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 新金融

2018-03-02

银行家 2018年2期
关键词:资本金融发展

编者按:2018年1月6日,在外交学院召开了“新时代的金融发展与金融人才培养”研讨会,多位金融领域的专家受邀出席讨论。本刊特将部分专家的精彩发言刊载,以飨读者。

主持人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金融需要在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既给金融在服务解决新时代基本矛盾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也给金融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金融可以而且应当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2017年先后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九大将深化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金融的核心任务,为新时代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而2018年经济工作会议则将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从2017年以来的情况和各种严厉的处罚措施就可以看到,决策层在促进金融回归本源、防范金融风险已经采取了诸多非常严厉的监管措施,从严监管不会是短期的权宜之策,将是确保未来中国金融业回归本源、文化和价值理念重构的新常态。

同时,全球金融业也在发生着影响未来的变化,一是以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投顾以及区块链等科技发展正在改变传统金融业,二是全球金融监管特别是巴塞尔Ⅲ最终稿即确定资本充足率中加权风险资产确认的规则将对银行业产生更大的影响,三是全球增长不平衡带来的逆全球化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国际政治不确定性的增加将影响全球汇率走向、资本流动和货币体系。

总之,这些变化既对金融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对金融研究提出了新课题,对金融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此,我们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和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办这次研讨会,请各位围绕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宏观调控双支柱、金融监管的新变化、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如何提升中国金融实力来迎接全面开放新局以及金融人才培养等话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欧明刚

江瑞平:新时代金融的特点

非常感谢大家在2018年第一个周末来到外交学院参加“新时代金融发展与金融人才培养”的研讨会并来分享自己精彩的观点,并为外交学院金融学科发展和金融人才培养来献计献策。

改革开放将近四十年了,这四十年也是金融地位不断提升的四十年。从金融资产规模之大、金融机构网点分布之广、金融从业人员之精、百姓金融意识之强、金融新闻报道之多就可以看出。当然,最根本的在于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提升是分不开的。然而,金融既可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也可以是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对此,我们有深刻的认识,“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那么,如何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而又要避免相应的金融风险确实需要很好的管理能力,国际上不时爆发的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表明发达国家远没有找到答案。而中国正在积极地寻求解决之道,将在新时代走出中国金融发展的新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新的发展理念,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那么,新时代的金融发展有何新特点和新要求呢?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金融的内容写得不是太多,因为在2017年7月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已经专门阐述了。结合两个报告,我理解新时代金融特点是否可以归结为:(1)调控更完善,即提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双支柱调控机制;(2)服务更实在,即金融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3)监管更严厉,即强化金融监管,严防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4)改革不停步,即继续深化金融改革;(5)供给补短板,即金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要服务于解决基本矛盾,如以普惠金融来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绿色金融来解决人们对更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问题。(6)开放更全面,即形成全面开放新局面包含金融的全面开放同时要求金融服务全面开放新局面。如人民币的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等,金融要服务“一带一路”等。

很有意思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好与当今世界格局变化、全球金融格局变迁、金融科技发展加快等碰巧在一起,这为新时代金融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新的机会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新时代意味着金融发展理念的变化,也会带来金融理论的创新,同样也意味着我们的金融教育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外交学院是一所培养外交外事人才的外交部唯一高校,2017年成为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外交学院在时任院长吴建民大使的部署下于2008年获批开办金融学本科专业,2009年正式招生,由于起点较高,在包括各位在内的有关专家的支持下,我们的毕业生深受欢迎。目前已经申报了金融专业项士学位授予权。虽然我们的金融教育起步较晚,却赶上了金融业发展的新时代,赶上了中国金融实力不断提升、金融品种日益丰富、金融理念重新認识、金融科技方兴未艾、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改革继续深化、金融开放日益扩大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获得快速发展培养更多优秀金融人才。期待各位专家在今天的讨论会上将新时代金融发展的要求、规律、方向等进一步厘清,同时也为我们金融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真知灼见,并请各位专家今后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

王胜邦:后危机时期的全球金融监管改革

罗伯特·希勒写过一本书《金融与好的社会》。近年来,这个提法有些转变,可以称之为“好的金融好的社会”,金融不仅仅能推动经济增长和增进社会福利,有时候还拖累经济增长并带领巨大社会成本。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金融改革基本上遵循着经典的金融深化理论。几十年过去了,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我们倡导“负责任的金融”。endprint

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危机史,每一次危机均不一样,却押着相同的韵脚。这次危机全球金融危机也不例外,只不过在全球化背景下,持续时间更长,后危机时期经济复苏更加乏力,政府救助力度更大。危机强化了人们对金融危机破坏力的认识,所以危机后金融监管改革力度很大。这次危机发端于美国,因房地产价格下跌导致的次级按揭贷款违约,局部领域小事件一步一步演化成欧洲主权危机,又进一步演化出口导向国家的实体经济危机。为应对危机,最初政府进行了援助,但效果不好。实在不行就违背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进行了量化宽松,刺激经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危机告诉我们,金融创新、金融全球化以及后危机时期的救助措施都是双刃剑。

后危机时期全球金融监管改革主要目标是修复金融体系的断层线。大体上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提高银行体系稳健性,单家金融机构稳健是维护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二是宏观审慎监管,试图找到金融稳定的充分条件,除了看单个机构、单个产品风险外,还要自上而下看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包括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互动、金融体系内部交易等。三是约束影子银行。有很多金融活动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必须加以管束。四是强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很重要,不仅有助于尽早发现风险,而且有助于有效处置风险。

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讲银行监管改革,尤其是资本充足率监管改革。资本充足率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在后危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中居核心地位,受到各方广泛关注。危机之前,银行监管国际标准只有一个——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危机之后巴塞尔委员会除改革资本充足率以外,发布了流动性监管标准、杠杆率监管标准、大额风险暴露监管标准,银行监管由单指标约束(solo-constrained)转向多重约束(multiple-constrained)框架。

就资本充足率监管而言,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资本定义,也就是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二是风险加权资产的计量方法;三是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通常大家更多关注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是8%、10.5%或11.5%,这是不全面的。讨论和评价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和有效性,在技术层面至少要考虑三个基本要素;在政策层面和宏观层面,还要考虑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体系信贷供给乃至经济运行的影响,以及对银行体系竞争公平性的影响等。

巴塞尔I首次建立全球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明显了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资本定义(分子)和风险加权资产(分母)计量框架三个基本要素。之后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改革都是围绕三个要素展开。2004年发布的巴塞尔II,重点是改革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引入了以风险计量模型为基础的风险加权资产方法,取代巴塞尔I框架下监管当局制订某类资产风险权重的方法。

理论上,以模型为基础的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提高了监管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性,利用数据分析单个交易主体和交易结构的风险。全球金融危机对风险计量模型的审慎性提出了质疑。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快速产物,2010年底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巴塞尔III(2010版巴塞尔III)显著强化了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大幅度提高了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但仍延用了巴塞尔II的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框架。

