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观理路

2018-03-03

关键词:特色理论时代

陈 石 明

(1.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概念、理论内涵、指导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式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精神的精华,集中了全党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行动指南。仔细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我们就能够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观理路:其形成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实践根据;蕴含着根本主题、核心内容、基本方略、根本目标等丰富的理论内涵;具有人民性、实践性、体系性的鲜明理论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任何的新思想理论的形成,都有自己的时代背景,产生于自己时代的实践需要,并有着思想理论上的深厚渊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不例外,它的形成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历史根据。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时代是思想之母,任何科学的思想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必然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概括起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时代背景;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内时代背景。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曾指出:“当前世界上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1]这是对当时世界形势的正确把握。正是基于对世界格局变化的深刻洞察,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如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然没有改变。世界进入全球化的时代,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成了时代的潮流。在新时代,中国将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说,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时代背景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论断鲜明地告诉我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除了国际时代背景,还有一个国内时代背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这个新时代的起点是党的十八大。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接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并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理论渊源是一种理论形成的思想源泉,任何思想的形成都有其理论渊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发展起来的,焕发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与强大的文化力量。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理论基石,我们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继承者和丰富发展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没有丢掉马克思主义“老祖宗”,而是使它在新时代焕发出真理的光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为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一创新思想强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3];“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4]。这一创新思想突出了“革命理想高于天”[5]23的价值取向,理直气壮地宣示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命脉,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精气神”。这一创新思想注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在实践中树立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创新思想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进入新常态、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政府的科学宏观调控相结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一系列经济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书写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篇章。这一创新思想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运用于当代中国实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高高飘扬在世界的上空,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养分,继承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合”的思想、“重视民本”的思想和中华民族精神,并对它们进行了发展:把“崇尚和合”的思想发展为家族与邻里的和睦、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协和万邦的理念;把“重视民本”的思想发展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7]等思想理念;把中华民族精神发展为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内的中国精神。习近平站在新时代发展、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的高度,为实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典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和发展了中国革命文化,将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在内的红色精神谱系熔铸于这一创新思想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的灵魂,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秉承了忠诚、公正、务实、清廉的政党价值理念。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实践根据

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实践根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的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习近平的个人从政实践。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与世界的深度互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国际场合先后提出了正确义利观、新安全观、全球治理观、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有利于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新理念新方案新倡议,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誉。尤为重要的是,中国有效地克服了经济下行压力,长期保持了经济中高速增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支撑力量,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可以说中国在世界治理中是深度参与、积极作为的。新时代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不断促进世界经济更加平衡、全球治理更加有效、国际关系更加合理,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观察国内外形势,顺应实践发展要求,尊重人民意愿,果断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时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段历史时期,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积累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经验。从根本上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就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再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习近平的从政实践中磨砺和历练出来的。习近平的从政实践遍及党政军各个领域,历经村、县、地、市、省直至中央等层级的主要岗位。习近平的7年知青岁月和长期地方领导实践,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活水源头。这一创新理论中有不少思想都能在他的7年知青岁月中找到根源,都能在他的地方领导实践的讲话与著述中找到原点和注脚。例如,“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的理念发芽于7年知青岁月中坚持为群众做实事、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深厚感情;“精准扶贫精准脱贫”[8]的思想萌发于他带领宁德地方百姓摆脱贫困的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5]36的理念源于他长期从政实践中的为民情怀、改革创新、务实担当等优良作风。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立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主题,以“八个明确”为核心内容,以“十四个坚持”为基本方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根本目标,构成了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1.根本主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根本主题,即总问题,是贯穿一个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此,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主题。通读习近平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讲话,可以看出,他始终关注的焦点是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反复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不断朝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目标迈进。现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们多年实践找到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始终坚持。党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主动自觉地扛起了“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5]23,续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篇章。概而言之,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主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以“八个明确”为核心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围绕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主题展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五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都是服从和服务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应了国内外一些舆论关于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力地批驳了所谓的“中国特色资本主义”“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等错误言论,表明了中国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对此,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9]这其实说清楚了一个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最有活力的形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融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四大特色于一体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于一体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四个伟大”于一体的科学社会主义。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一系列具体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方面。习近平对这些具体问题的论述也都是紧紧围绕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的。

