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医学伦理视域下人文素质教育

2018-03-03余进军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人文精神医学生

宋 晶,余进军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100)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指出,医学教育,德育为先,要把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重视医学伦理问题,以多种形式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医学生责任感,培养医学生关爱患者、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

1 人文素质教育概述

人文在不同语境中含义不同。在古籍中,人文与天文相对应,人文指诗、书、礼、易、乐等文化,天文指日月星辰的运行、风雨雷电的变化。现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含西方文化中尊重人、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内容。素质是指个体的文化水平和修养,生理学中的素质是指人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教育学中的素质是通过后天教育形成的。人文素质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个体将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1]。它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其中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最基本的要素,包括人文领域所有的基本知识,如历史、政治、文学、艺术、道德、法律、宗教、哲学、语言、文化等。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最基本的素质,它对大学生其他素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外化为人文行为。简而言之,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实践方式,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从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打下文化和审美基础[2]。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简单来说,就是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并将其外化为人文行为。如果说传授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那么培养人文精神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人文素质教育又是外化为人文行为的转换教育,没有行为的教育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因此,外化为人文行为的过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通过不同形式的人文行为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转化为自身经验,以丰富人文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塑造健全人格。人文知识的积累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而人文精神的培养能使大学生获取更多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培养为人文行为提供了基础,人文行为的践行又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引。可见,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与人的全面发展联系紧密,共同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2 医学生人文素质要求

与其他学科不同,医学是一门关注人的健康与生命的科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把医术称为“仁术”,医生被看作“仁爱之士”。这就要求医学生具备仁爱、慈善、公平、正直之心。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较高要求,新的医学模式应运而生。20世纪70年代,美国医学教育家Engle指出,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3]。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生不仅重视患者的生理病因,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病因。可见,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医学与人文学科的完美结合,其涉及医学、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内容,要求医学生具备精湛的医学技术、良好的心理状况、深厚的人文底蕴。同时,生物技术的进步也对医学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基因组测序和纳米生物技术,其给人类治疗疾病带来了希望,但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难题,如人们对克隆人的惊慌、对代孕的质疑、对胚胎干细胞技术的争议等。受市场经济影响,人们对金钱的追逐使得有些医务工作者忘记了其肩负的社会责任,把患者视为摇钱树,视患者为“机器”进行维修,患者尊严被漠视。科学技术革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对生态、社会秩序及人性造成了破坏。若没有人文社科的配合,在一定条件下科技可能会危害人类社会[4]。可见,科技的应用需要指导和规范,这不仅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还需要人们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

3 医学伦理视域下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

医学教育旨在引导医学生热爱医学事业,对工作有崇高的敬意。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其分辨能力、评价能力,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包括公共课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课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课人文素质教育。公共课人文素质教育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历史、哲学、逻辑学、大学语文等行为学科和思维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对规律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医德;此外,使医学生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学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感悟医学价值,增强医德情感。基础课人文素质教育指在医学史论、医学导论、卫生法规、医德教育、医学社会学、医学管理学等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医学生理解医学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了解医学发展史,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医德信念,增强医德责任,提高医疗水平。专业课人文素质教育指在医患沟通学、健康评估等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医学生应用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能力,提高诊治水平。

为推动医学教育发展,卫生部、教育部颁布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卫科教发[2001]212号)指出:医学教育要顺应医学发展潮流,结合医疗卫生发展实际,深化医学教育改革。为此,医学院校应根据医学专业特点,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医疗卫生队伍综合素质。现代高等教育理论认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管选择什么专业,都应掌握历史、哲学、文学、艺术、语言、文化等方面知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责任感。高等医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使命,医学生医学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关系到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现今人们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增多,大学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化教育,这就要求医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其他方面知识,特别是交叉学科增多,使得医学与其他学科联系更紧密,那些知识结构单一、人文底蕴不足、业务能力和沟通能力不强的学生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认识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事实证明,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不利于人类社会发展。因此,医学院校应大力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注重人文精神培养,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是21世纪医学教育的使命,也是现代医学模式和医学伦理的要求。只有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文化底蕴深厚、道德修养较高、视野广阔和专业基础扎实的医学人才[5]。

参考文献:

[1]苟渊.博士笔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新探[J].江苏高教,2000(3):41.

[2]杨叔子.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3]李兆松.试论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教育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2):124.

[4]张岂之.关于教育人文观的思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0(6):6.

[5]陆志华.新时期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与途径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6):54.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人文精神医学生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