近年来,巴塞尔委员会围绕着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改革发布了一系列文件,改革目标是平衡风险敏感性、简单性和可比性,并且不大幅度提高银行业总体资本要求”。2017年12月8日发布了《巴塞尔III最终方案》,标志着后危机期时期资本充足率监管改革接近尾声,新框架将于2022年开始实施。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简化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的层级。对同一种风险尽可能减少可供选择的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例如: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资本计量方法由3个减少到1个;操作风险资本计量方法由4个减到1个。

二是提高标准法的风险敏感性。新修订的标准法通过引入更多风险驱动因子,并适当增加风险权重的档次,以增强风险敏感性。同时,为防止标准法变得更加复杂,所选择的风险驱动因子通常应满足简单、直观、外部可获取、可解释等标准,无需商业银行进行复杂的运算,以保证运算过程可重复、结果可验证。

三是增强模型方法的稳健性。根据数据可获得性、信息优势和建模技术和验证三方面标准,缩小内部模型的适用范围,将不满足三个方面标准的资产组合、业务和风险排除在模型方法之外。对于适用模型方法的资产组合和业务,为防止利用内部模型低估风险实施监管套利,对银行估计的风险参数設置底线(input floor)。

四是强化风险加权资产的信息披露。建立一套独立于财务报告的、全球统一的监管信息披露模板,提高风险加权资产信息披露精细程度是重中之重,已经公布了40个风险加权资产的信息披露模板,占总模板数量的三分之二。

五是设立模型方法的资本底线。对于获准采用模型方法计量风险加权资产的的银行,也须按照标准法计算风险加权资产,并遵循以标准法为基础的资本底线要求。用模型方法计算的风险加权资产不得低于标准法计量值的72.5%。

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巴塞尔III最终方案》对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总体影响不大,基本达到了增强可比性和简单性的预期目标,但是对不同银行影响的差异很大。未来,全球大银行当中受资本底线约束的银行占比明显上升。中国是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在执行新的国际监管标准过程中,坚持约束单家银行风险承担和抑制宏观风险积累相结合,同时兼顾不同银行在规模、业务复杂性、风险管理能力方面的差异性,以提高资本监管有效性。

彭兴韵: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宏观调控体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中国进入了经济新时代,其最基本特征就是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迈向了高质量的增长。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以7月份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契机,中国金融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它的最根本的标志就是,总书记特别强调的金融回归本源、要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与此同时,从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稳中求进”这一宏观调控的方法论后,我们也在不断的完善宏观调控,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十九大报告特别提到的“要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宏观调控体系”。我刚刚听了王局长的演讲,给我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中国的金融机构很稳健,大银行资本充足率非常高。在此,我从一个学者和一个研究机构的角度简单谈一谈个人的理解,都是不成熟的看法,抛砖引玉。endprint

货币政策的传统目标是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等。如果市场体系是完善的,不存在摩擦,央行以通胀为核心的货币政策能够同时达到金融稳定的目的。因此,货币政策并没有直接给予金融稳定应有的重视。然而,无论是实体经济各类产品和要素市场,还是形形色色的金融市场,都是不完善的。为增加就业或增长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信用過度扩张,进而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大幅度上涨。资产价格上涨导致借款者净值增加,信息不对称问题得以缓解,因此,在经济趋于繁荣时,金融机构往往会放松信贷纪律。当信用扩张导致通胀率超过央行的容忍度时,随之而来的货币紧缩,又导致市场流动性收缩。同时,金融体系存在大量杠杆交易时,紧缩政策可能会引发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螺旋,导致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并通过财富效应或金融加速器机制,导致信用紧综投资、消费、就业等实体经济下滑。总之,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螺旋导致资产价格大幅度的波动,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和效应,导致实体经济的下滑。货币政策的困境,就是在于金融的顺周期性,就是我们讲的在高涨阶段具有增加的倾向,但是金融顺周期性提高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危机系统性的成本和负的外部性。所以为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的货币政策并不能自动地促进金融的稳定,实体经济也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是2008年的危机给我们非常深刻的教训。此外,金融市场同质性的增强、杠杆率的上升、金融全球化的因素使得风险传染性大大的增强,所以这些因素靠微观的监管无法解决系统性的风险;货币政策也不能自动地带来金融稳定。

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就更加的剧烈。2008年危机以来,许多国家都探索了宏观审慎的框架,让货币政策在传统的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让宏观审慎政策来提高金融系体的稳定性。宏观审慎是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的风险。宏观审慎有两个纬度,第一个是时间维度,还有横截面维度。时间的维度就是要缓解顺周期性的问题,横截面维度主要强调的是防范金融风险在系统内部相互的传染,这是基本的理论逻辑。

金融危机以来,不少经济体以宏观审慎政策为核心,推进了金融监管改革。各国具体做法虽有不同,但均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第一强化了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当中核心的地位。2008年美国的危机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一旦发生金融的系统性的危机,主要还是以中央银行来提供流动性救助。第二个就是强调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基础设施监管权,就是央行,强调了央行金融综合统计和全面信息的收集,宏观审慎下的双峰监管的理念。

宏观审慎的最终目是金融稳定,它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的,第一个增加缓冲资本金融体系的弹性和韧性,以使金融体系变得更强健。第二个途径降杠杆防泡沫,降低资产价格和信贷投放之间的顺周期性,控制杠杆、债务等不可持续增长,防范时间维度上的系统性风险。第三防传染性,降低金融系统的脆弱性,防范由于存在高度关联、有共同的风险暴露以及由大型机构引起的系统性风险。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相应地从时间维度和横截面维度安排工具。针对时间轴工具,主要通过对资本水平、杠杆率等提出动态逆周期要求,平滑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此类宏观审慎工具又称时变工具,如巴塞尔Ⅲ提出的逆周期资本缓冲、动态贷款损失准备金率、贷款价值比和债务收入比。针对横截面的政策工具主要通过识别和提高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的流动性和资本要求、适当限制机构规模和业务范围、降低杠杆率和风险敞口等,防范风险在不同机构和市场之间的传染。限制这类风险累积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又称结构性工具,主要包括限制杠杆率的工具、限制流动性的风险和限制关联性的风险,比如说,具体包括流动性比率等,这都是流动性监管的指标。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之间具有协同互补的效应。它都可以逆周期调节,具有宏观管理的属性。十多年前,我们就写过文章,强调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货币政策效应;为什么有了巴塞尔协议之后,许多国家都放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主要原因就在于,资本充足率可以对金融机构的信用总量进行控制。当然,货币政策主要针对整体经济和总量的问题,侧重于经济和物价水平的稳定,宏观审慎侧重于金融体系本身,侧重于维护金融的稳定。货币政策主要是在总量管理当中实现结构调整,宏观审慎主要是在结构管理当中促进总量的均衡,这是它们之间的两个明显区别。所以,我们看到,在双支柱调控的框架当中,货币政策的任务是实体经济的波动,宏观审慎的金融周期,从而加大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的循环。