2.核心内容:“八个明确”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清晰具体地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准确把握“八个明确”,要特别注意下面几个问题:①“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关系。“八个明确”主要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十四个坚持”是基本方略,是在实践层面、方略层面的展开,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指导思想层面和基本方略层面是一个有机联系、相互契合的完整理论体系,必须贯通起来把握,不能把两者分割开来而机械地、呆板地、僵化地理解。同时,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一致性,不能将“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生搬硬套地一一对应,要抓住最关键最核心最本质的联系,基本方略本身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八个明确”和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前面部分提到的“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2]的关系。应该说,这两者在主要内容上是基本一致的,这应该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核心的思想理论内容。③“八个明确”的定位。“八个明确”既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基本的科学理论价值,也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核心的科学理论内涵。

3.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对于如何“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报告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做到“十四个坚持”。具体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在系统阐述“十四个坚持”后明确指出:“以上十四条,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2]习近平提出和阐述的“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既是理论性的又是实践性的,同时还具有很强的统领性、全局性、原则性,对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又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从根本上说,“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96年、执政68年、实行改革开放近40年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系统总结和提炼升华,既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方略,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就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而言,总体上说介于指导思想理论与具体理论政策之间,既集中反映和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思想理论,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原则和基本观点,同时又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各个方面的具体理论政策具有更为直接的指导作用。

4.根本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依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根本目标作出了新的规划和研判。我们知道,以前“三步走”总体战略部署的“第三步”,是到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作了战略性的调整,提出了新的“两步走”战略。这既体现了一种历史的飞跃,也体现了历史的清醒,还体现了历史的担当。第一步战略从2020年到2035年,在这15年时间内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表明我们把当年“三步走”战略部署中的第三步“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前到了2035年。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我们再奋斗15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要注意,这个新的“第二步”战略目标里面有两处改变:第一处是在过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内容要求后面,增加了一个“美丽”的内容要求,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容更加全面;第二处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字之改,境界全变。这一切都支撑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系列的重大创新,让这一伟大思想的理论支柱尤为扎实。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是可期可及,未来征程上的三个奋斗目标犹如明亮的航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个目标,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层层递进、接力奋斗。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

理论品格,标示着理论与理论之间的分殊,体现着某种理论的价值标准和本质特点,决定着该理论的生命力与影响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全党的集体智慧,代表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新观点、新理念和新突破,具有鲜明的理论品格。

1.人民性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贯追求,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我们党努力奋斗的力量源泉。这是因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和兴衰成败也在人民。因此,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态度与政治立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可以看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地体现了人民性这一理论品格,始终坚持识民情、接地气,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对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地宣示了坚持人民至上这一理念:“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接了浓浓的民众地气,始终体现着人民立场,充满着为民解忧、造福人民的情怀,时刻不忘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有了这样的立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解决这一矛盾,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对于人民至上的理论品格,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2],这些表述,更是生动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这一理论品格。

2.实践性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观点,真正的政治思想,都是产生于人类的政治实践活动和社会活动,是一代又一代政治活动主体参与政治活动和认识、改造世界的经验累积与智慧结晶。世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不例外,它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治国理政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创新理论,来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接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检验,并最终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需要得到理论上的阐释、关照与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针对当代中国改革发展与建设的实际、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关系而作出的理论思考与理论回应,显示出了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同时也彰显了深刻的实践关怀。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继续攻坚、继续往“深水区”进发、继续啃“硬骨头”,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一方面我们要看到,由于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促动与积累,我国已经以崭新的大国形象、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现在世人面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确确实实取得了令世人刮目相看、令国人无比自豪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深刻认识到,由于改革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我国仍继续面临着深刻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提升政治影响力、加强文化传播力的艰巨任务,继续实现经济的健康、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也极其繁重,丝毫疏忽不得、懈怠不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针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与繁重多元的发展任务提出和发展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既适应了当代中国实践的需要、适应了时代任务,又有力地指导着当代中国实践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3.体系性

