没有独立于他人的原创艺术,就不会有自己的艺术个性;一个国家或民族,若没有十分丰富的原创性文化,则不足以在世界上成为文化大国。只有那些“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的精品力作,才是文艺工作者奋斗的目标,才能为艺术提供更多可能的传世机会。

当代人既不能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也不能拿西方的东西照抄照搬。我们必须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拿出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展示当代中国风貌、体现人类共同命运和审美价值且又能在世界文化园地占有重要位置的标志性产品,才算是无愧于悠久的传统,无愧于伟大的时代。只有既见高原更见高峰,文艺的精品力作层出不穷,独领风骚、彪炳千秋的文艺经典横空出世,才是真正的文化繁荣,才是我们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理应承担的文化责任。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