接下来单介绍一下中国双支柱。中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核心是央行建立的宏观审慎考核,它包括资本与杠杆,资产负债流动性,定价,资产质量,信贷政策的执行等七大类指标。其中,资本和杠杆主要约束金融机构广义信贷。负债主要是考虑广义信贷增速是否超过特定的阀值。我们知道,流动性越强,发生冲击可能性就越弱,而金融机构一旦出现流动性困境,就很容易引发流动性螺旋,所以,流动性也是宏观审慎考核的重要方面。定价的行为则考察是否有非理性的利率定价,资产质量是关注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有异常下降;由于中国金融市场越来越开放,资本流动越来越频繁,这就会加剧国内与国外金融风险的传染,因此跨境风险也是宏观审慎考核的重要内容。

总的来看,中国MPA考核的核心机制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广义信贷。广义信贷含盖了贷款、债券投资、同业存单、表外理财等等,所以宏观审慎管理将重点扩展到广义信贷,反映了中国金融结构的重大变化。第二个是资本约束,通过逆周期资本缓冲,使广义信贷与宏观经济形势相适应。最后是自律管理,坚持以资本约束为核心,更多是要发挥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作用,自身建立起严格的资本约束机制。

可以用一张表对比一下双支柱中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在政策目标上,货币政策依然还是集中在传统币值稳定、经济增长等方面,宏观审慎则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和促进金融稳定。在政策工具上,货币政策主要还是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和央行贷款,宏观审慎则是逆周期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监管指标等等。就中介目标而言,货币政策依然是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宏观审慎关注的广义信贷。在信贷政策方面,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都既关注它们的总量,也关注结构。它们都非常关注信贷结构的调整,例如绿色金融、符合国家产业与区域战略等等。资本、杠杆与流动性、定价和资产质量,这些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不太给予过多的关注,但是宏观审慎政策则都是高度关注的。endprint

总体来看,良好的宏观审慎有助于改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也有利于改善货币政策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比如更好地引导金融回归本源,既达到实体经济在保持自然率的水平上增长,又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但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讲的,我们依然要“完善”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的双支柱政策,这意味着,未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比如,宏观審慎政策扩展到非银行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央行的宏观审慎考核与其他监管当局之间的协调,避免以宏观审慎政策之名,行微观过度干预之实。

温彬:金融强监管下商业银行经营转型

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推出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加以应对,货币信用扩张随之加快,再加上金融监管环境总体宽松,导致银行和影子银行领域发展迅猛,但同时也出现了金融脱实向虚、资金空转等问题,金融风险呈现上升态势。党中央审时度势,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强调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可以说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金融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在强监管背景下,部分商业银行既有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加快战略转型和业务结构调整,从而适应新时代和新环境的要求。

金融危机以来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三个阶段

在银行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没有公司不强,没有零售不稳,没有金融市场不富。这句话反映了银行三大业务板块各自的特征和地位。尽管各家银行战略定位有所差异,业务重点各有侧重,但从银行机构整体看,金融危机以来业务发展重点先后经历了公司、同业、零售三个阶段,而这又与我国企业(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金融、居民部门先后加杠杆紧密相连。

第一阶段(2008~2013年),企业部门加杠杆,银行公司业务大发展时期。在4万亿刺激计划推动下,制造业、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旺盛,在此期间年均投资增速为25%左右,对公信贷大量投放,年均信贷增长近20%,占全部信贷余额的75%左右。由于受到资本充足率、贷存比等监管指标约束,大量信贷需求被转移到表外,通过信托、券商、基金资管子公司等通道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影子银行快速发展起来。企业部门杠杆率迅速攀升,2013年末企业部门债务规模占GDP的比重为152%,比2007年末上升50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2014~2015年),金融部门加杠杆,银行同业业务大发展时期。2014年以后,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央行开始连续降息降准,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银行则因利差收窄和金融脱媒,经营压力明显上升。此时正值货币政策和监管环境相对宽松,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开始借助发行同业存单、并通过购买同业理财、委外、投资非标等,实现银行资产和负债规模同步扩张,以平衡利差收窄带来的不利影响。尽管2014年4月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明确规定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但同业存单并不受此约束。截至2017年末,同业存单余额8万亿元,约占银行总负债的3.5%左右。

第三阶段(2016年至今),居民部门加杠杆,银行零售业务大发展时期。自2014年“930政策”开始,房地产调控政策陆续放松,住房刚需、投资和投机需求一起涌入,各地房价快速飙涨。银行业开始加大零售业务转型力度,零售贷款投放迅速增加。截至2017年末,居民部门杠杆率约为50%,比2015年末提高15个百分点;零售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为34%,比2015年末提高5个百分点。

当前银行业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当前银行业正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利率市场化加速、市场准入放开、资本市场发展、互联网金融冲击等多重考验,而货币政策和监管环境的变化对银行业经营的影响更为直接。

一是稳健中性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货币政策的基调。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形势日趋明朗,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加快。自去年以来,伴随美联储加息我国央行已连续三次提高了政策利率水平,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水平同步走高,银行同业负债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利用同业资金融通获利的经营模式寿终正寝。

二是监管政策总体趋严。一方面,通过把银行理财纳入广义信贷和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使MPA考核日臻完善;另一方面,针对资管、银信合作、委托贷款等业务制定明确规范,加强对银行业经营乱象治理,促使银行业合规发展、稳健经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货币政策和监管环境已发生的根本变化,转变发展理念,加快经营转型和业务结构调整。

下阶段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方向

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银行业要回归本源,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实现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在金融强监管背景下,银行业经营转型方向必须从资本约束和市场空间两个维度考量,即要大力发展资本节约、市场空间巨大的业务领域。按照这个尺度,我认为有下面三个领域需重点发展。

一是普惠金融。小微企业、“双创”企业等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该领域的金融服务则存在明显的短板。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创新风险管理模式、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实现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财富管理。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变化,随着我国人均收入超过9000美元,财富管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目前我国银行的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等业务还处在初级阶段,急需提高资产管理能力,为客户提供综合化的财富管理服务。endprint

三是交易银行。近年来,商业银行竞争日趋激烈,纷纷加快战略转型,实施“轻资本、轻资产”发展,其中公司金融领域转型的方向就是发展交易银行业务,从而实现节约资本、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增强客户粘性、稳定客户核心负债来源等。目前大中型银行已经开始重构公司金融业务模式,组建专门的交易银行部或事业部,大力开拓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现金管理、支付结算、资产托管等业务,部分银行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银企互利共赢。但是,在向交易银行转变的过程中,银行传统的组织架构、风险管理、绩效考核、IT建设等方面仍在存在制约其快速发展的因素,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殷虹:绿色金融引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将“发展绿色金融”定位为推进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彰显了我国在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决心和信念,巩固了绿色金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战略性地位,表明中国绿色金融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将继续在全世界发挥引领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站在全球高度、盘活区域内各种资源、推进国家全面改革开放、促进与周边国家彼此开放与互利合作的战略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聚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也指出,要“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可见,“一带一路”的对外投资中需要绿色发展战略发挥引领作用,需要绿色金融助推对外投资绿色化。