按照一般性理解,体系性理论品格指的是一个思想理论满足下述两个条件:一是理论的主要内容,要能从总体上或根本上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能系统正确地回答它所研究领域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能提出科学观察、分析、解决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理论的内部逻辑结构,要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不可分割性。按照这样的衡量标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疑已经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具体来说,首先是从理论的主要内容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总体上或根本上把握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规律,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系统正确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以及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这些主要内容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得出的。其次,从理论的内部逻辑结构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层次分明、价值自洽、内在圆融,理论内部的各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注意突出根本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根本主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抓住战略主线(治国理政)、围绕价值主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切可以说形成了一个体系严密的有机整体,理论内部是紧密关联、相互联系和彼此呼应的,表现出整体性、系统性和一致性的特点,呈现出鲜明的体系性理论品格。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价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鲜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指导思想。它实现了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中国与世界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指引。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时期,习近平秉持问题意识,坚持实践导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治国理政中将执政经验归纳总结提升,形成科学理论;同时又把这一科学理论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反复检验,最终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例如,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发展阶段论的发展。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运动原理的丰富和发展。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除此之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以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在发展中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问题、辩证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是对马克思主义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的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对“底线思维”,即凡事作最坏的打算,留有余地、把握主动、积极稳妥等问题的阐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想。对于“道路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作了最通俗、最贴切的马克思主义解读:鞋子合不合脚,只有我们自己清楚,我们只能自己作出判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内容里,提出“打虎”“拍蝇”“猎狐”,双管齐下、大小兼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两点论”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不以GDP论政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美丽中国建设”等重要科学论断;以“八项规定”和广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来整顿党员干部队伍中的“四风”;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践活动抓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不务实效、纪律不严等问题;开展“两学一做”,提升党员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责任意识,等等,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主要内容和思维方法,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启示我们在新形势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不断研究和解决新问题,迎接和战胜新的挑战。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首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最根本的原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2]。这里说的“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包括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但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实践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际出发,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的科学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从领袖与群众的关系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领袖对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集体共同创造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思想理论成果之所以用习近平的名字来命名,则是因为习近平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和全党的核心,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以及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要求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自觉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我们一切行动的根本指导方针。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属性、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党的十九大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同时要求“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2]。时代在发展,实践在发展,科学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指南的中国共产党人,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必然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的行动指南,符合党心民意,是实现理论创新的实际需要,是巩固全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增强全党理论自信的客观要求,是用创新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坚持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指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通过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来实现。这“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汇聚成宏阔浩大的历史洪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四个伟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指南和理论指引。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与此同时,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损害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和侵蚀党的肌体健康的病毒还未彻底根除,“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叠加。可以说,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拦路虎”,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看家本领,就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盯影响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突出矛盾问题,拿出了一整套革命性理念、系统性方法、开拓性举措,体系治理、标本兼治,为我们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和强大的理论指引。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指引。众所周知,世界和平既是中国人民的良好愿望,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在近代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入侵,加之国内战争的频繁爆发,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生死存亡的边缘,尝尽山河破碎、颠沛流离的苦难。一向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深知世界和平、国内稳定的发展环境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对世界各国人民来说,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深重灾难,留下了永久挥之不去的痛苦记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这一切首先得益于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如果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不只是中国,其他世界各国都不可能实现持续健康的良好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凸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中国义不容辞地以大国形象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国际责任,一个活力四射、持续发展的中国必将给世界其他各国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针对当今世界正面临的前所未有之大变局,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新旧秩序更迭、新旧体系更替的关键期,创造性地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共商共建共享,有力推动大变局向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国际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西方倡导的“普世价值”“西方模式”在不少国家和地区遇挫,一些西方国家自己也背弃了先前作出的承诺,将本国利益置于全人类共同利益之上,这不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难以适应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能够为全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指引。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1.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5).

[3]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9.

[4]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

[6]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2.

[7]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1).

[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N].人民日报,2017-02-23(1).

[9] 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1-05(1).

猜你喜欢

特色理论时代
坚持理论创新
特色种植促增收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完美的特色党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