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究竟有多热?
2018-03-02姜浩峰
姜浩峰
双休日,带着孩子逛博物馆,已经成为许多“75后”“80后”的生活方式。
时不时地,一场展览就能掀起城中大热。以去年夏天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为例,从2017年6月29日到10月8日,102天共吸引了38.4万人次观展。不少人在大夏天顶着大太阳排队数小时,只为了和百物展有零距离接触。
在北京,宋人王希孟的唯一传世之作《千里江山图》,更是再次开启了“故宫跑”模式——观展者进入故宫游览区域,以跑步的姿态直奔《千里江山图》。据称,上一度开启“故宫跑”的,是2015年的“石渠宝笈特展”,彼时的《清明上河图》,激发出了人们的观展热度。如今,上博2018年度大展计划中,最先登场的 “典雅与狂欢:来自雅典卫城博物馆的珍宝”,已经在戊戌年前掀起了第一个热潮。
观众可以到博物馆看原作,而策展机构推出的一些主题展,尽管没有原作、真迹登场,却也吸引了大量观众。当然,此种展出,坊间观点不一。有人认为是“挂羊头卖狗肉”,亦有人认为此种方法能让观众多些了解博物知识的机会,能进一步带来博物热……
这些展出为何大热?
同样的《清明上河图》,在故宫博物院80周年院庆和90周年院庆时拿出来展览。2005年门可罗雀,到了2015年的“石渠宝笈特展”,却带来了一波“故宫跑”的热潮。
在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主持人王鲁湘看来,这说明这十年时间里,中国老百姓的文化情怀有了很大的提升,也说明故宫博物院在宣传中国文化上做的努力有了回报。
到了2017年,当“大英博物馆百物展”亮相上博的时候,正值暑期,许多人冒着酷暑排队等候。而故宫《千里江山图》展出后没多久,就不得不改为“每天免费发放16个时段的号码,每半小时放行该时段的150名观众进入午门正殿展厅”。
实际上,《清明上河图》也好,《千里江山图》也罢,作为普通观众,与之零距离接触的时间,满打满算也超不过五分钟。从实际观览的角度看,除了对一些在此一小段时间里入眼的画作大局与细节有所印象外,并无可能对作品的全部艺术特性、趣味等做一番了解。
然而,就像并不是所有到卢浮宫探看《蒙娜丽莎》的人都对达·芬奇有一定了解,到故宫探看《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的,未必都是书画爱好者,即使是中国传统书画爱好者,也未必对宋元时期绘画、历史有所了解。但是,一旦人们认识到这些画作是超级有价值者,一定会趋之若鹜。
2005年展出《清明上河图》前,公众对之的了解,许多还只停留在中学课本里。而2015年的展出前,故宫已经推出了一些文创产品,这些“萌萌哒”文创产品,已经吸引到一些“90后”的目光。在《千里江山图》展出之前,诸如《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之热播,更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中国古代文物的认识。
与此同时,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人民群众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有一些满足的地方。
数据显示,我国博物馆总数超过4000家,仅2016年一年接待观众数量就达8.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9%。尽管2017年的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但之前的预估数据比之2016年仍有所提升,达到9亿人次。
单以上海为例。上海市文物局博物馆管理处最新出炉的统计数据表明,2017年,上海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2109228人次,创历史新高。据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介绍,2017年,上博平均每一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吸引观众193人次。
双休日,带着孩子逛博物馆,已经成为许多“75后”“80后”的生活方式。然而,观众聚集于热门馆或者热门展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譬如上海博物馆,平日里观众数较为平稳,展出方起初也没有预料到“大英博物馆百物展”竟然这么火爆。而有的博物馆,尽管亦有一些精品,却似养在深闺人未识,平日里没什么人光顾。