“一带一路”投融资中环境风险突出

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途径欧亚大陆腹地,属于典型的温带沙漠、草原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多在100~400毫米。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二是“一带一路”投资重点是基础设施,而基础设施对环境影响较大。从投资需求看,“一带一路”的主要机遇在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能源资源合作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居民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三是投资者环境风险意识薄弱。近年来,中国“走出去”企业购买并开采木材、矿产、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多次出现环境风险事件,导致部分对外投资项目进展缓慢甚至失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环境意识淡薄,对环境风险没有进行充分地调查、咨询与评估,没有有效把握投资行为所面临的环境风险。四是环境风险管理能力较差。由于“走出去”企业对东道国相关法律制度、社会环境、宗教文化等不熟悉,尤其在那些法律制度缺乏或不完善的国家,环境和社会风险更难把握。

绿色金融引领和服务“一带一路”綠色化

绿色金融可以从两方面引领和服务“一带一路”绿色化:一方面,为“一带一路”绿色化提供资金保障。“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仅靠政府与国际机构的资金是无法满足的,必须建立市场化的融资方式,发展绿色金融,广泛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到绿化“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另一方面,降低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绿色金融可以通过影响项目的投资和回报,来影响企业的投融资决策,促进企业关注环境风险。绿色金融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工具,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环境风险。绿色金融还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的环保意识,改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

为提升金融机构服务“一带一路”绿色化的能力,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环境风险管理标准。借鉴IFC绩效标准和赤道原则,建立健全对外融资环境风险管理标准,帮助“走出去”企业有效管理环境风险。二是建立境内外一体化环境风险管理制度流程。建立专职加兼职相结合的环境和社会风险专家队伍,为不同国家和行业项目的环境与社会问题提供专家意见;将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延伸至因环境与社会风险引起的声誉风险领域。三是发挥网点和信息优势,提供境内外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境外机构对当地情况熟悉的优势,并不断积累第三方机构提供的相关信息,为“一带一路”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持的同时,有效防范环境社会风险。四是用多种工具来推动“一带一路”的绿色投资。银行在提供“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时要对环保不达标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对高污染、高耗能、高资源耗费项目实行严格的尽职调查和环境评估。优先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环境治理、生态农业、绿色交通等绿色项目。同时,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比如,绿色债券能够有效地提高中长期绿色项目的融资可获得性,降低融资成本,并为机构投资者和其他民间资本提供参与绿色投资的渠道。五是研究并应用环境风险量化评估工具,提升环境风险管理能力。金融机构对环境风险的识别和管理尚缺乏有效的量化评估工具,国际上少数金融机构或第三方机构开始开发相关模型和方法。工商银行在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指导下开展了“环境因素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的压力测试研究”,构建了环境风险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的理论、传导路径、方法和模型,并利用工行大数据量化评估环境因素对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及资产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在2016年3月G20伦敦绿色金融会议上发布后,引起全球强烈反响。

宋效军:新时代建设银行转型发展的侧重点

切合新时代新金融这个主题,跟大家汇报一下银行现在正发生的变化,商业银行正在干什么?银行正在“去杠杆”“调结构”,腾挪出资金支持实体经济。中国在房地产上积聚和沉淀着大量资金,不管是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还是居民住房贷款贷款、公积金贷款。中国金融资产里面与房地产有关的接近30%,应该有几十万亿元。如此巨量资产,如果能“腾挪变活”,拿出来支持实体经济,那是非常可观、可贵的。近二十年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北上广深城市房价均价超过每平米四五万元,出现“全民炒房”和销售“日光盘”,房地产吸引吸收了巨量资金。但是,有句谚语“宁置良田千顷,不购闲舍一间”,过去古人有了钱,就去买地,就是扩大再生产,而不会把宝贵的积蓄花在消费上,买了太多的房子闲置在那儿,这是浪费,弄个院子住下了就行。正可谓“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另一方面房价不可能永远上涨,而房地产价格的大波动将会引发银行资产质量巨大变化,也必然引发居民财富的“缩水”或“纸上富贵”,由此很可能引来中央所说的“灰犀牛”。北京的房价会降吗?中国的房价会降吗?不好预测,但波动不能不考虑。1998年香港金融危机时,房价从最高曾跌掉70%,对香港经济和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冲击。国内银行是否能承受房价大跌?能承受多大?建设银行曾做过压力测试,如果房价下跌30%,银行还是可承受的,再大跌,银行资产质量必然明显恶化,所以,金融资产尤其是房地产这一块需要“优化资产结构”,防范金融风险,银行面对这一问题,求解应变就是调结构,腾出房地产贷款,把资金投给普惠金融,这一块2017年上升的特别快。endprint

第二个变化,银行正在做“资产财富管理”,理财从原来资金增值服务变化到资产财富管理,最新情况就是做住房租赁金融服务。传统银行理财,就是“私行客户”高端服务,国内服务对象大概有260万“富人”(就是家中有现金或者银行可支配存款在1000万元人民币),数量众多的低净值(存款少于30万元)所谓“低端”客户,一般就是“存款搬家”,被动选择“收益高”“同质化”的大众理财产品。银行这种理财服务,更像是富人服务,不符合普惠思维,更是对银行理财的误解。因为理财不限于资金,还包括资产管理,投资组合等等。像北京市房价高,居民各个都是千万富翁,可以说房子占据大部分资产和财富。可是如果房价要是下跌了,不仅银行面临“灰犀牛”,居民也将面临财富缩水风险,我们到60岁的时候,我们终于还清银行贷款了,但是房子跌了,那个时候如何去养老呢?我们需要思考居民错了吗?居民没错。房改开始时候北京市1450块钱一平方,现在很多房子一平米十万多,二十年里最好的投资品是什么?前十位都是房产,居民买房当然没错。但是作为政府来讲,改善居住条件是功德,房价失控怕有大祸的。金融财富视角看,我们现在手中有一付好牌,居民拥有这么多资产;但是我们也一付差牌,因为都集中在房产。因为美国家庭财富中位数是七八万美元,换在中国不到50万人民币,这在北京上海是穷人啊。可一旦汇报率突变,老百姓还有什么财富?这种情况下我们思考怎么让民众更安心,不用担心房价涨跌,让居民老有所养,要解决北京城市温暖的问题,包括让那些买不起房住不起房的人有能力租房住。建行提出“要租房,到建行”,创新了70项产品,一头把居民住房资源变成活资产,另一头让租房人贷款,住进“CCB建融家园”。

