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后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3-02伏海平刘华兴曾显荣

医学信息 2018年2期

伏海平+刘华兴+曾显荣

摘 要:目的 采用改良后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3年6月~2016年3月采用改良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26例,所有患者定期随访,评估其JOA评分。结果 26例患者随访18~30个月,JOA评分由术前(11.38±1.6)分上升到末次随访的(27.05±1.4)分,其中优19例,良5例,中2例。所有患者术后1年CT扫描可见完全的椎间骨组织生长,完全骨性融合。结论 改良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脊柱后柱结构,创伤小,植骨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改良PLIF;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退行性腰椎不稳症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2.071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02-0181-03

Abstract:Objective To treat degenerative lumbar instability by modifie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and observe its clinical effect.Methods From June 2013 to March 2016,26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lumbar instability were treated with modified PLIF.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regularly to evaluate the JOA score.Results 26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8-30 months.The JOA score increased from (11.38±1.6) to (27.05±1.4) at the last follow-up,of which 19 were excellent,5 were good and 2 were fair.All patients underwent 1-year CT scan showed complete intervertebral bone growth,complete bone fusion.Conclusion The modified PLIF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ar instability retained the posterior column of the maximum structure,small trauma,high fusion rate,clinical efficacy satisfactory.

Key words:Improved PLIF;Polyetheretherketone cage;Degenerative lumbar instability

腰椎退变性不稳定被认为是引起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1],是引起中老年腰腿痛较常见疾病。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具有充分减压、即刻的腰椎稳定性重建以及可靠骨性融合等特点,是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但传统的PLIF破坏了后柱结构,创伤大、硬膜囊及神经根牵拉严重,髓核的摘除不同程度的使椎体高度丢失,增加了术后后柱不稳定,本次改良PLIF 避免了椎体高度的丢失,稳定了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26例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17例,女9例,年龄53~68岁,平均年龄(57±1.2)岁,L3/4 2例,L4/5 11例,L5/S1 13例,L4/5、L5/S1两节段椎间失稳3例。伴椎间盘突出17例(18间隙),伴椎管狭窄13例(14间隙)。

1.2临床表现 患者术前均有腰痛伴下肢放射痛、麻木、小腿脹痛不适感,单侧18例,双侧8例。伴有间隙性跛行13例。术前均行腰椎过伸过屈位X片支持退变性腰椎失稳症,即椎体前后移位≥3 mm,责任椎间隙骺板夹角>10°,并行腰椎CT或MRI检查观察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情况。术后每3个月检查腰椎正侧位X线片,术后1年行薄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检查植骨融合情况。

1.3方法 采用全身麻醉,俯卧于弓形架上。取后正中人路,暴露需融合节段的棘突、椎板、双侧小关节、横突根部。在C臂X线机透视下,于病变间隙的上下椎体两侧置入椎弓根螺钉,选择有症状一侧行椎板间隙扩大“开窗”,切除同侧下关节突下半部及部分上关节突(双侧均有神经症状者切除症状严重侧,对侧行开窗减压),“开窗”约15 mm×15 mm骨窗,注意保留椎板的上1/3,切除黄韧带,彻底松解神经根。脑棉保护神经根及硬脊膜,将神经根及硬膜囊轻轻拉向对侧,切开纤维环 ,直视下用专用搅刀呈斜向刮除残留的髓核、部分纤维环、软骨终板,直至有点状渗血的骨性终板融合面,安装预弯棒,轻度撑开椎间隙,复位不稳椎体,最后拧紧所有螺钉撑开椎间隙,恢复椎间高度,修剪切除的椎板及小关节组织(若骨量不足则取髂后上棘骨块)成颗粒状,部分填塞椎间隙的前部打压植骨,另外部分填充Cage内,根据椎间隙的相应高度,呈内倾45°斜向置入相应型号的聚醚醚酮型Cage,注意cage置入椎间隙中央,椎间置入单枚Cage,松开椎弓根螺钉系统适 当加压间隙以防Cage 后移人椎管,再以椎弓根螺钉系统适当加压Cage。

1.4术后处理 患者术中无神经根损伤、无硬膜囊撕裂。术后切口置引流,48 h内拔除。术后应用抗生素1~3 d,术后第1 d行双下肢直腿抬高训练,术后1周胸腰支具保护下地行走。1例术后出现皮下脂肪液化坏死,经清创换药治愈。endprint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6例患者随访18~30个月,平均24.2个月。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标准29分法(从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动作和膀胱bladder function方面)评估临床疗效。好转率(RIS)=[(术后評分-术前评分)/(29-术前评分)]×100%。RIS>75%为优,50%~74%为良,25%~49%为中,RIS<25%为差。患者由术前平均(11.38±1.6)分,升致末次随访的平均(27.05±1.4)分,其中优19例,良5例,中2例。

2.2影像学结果 从影像学评价椎间融合的标准包括:拍摄动力X线片,观察融合节段在屈伸状态下没有相对运动;移植骨块间有连续骨小梁形成;Cage前方形成骨桥:移植骨块周围没有透亮带形成;上下终板间形成连续性骨痂。