党的十九大再次提出金融要支持实体经济,银行拿出金融解决方案就是调整财富管理为资产管理,建行提出“存房子”,由原来的吸收存款,現在变成存房子,不管养老需求,还是家有几套房的投资客,炒房团,都可以交给银行来打理,建行打造出一个“CCB建融家园”,有APP在网上公开,建行作为长期租赁运营商,成立一个公司叫“建信住房服务集团公司”,全国设立多家分公司,这种尝试可以帮助解决想投资实体经济没钱的,青年才俊创业没资金的,居民养老不敢消费的,等等。银行取得“租赁经营权”,收房源给大家钱,实实在在把“固定资产”“固化的资金”变活钱出来,实体经济上面就有钱去投资了。与此同时,我们与政府,与监管部门合作,北京市提出五年拿出一千公顷建50万套租赁房,这是实行房地产调控最有效的方式。我们用集体用地流转,借助国家土地改革优惠的政策,“零出让金”拿地,大幅降低成本,让中低收入者租住的起房,青年愿意创业在北京待下来,这就是银行的社会责任。另外关于租金,现在市场不规范,黑中介扰乱,出现很多市场乱象。建设银行做一个大数据,依托金融科技做了一个“中国住房指数”并发布,对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区域,给一个价格的参考,从而引导租金合理化,这也是大行担当,用实际的行动来践行十九大所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体现了支持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改革创新。

第三个变化,银行重视金融人才,尤其是懂金融科技的人。有人説传统银行是21世纪的恐龙,未来就消失。的确BAT们,给银行带来巨大压力,但我认为未来银行不会消失,服务形式工具载体变化,否则BAT们也不会打破头也要钻进去。建设银行六年磨一剑,打造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服务平台“新一代”服务系统,目的不仅是节约成本精准营销,更是面向未来面向客户,建立的符合“共享式”服务体验平台,年轻人喜欢支付宝,移动支付,不用带现金和银行卡,直接刷脸使用数字货币就OK了。这里银行非常重视科技开发人员,金融工程师,他们不再是过去的维修电脑后天保障,而是银行前台一线了。反观之金融人工智能AR技术,对银行柜面人员带来冲击,首先是银行坐席员,大量银行基层人员面临选择。此时,银行不是不招收大学生了,银行需要有国际视野(服务“一带一路”)、有语言技能和熟悉科技金融的大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岁月从不败美人,新时代催生学校教育培养改革,外交学院金融教育走在前面,培养学生有大格局,更接地气,符合银行新的需求,希望外交学院有更多的同学加入银行。

施华强:影响商业银行发展的三个中长期因素

借此机会补充谈谈经济发展阶段变化、金融科技发展、人口红利消失等三个因素对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和深远影响。

一是经济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到2050年分两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政策的方向。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今后几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结构政策、改革政策等都将围绕上述的总要求展开,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阶段性的重点工作是“三去一降一补”,未来三年中国决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对中国的经济、从而银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与消费升级相关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与新型城市化相关的大量产业都带来新的金融需求,催生新的市场、客户和项目,区域协同发展、乡村振兴等必将释放新的政策红利。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也带来新挑战。经济结构调整、僵尸企业退出、煤炭钢铁火电等“两高一剩”企业的调整和发展等都对银行风险管理带来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商业银行的各项经营必须仅仅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的新目标、部署的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在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二是金融科技(Fintech)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迅猛,对银行的渠道、营销、风控等产生了巨大影响,未来银行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科技的竞争。(1)银行为应对挑战,以及自身在防范风险、案件防控、金融犯罪、客户感受、提升效率等方面的内在需求,不断尝试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的应用。不过,各家银行转型的方向和路径不尽相同,有的银行通过加强与金融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或战略合作,有的银行更倚重自身的科技研发力量。比较而言,欧美发达市场经济的银行中科技人员占比要远高于中国。(2)金融科技企业大力发展金融业务,在电子支付、投资理财等方面发展迅猛。由于金融科技企业并没有受到与银行同样的监管,因而银行在与之竞争的过程中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平等竞争的问题。不过,传统银行借助人工智能、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金融技术,在零售业务方面仍然拥有巨大的优势。整体而言,金融科技企业对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尚未构成实质性竞争,更多是金融科技企业巨头之间竞争。(3)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存在不确定性。金融科技企业群雄并起,颠覆性的金融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技术更替速度很快,对银行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巨大挑战。如果战略判断契合市场的选择,银行或金融科技企业都可能在某些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如果判断失误,则产品、客户、网点等既有的优势也可能荡然无存、甚至成为劣势。endprint

三是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口红利和制度红利是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奇迹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显著正相关。但是,随着中国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一路下滑,生育率(妇女一生生育的子女数量)也从1990年开始连续25年低于种群正常更替水平(保证种群不萎缩的生育率),直接导致人口红利快速消失:(1)低生育率导致整体人口急剧萎缩。国家十三五计划中明确提出了要把总和生育率提高到1.8左右。但是据2016年人口普查结果,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只有1.7,远达不到人口世代更替水平所需的2.1。研究表明,即使按照1.8的总和生育率推算,中国人口将在2030年左右就开始负增长。发达国家的例子表明,上述趋势很难逆转。(2)人口老龄化。研究表明,中国老龄人口的数量和老龄化的速度都高居世界第一,直接导致养老金亏空越来越大。据《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6》,东北、河北等省份养老金当期缺口较大,企业养老金地区不平衡问题加剧,老龄化危机已越来越近。(3)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据有关研究,近年来中国人口从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集中的趋势仍然没有变化,平均每天有20个行政村消失。日本在人口红利消失之后,出现了“宅男”“低欲望”等社会现象,中国现在也出现了所谓的“佛系青年”,不仅导致需求严重不足,也将对经济社会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中国还将面临适婚人口性别比失衡等问题。上述问题使得中国将面临严峻的养老压力、劳动力短缺压力以及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挑战,并反过来进一步抑制生育水平,形成恶性循环,中国经济规模将随之萎缩,新增劳动力、人均收入、新增消费下降,各地经济发展加剧不平衡。对银行而言,人口红利消失将直接影响存款、贷款、金融产品、网点布局等。在这方面,日本和欧洲许多发达经济体的殷鉴不远。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与日本人口老龄化加剧重合,自1990年泡沫经济崩溃以来,经济长期低迷,日本的银行在国际上竞争力持续衰退,银行持续兼并、收缩网点等。有学者从人口角度研究了东北的衰落和广东的崛起,发现东北老龄化超前全国12年左右。对此,必须予以高度关注,未雨绸缪。

张春子:新时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新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告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格局将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将极大地提升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