术后腰椎X线片复查见椎间隙高度恢复,椎体序列恢复,椎弓跟钉及融合器位置良好。术后1年CT扫描三维重建可见椎间完全的骨连接,达到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无Cage移位、沉陷,椎管无狭窄。典型病例见图1。

3 讨论

老年退行性腰椎不稳是各种原因引起关节突内聚、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椎体终板增生,脊柱解剖结构产生了超出其生理限度的移位,椎体间相对移位超过3 mm,一系列病理改变导致腰椎中央管或侧隐窝平面容积异常,内径狭窄,椎体终板件可见骨桥形成,引起神经根、马尾及血管受压而出现临床症状,神经根可能在 2个不同水平分别或同时受压,即中央管、侧隐窝。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早行手术治疗。多数学者认同手术指证是:①腰腿痛伴间歇性跛行,并进行性加重者,仅腰痛而无下肢症状者不是手术指证;②大部分或进行性神经功能缺失;③出现马尾神经症状;④影像学 M RI检查椎管直径<12 mm,或侧隐窝直径<4 mm,硬膜外脂肪层消失,腰腿痛症状明显。

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减压、固定和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即解除神经结构的压迫和重建椎间关节的稳定性。PLIF是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有效方法之一[2]。但是通常需行切除包括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全椎板及双侧小关节等后方稳定结构,导致脊柱不稳定,椎体前凸,并进一步破坏矢状面的平衡,严重者可发生Cage移位。并且由于术中硬膜及神经根暴露较多,导致术后硬膜外纤维化、粘连和疤痕形成,后期可引起腰背疼痛综合症。

改良PLIF采用症状侧扩大开窗,在充分减压的同时,保留了包括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同侧部分小关节及椎板、对侧稳定结构不受破坏;大量切除作为疼痛源的椎间盘,应用单枚聚醚醚酮型Cage斜形45°置入椎间隙中央代替双枚Cage,具有以下优点:①选择症状侧神经根管松解并作为融合器进入的通路可有效的保留了后方韧带复合体,避免了稳定结构的过多破坏,减少神经干扰,保留了对侧运动结构的附着点,有利于腰背肌功能恢复,可早期下地活动,避免下腰痛及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②保留了后方张力带结构,可通过撑开、压缩恢复椎间高度和节段前凸,重建矢状面平衡,有效防止Cage后移,使得椎间隙高度获得恢复,从而使神经根管恢复张大,继而减少了术后因椎间隙高度丢失导致神经根管狭窄再次出现神经根症状[3]。③选择单Cage较双枚Cage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与创伤,同时降低了患者费用。当然,由于单枚Cage与上下终板的接触面积明显较双枚小,终板的中央部分明显较周缘薄,抗压能力相对差,是否会引起放置终板中央的单枚融合器下沉,椎间隙塌陷,内固定失败等现象需进一步观察。

术中操作技巧:①处理椎间盘时椎体上终板不要破坏过多,以专用刮匙刮除上下终板前半部分,以提供良好的植骨床,终板后半部分应保留完整,以为Cage 提供良好的支撑,为了确保植骨融合的可靠性,术中的Cage 的间隙及周围需植骨并填平压实,防止脱落。②放置 Cage前测量椎间高度,选择 Cage时注意按此长度减少1~2 mm,避免在加压时发生过度前凸,放置Cage应在椎体的中央部位,要定位在中线两侧,不要过于靠近椎体中央;先撑开椎间隙,椎间隙前半植骨并塞紧,这样当加压椎弓根螺钉系统时,可以恢复腰椎生理前凸,又可以防止Cage向后方滑移。③椎弓根螺钉+ Cage固定基础上加横向连接杆,目的在于加强内固定,可防止旋转利于椎体融合。④有限椎管减压,其原则是根据术前的定性、定量、定位诊断及术中的病理发现,决定有限的减压范围,对狭窄部位于椎间孔者,则应将椎板开窗切除至同侧关节突关节外侧,才能达到彻底减压 目的。减压时决不要去除神经根周围的脂肪组织,同位和上位神经根应在直视下,避免神经根过度牵拉。

我们认为,手术的目的是改善腰腿痛、间歇性跛行、神经功能缺失等压迫症状。采用改良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创伤小、出血少、保留更多后柱结构,操作简单减压彻底,植骨融合率高和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当然神经根彻底减压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前提,对伴有严重椎管狭窄的患者,建议应采用传统PLIF术。由于椎间融合术牺牲了节段间的运动功能,必将导致相邻节段退变加速,更为远期的临床影响和影像学改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随访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那国岩,韩学刚,迟天航.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5):164-165.

[2]林晓毅,林风晖,袁华澄,等.改良经后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不稳45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4,36(3):20-23.

[3]仇胥斌,陈亮,庄明,等.改良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J].江苏医药,2012,38(8):964-965.

收稿日期:2017-8-14;修回日期:2017-09-13

编辑/王朵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