过去几十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震惊世界,开创了落后发展中大国迅速崛起的历史先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累了丰厚的发展基础。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经济发展阶段性等多种原因,在长期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积累了一系列结构性矛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是当前和未来发展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有效解决,对中国长远发展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和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保持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是未来经济和金融发展中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的重大战略任务。

首先,实体经济发展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充分证明,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必然导致经济泡沫和经济发展结构的严重扭曲,其最终结果就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不断积聚。一旦整体风险集中爆发,必然对一国甚至地区和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经济已经持续高速发展了40年,平均增速达到近9%,金融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到平均7%左右,与过去40年的平均增速相比下降了2~3个百分点。这一方面与我国主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提升,擯弃资源和环境耗竭式增长等有关,同时也与国际竞争加剧,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制约导致的实体经济增长压力加大有关。长远来看,传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如果不进行有效改变,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发展也会面临巨大压力。实现这些根本转变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近年来,金融业出现了一些脱实向虚的现象,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强化金融监管,推动金融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位,加快战略调整,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核心课题。

其次,新时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创新服务模式。党的十九大报告里面已经明确提出了新时代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任务和模式,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必须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化实体经济改革,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也强调金融业要服务实体经济,要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未来商业银行发展中一个主要的指导思想、战略指向、历史性任务。中国银监会也发布了《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提出了24项主要政策措施,促进银行业更好更快地服务实体经济。商业银行要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要求,加快体制、机制和经营模式创新,更加注重资源整合和使用效率,注重结构的优化,注重为实体产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注重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和金融科技的应用,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

再次,新时代商业银行具有重大金融服务市场需求。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达到了9000多美元,预计到2020年达到1万美元以上,有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左右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实体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金融服务市场需求总量巨大,服务范围广泛。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大项目的实施将为银行带来重要金融服务机遇。政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将为商业银行向轻资本、轻资产、轻成本为特点的发展模式转型创造机遇,商业银行应当深挖上市公司定量增发、股权融资、投贷联动等资本运作过程中的投资银行、交易银行等机遇。同时,在中国制造业2025纲要的指导下,制造业集群的发展、产业的升级、高端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相关服务业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将为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手段,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引擎和增加动力创造条件。个人金融业务特别是消费金融业务、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的发展为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业务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商业银行应更加重视零售金融业务市场的开发,实现业务结构的平衡和协调发展。endprint

最后,新时代商业银行要有新举措。着眼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和新兴市场机遇,商业银行要继续保持融资工具的合理增长,着力提高融资工具的质量,优化需求端金融资源的配置,切实提高金融资源的服务效益和效率。要提升服务创新的效益,助推企业提升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在提供融资支持的同时加大融智支持的力度。同时,商业银行还要提高自身和客户风险防范能力,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实现效益、质量、规模的协调发展和市场价值的稳定增长。

万泰雷:高层次开放型债券市场过程中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前进,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水平也日益提升。截至2017年底,境外发行人在我国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人民币等值约1290亿元,境外投资人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约10078亿元。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为债券市场开放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离不开更高层次开放型金融市场,债券市场开放作为其中的重要基石,需不断探索总结建设高层次开放型债市过程中应实现的目标,以及在此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立足长远,稳步前进。

我国建设高层次开放型债市过程中应实现的目标

通过观察国际开放型金融市场,可发现其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通过主体多元化和制度规则兼容性提升市场效率。例如,美国、英国、香港、日本等市场在信息披露、会计准则、信用评级等制度规则方面对跨境投融资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并吸引了世界五百强企业以及全球性中介机构开展国际化、多元化业务。二是有效的市场风险和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管理。国际开放型市场通常有较为成熟的衍生品市场,在市场化风险管理手段和政策干预之间实现较好的平衡。三是投融资效率高,借助开放吸引国际资源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以美国为例,美国金融市场持续吸引境外资本,先推动基础设施和工业建设,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牢牢占领全球产业链的顶端。四是有更大的国际金融话语权。从国际经验看,开放型金融市场在全球治理和规则制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国际金融体系稳定提供公共产品。

对照上述特征看,近年来我国债市开放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处于探索试验阶段。在建设高层次开放债券市场过程中,应当对标国际市场,实现自身目标。一是完善自身市场制度,提升市场多元化、竞争力和制度包容性;二是通过开放提升市场风险管理和化解能力,发展市场化风险管理工具和处置机制;三是提升投融资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引领新经济发展;四是充分发挥债市开放基础性、自主性和可控性的特点,为其他领域市场开放提供经验和支持,以此为基础,提升国际金融协调能力和话语权,提升维护国际金融稳定的参与能力,增强命运共同体意识。

我国债券市场开放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时间内,我国债市已经建立了多条开放渠道,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开放规模仍与国际开放型市场存在较大差距。从融资端看,我国自2015年人民币加入SDR后,融资主体种类进一步拓展,目前已涵盖多边开发机构、境外金融和非金融企业及外国政府,截至2017年末,共有35家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约1290亿元的债券。从投资端看,我国目前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QFII和RQFII、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以及债券通三种跨境投资渠道,中国国债加入国际三大债券指数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2017年末,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持债规模约为10078亿元。但是,境外发行人主体在我国发债存量占比仍不足1%,境外投资人主体持有我国债券总量不到5%,均低于境外开放型市场。

在实现快速开放的同时,我国债券市场开放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开放的系统性和网络性有待提高。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一个特点是针对不同产品(如股票、债券)单独制定开放政策,其优势是有利于进行风险管控和试验性探索,但事实上不同的产品和市场之间是联动的,只有提高开放的系统性、网络性才能真正发挥开放的效果。

第二,资本账户管理的问题,目前境外发行人和投资人在账户开立、资金跨境使用方面已经初步规范,但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能有效防范资本跨境流动的风险成为债券市场开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三,是如何把握推广中国金融标准与吸引国际参与者之间的平衡。例如,在会计和审计准则方面,由于我国会计准则只与欧盟准则和香港准则等效,审计准则只与香港和日本等效,一些境外机构在中国发债就面临障碍。维护中国监管主权和推动市场开放之间的关系,需要有更好的平衡。

实现债券市场高质量开放的政策工具

当前债市开放已经走过了吸引国际优质参与者的初始阶段,未来进一步开放必然面临资质下沉以及由此带来的潜在风险。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也要求我国根据不同环境使用多元化的政策工具,调节开放的速度和方向。

这些工具可以包括调节境内外制度规则差异的制度工具、调节境外机构税收成本的税收工具、调节境外机构衍生品对冲成本的衍生品工具、加强“软环境”建设提高本国债市吸引力的“软环境”工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工具等。

为有效使用此类工具,我们也需掌握每一类工具的作用、性质、范围和尺度,通过灵活调节,动态把握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节奏和方向。例如通过对跨境资本流动设置准备金和宏观审慎系数,对市场机构的参与成本进行市场化调节,这有助于以更加市场化的工具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以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推动债券市场有质量地开放,进一步推动建设更高层次开放型金融市场,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赵庆明:金融开放与金融强国之我见

在三个选题中,我选择金融开放与金融强国这个主题谈谈个人看法,这算是我比较专长的领域,有些积累和思考。

一个金融强国一定是在开放的,绝对不是封闭的、自娱自乐的。不开放,怎么都不可能是金融强国。金融强国一定是国际上的强国,大家都来参与的,都愿意参与的,这才叫“强国”。根据我的理解,金融方面的开放有两个层次:第一个,也是稍微低一点的层次,就是金融业的开放,允许外国的金融机构到咱们这儿来新设机构或者是参股现有金融机构;另一个高层次的开放,是资本项目开放,这是一个更全面、更高级的开放。资本项目开放,包括对居民和非居民两个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允许我们自己人即居民的资本可以自由的流出去,包括長期资本和短期资本;另一个就是允许非居民的资本流进来,无论是长期资本还是短期资本,尤其短期资本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这是资本项目的开放。endprint

但是我现在的理解,尤其是结合去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十九大对于对外开放的界定,目前着重要做的金融开放可能还主要是金融业的开放。我个人觉得资本项目开放以及汇率市场化可能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可能比现在很多专家预测的过渡时间要更长一些。有人认为资本项目开放和汇率市场化可能在2020年就会实现。2005年7月汇改到现在已经快13年了,但是汇率市场化程度仍然较低。过往的一些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说像俄罗斯、印度、巴西等等新兴市场国家,它们从启动汇改到实现高度的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用得时间都比较短。像俄罗斯,在普京接替叶利钦上台的时候,外汇是高度管制的。普京上台之后就开始搞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到2004年、2005年时就实现了,只用了四五年的时间。当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在金融开放上一定要审慎,金融稳定是首要的,很多新兴市场国家资本项目开放后出现了金融危机,有的国家长时间内无法从危机中走出来,经济停滞不前,例如泰国。

再回到建设金融强国上,我们确实应该有这个志气和目标。只要建设金融强国,必然涉及到金融开放,不仅是金融业的开放,也一定是要实现资本项目开放。围绕着建设金融强国,我有三个看法:

第一个看法,国力是根本。无论是建设金融强国,还是实现金融开放,根本还是在于国力,包括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技术实力等在内的综合国力。金融相对于经济来说,它属于上层建筑。我们经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货币或者中央银行是国家机器,它是上层建筑。所以金融开放,还是取决于经济实力这个基础。

从过去两三百年的世界历史来看,称得上是金融强国的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英国,一个是美国,德国、日本等等都算不上金融强国。无论是英国成为金融强国、还是美国取代英国成为金融强国,都经历了一个比较慢长的过程,它们成为经济强国、科技强国的时间都要早于它们成为金融强国的时间。根据著名的世界经济史专家安格斯·麦迪逊的研究,大约1870年的时候,美国的GDP就已经超过了英国本土,当然那个时候是美国本土的人口要比英国本土多,所以,美国人均GDP还是低于英国的。英国当时已经接近于日部落帝国,把它的殖民地加上的话,英国控制下的GDP是远远超过美国的。南北战争结束之后,美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快的,因为它把南北两个市场给真正联通了,工业化迅速发展,所以到1870年的时候,美国本土就超过了英国本土的经济规模。到了1901年的时候,美国的人均GDP超过了英国,之后直到1939年,只有四到五年英国的人均GDP超过美国,多数时间是美国人均GDP高。1939年之后,美国人均GDP再也未让英国超越过。还有,也是从19世纪末,世界科技的中心从欧洲大陆转向了美国大陆。大家可以看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不包括“文学奖”和“和平奖”,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的科学家成为主流,获奖人数最多。“二战”之前美国已经是全球的科技中心,这是毫无疑问的。在“二战”的前半时期,美国的军工实力也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一战后,美国也在美元国际化以及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下过功夫,但是没有成功,并且因为出现了大量国际贷款和外国债券违约以及由此导致大量中小银行破产,还加重了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危机。美国在金融方面全面超越英国,超越了欧洲,是在二战之后,并且也是通过了一个巧妙的安排——将美元和黄金挂钩、其他货币和美元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才逐渐地使美国的金融强国地位凸显出来。

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一个政治强国,军事实力也很强大。所以,我们应该有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和勇气,但是我个人感觉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太着急。在成为金融强国前,我们要从国际规则的接受者,逐渐转向国际旧规则修改、新规则制定的积极参与者,并最终成为国际新规则制定的主导者。总而言之,要在国际上成为金融强国,国力是一个根本。我们还要夯实,不能太着急,太着急了可能就要被动接受别人已经制定的规则。别人的规则对我们来说,可能就是圈套,可能就是陷阱。这是我想谈的第一点的看法。

第二点看法,金融市场是平台。金融市场是金融开放最主要的舞台。尤其资本账户开放,外国投资者进来主要是参与金融市场交易。当然,资本项目开放,也包括居民资本的流出,另一方面就是非居民的流入,外国人要求我们开放资本项目,主要是要我们对非居民开放短期资本流入,允许他们参与我国的金融市场交易。金融市场能不能开放、敢不敢开放,前提是需要一个健康的金融生态。刚才有几位专家讲了当前的金融形势,好像当前金融风险问题不大,给我们形势一片大好的感觉。我们的金融生态真那么好吗?当然了,可能每个国家的居民都说自己不好,我认识的一位外国在华大使馆官员也总对我说,他们国家的金融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从金融生态来看,如果你的金融市场能够比较轻易投机,漏洞很多,金融监管或者是说金融调控不成熟,这种情况下对外开放就是非常危险的。国际投机资本更善于利用漏洞进行投机,以获取超额利润。我国金融市场不成熟不完善、尤其是金融调控的不成熟,我说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债券市场。一般认为,我国债券市场最为成熟平稳有弹性,最适宜对外开放。从实际开放程度来看,我国债券市场相对于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开放程度确實要高一些。但是,我国债券市场真的就很成熟和运行平稳吗?不是!我国债券市场波动也是非常激烈的。2013年年中的情况,本来是惩罚个别不遵守纪律的银行,却是意气用事、通过惩罚整个市场来惩罚个别机构,结果是短时间内利率大幅上涨,年化利率超过了20%,这个是波动很剧烈的。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金融调控能力远远不足。此后有改进,但仍然不够。2016年12月份出现国海“债券门”事件,利率波动也是非常厉害。再一个就是前不久,11月底、12月初时,我国十年期国债利率短时间内飙升到4%以上,短短几天涨了1个多百分点,这个涨速尽管相对于我们股票市场波动是非常小的,但是和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相比,这个波动是非常大的,这说明我们的金融调控能力还是跟不上。这种情况下想扩大金融开放,想成为一个金融强国是不可能的。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的稳定性也不够好,暴涨暴跌,缺乏弹性。我们前几年做了一个量化研究,《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波动——来自世界214个国家的经验证据》,检验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发现:金融市场越发达,抗资本冲击的能力就越强,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就越好。而我们现在金融市场仍然不完善、不成熟,还满足不了扩大开放的需要。endprint

第三点看法,法律是保障。要实现金融稳定必须有法律的支撑作保障。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金融方面的法律可能是他们现存法律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尤其过去几年金融方面的立法占比可能更高。我们现在金融方面的法律远远不够,既有的法律也不完善。我国《证券法》的本次修改已经数年,到现在还没有完成。金融法律不完善,但是政策和通知却不断发。今天发个政策,明天发个政策。一些部门只要有诉求就发个通知,让金融机构支持这个,支持那个。这些政策和通知尽管广义上讲也是制度和法律,但是,是极不稳定的制度。有些政策之间甚至相互冲突,朝令夕改,让金融机构无所适从。还有一点,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创新的反应不够及时,甚至说是极其滞后的。P2P等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美国就把它纳入到既有的法律框架之中去监管。美国的互联网金融规模并不大,我们的规模做得那么大,结果却迟迟没有一个稳定性的制度来规范它。就这么一个对金融创新的反应速度和反应机制,怎么能保证金融开放的同时还能实现金融稳定?

刘云龙:长期资本战略与中国金融改革

—兼论中国宏观金融学发展

这是我第二次来外交学院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上一次是2012年5月份,那时刚刚出版了三本养老金方面的著作,并以《养老基金发展与金融结构变迁》为题做了一场学术报告。这次,书还没有正式出版,我先简单地报告一下书稿的主要内容。即将出版的书名是《中国宏观金融学要义》,副标题是“长期资本战略与中国金融改革”。

西方宏观金融学的特点

一方面,宏观金融学是宏观经济学的扩展和衍生,深化和丰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在货币经济中实现高就业、低通胀、国际收支平衡和长期经济增长的经济目标,所以也可以简单地称之为“开放条件下的宏观金融经济学”。代表性的观点有:费尔德斯坦认为,大力发展基金积累制养老金计划,通过以税收优惠政策来强制性增加居民储蓄,可以增加资本积累,可以使美国GDP永久性地增长2%;考科蓝认为,宏观金融学是研究宏观经济波动与资产价格的相互关系。

另一方面,宏观金融学也是发展经济学的宠儿和明珠,对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金融体系、金融结构、金融发展进行重点研究。代表性的观点包括: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学说,麦金农和爱德华·肖两位学者关于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的学说。

中国宏观金融学要义

与西方宏观金融学相比较,中国宏观金融学兼有宏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韵味,其主要任务是在货币经济中通过金融制度、政策、体系、结构、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推动长期经济增长,可以称之为“开放条件下的宏观发展金融学”。

在《中国宏观金融学要义》的书中,我把人口与资本的关系确定为宏观金融学的主线,并以中国哲学的表述方式来扩展。

一是儒道两家讲阴阳之道、变易之道,人口与资本在中国哲学中称为丁与财。丁生财,财养丁;丁过多伤财,财过多伤丁。所以,丁财关系可比于阴阳关系,故有阴阳成道、丁财成道之说。二是儒道两家讲体用之道,体用不二,明体达用,全体是用,全用是体。三是中国佛学讲体相用,分为三,合为一。体为实体(或实质),相为形式(或制度),用为作用(或功能)。

这样,我把中国宏观金融学区分为体相用三个向度来展开:

一是丁财成道,以经济发展为体。丁财矛盾、丁财两旺,既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理想,也体现了阴阳之道和变易之道。政治(财政)如山,经济(金融)如水,成为中国特有的山水之道,揭示了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具有连续性,经济增长具有内生性,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生生之道,所以不能简单地通过比相、比国别间制度来提出政策建议。早在《尚书》中就提出“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的八字方针,体现了中国特有的经济之道、经世济民之道、治国安邦之道。

二是丁财相分,以金融发展为相。在丁财成道的大框架下,两分丁财,凸显财货之相、金融发展之相。发展经济学讲资本形成,开放经济学讲资本流动,金融经济学讲资本定价,财政制度学讲资本结构(财税结构),养老金融学讲资产价格。

三是丁财相合,以长期资本为用。发展以养老金为代表的长期资本,体现出对人和对资本的整体关注,可以发现长期资本对中国发展具有九大作用:

第一,优化居民收入结构和家庭财富结构,推动养老和保险制度发展,增加国民福利;推动国内消费和需求增长,优化经济增长结构。

第二,发展长期资本,改变银行业一业独秀独强的金融结构,建立银行、证券、保险、养老金并重的金融四支柱。

第三,实现金融机构和金融功能的融合、金融投资与产业融资的联通,生产者主权与消费者主权的平衡。走出机构监管与分业监管的藩篱,实现投资人权益保护的法治化。

第四,以长期资本引导利率长期下行,持续推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形成,连续跨越“低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高收入陷阱”。

第五,长期资本进入资本市场,推动国内资本市场发展,推动产业金融、公共金融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

第六,通过资本市场国际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现。

第七,通过资本市场国际化,以金融发展为手段,在全球范围内释放中国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龄化风险。

第八,降低养老金负债,优化国家和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实现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第九,立长期资本蓄水池,增强宏观调控手段,防范金融风险。

丁贵财贱: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目标

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重大挑战,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速、资产价格、资本流动、产业发展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不利影响,它可以用一个变量来简单代表,即丁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丁会越来越贵,丁贵还可以成为“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解释变量,甚至是概括性的解释变量。

在丁贵的现实环境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哪里?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将人口红利时期积累的庞大货幣和流动性,转变为长期资本,并且坚定不移地用长期资本来推动利率下行,实现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财贱。

1.构筑长期资本蓄水池,替代此前的外汇蓄水池和房地产蓄水池。

2.将储蓄转化为资本,降低金融体系中的“资金成本”与资本形成中的“融资成本”,以长期资本引导利率下行。

3.以长期资本奠基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并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来倒逼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法治建设,并且通过资本市场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分散我国巨大的人口老龄化风险。

4.以长期资本健康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

5.以长期资本推进产业金融发展和经济创新发展。

长期资本战略与中国金融改革

1.实现财政改革和金融改革的联动,优化中国的征税管理和税收结构,对养老金和长期投资的资本利得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2.以税收优惠政策来推动养老基金发展,优化金融结构,建立银行、证券、保险、养老金并重的金融四支柱。

3.以长期资本推动利率下行,实现“丁贵财贱”的有效组合。

4.优化金融监管格局,建立新的金融监管体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局、养老金监管局、投资者保护局。

5.节制资本,发展金融,建立社会管理从生产者主权到消费者主权的战略转移,通过长期资本来建设“好的社会”。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本金融发展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