上海博物馆管理处处长施彤表示,目前,上海拥有125座博物馆,在数量上并不比伦敦和巴黎逊色,但是在博物馆的质量上还有待提高。“上海知名度较高的博物馆仅有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等少数馆,与国际大都市和国内博物馆先进城市相比,有重要影响力和美誉度的一流博物馆数量较少。”
收藏家、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许明博士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实际上,上海的一些平素不太出名的博物馆,倒也不乏好东西。比如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就有一些藏品是珍贵文物。”记者了解到,上海师大博物馆藏有新石器时代的玉璧,器形规整,打磨光洁,反映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毛公鼎、散氏盘拓片,属于最初的精拓品;隋僧写经、玄奘译经长卷,皆为罕见文物。
“然而,这些东西平素并没有太多观众。”许明慨叹道,“这与宣传不够有关,也与整个上海的博物馆布局不无关系。”
施彤则认为,现有博物馆的选址不科学,布局分散和碎片化,集聚区太少,社会影响力小,知名度不够,还没有形成像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群、德国柏林的博物馆岛、巴黎旧城区博物馆群等具有高人气的博物馆集聚区。
未来,一线城市实现博物馆聚集区,让人们能够把具有价值的文物一次看个够,恐怕是一种发展方向。不过,以故宫展覽为例,平均等候30至60分钟可参观到《千里江山图》这一单幅展品,参观其他展品则完全不需排队。换言之,即使创建了博物馆聚集区,人们对不同类型的文物,未必会投以一致的热度。
观展革命让人大饱眼福
与置放在博物馆中的展品不同,前几年,在上海诸如K11等商厦里,曾经举办过莫奈特展等。按照商厦方面的解读,那是在做“购物艺术馆”。对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品陈设,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柴秋霞副教授说:“公共艺术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城市公共空间本身是简单而僵硬的,需要运用活跃的元素让它动起来,同时还要有公众参与其中,用互动设施将空间和观众联系起来。”endprint
但若想在这类空间中类似K11那般,策划有文物价值的展览,还是殊为不易的。空间的恒温恒湿、安保等等问题,不仅仅是花钱就能解决的。事实上,K11在莫奈展以后,尽管也在做一些“购物艺术馆”概念,但大多以当代新人新作为主。
倒是外滩华尔道夫酒店曾经做过一个吴冠中作品展。当然,摆在酒店内的都是复制品。
某些门类的复制品展几可乱真。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即使在欧洲,一些博物馆的油画作品,常年用于展出的已经是复制品。最先进的数码复制技术,已经能完完全全‘克隆原作,笔触、色彩、质感,分毫不差。”亦有获得吴冠中生前授权进行作品复制的北京百雅轩人士向记者戏言:“吴冠中若是还活着,恐怕用肉眼已经分不出哪幅是真迹,哪幅是复制品了。”
比之到现场看展,有书画爱好者向记者直言,自己更喜欢在网上浏览高清作品。当然,真正实现高清浏览的网页并不多。但这位书画爱好者称,希望未来更多画作能够实现付费浏览、只能看而不能下载。这位书画爱好者在看了《韩熙载夜宴图》的App后,对自己的手机更加爱不释手起来。
比起网上浏览来,到展览现场观看复制品,也是一种时髦。当然,此类所谓复制品,再不似1950年代荣宝斋复制齐白石册页那般。在展出原作以外,新科技也为传统观展模式带来革命,譬如3D再现、全息影像等,这些都在改变人们的博物馆观览模式。
不久前在上海世博园举办的《Hello梵高影像艺术展》,就采用了全息投影、聚合影像等技术,以梵高与印象派的故事为主题,分区展示梵高的一生。展览方当时称——“为观众呈现一个鲜活的梵高大师形象”。
不过,亦有观众说,若想看梵高的一生,还不如看电影《至爱梵高》。
那么,为何展览上并无真迹,故事性又不如电影的《Hello梵高影像艺术展》能够成功?按照策展人谢定伟所言:“此展览并非面向专业观众,而是面向把看展视为休闲的都市人。他们没有专业观众那么挑剔,只是将之视为一种生活方式。同时,在多媒体的场域下增进艺术修养。”
文博之旅渐渐兴起
详细分析的话,观众的层次、诉求本就不尽相同——有专家学者,有艺术发烧友,也有普通观众。“如果展出方能更科学地细分受众,也能让一次展览的价值最大化。”许明说,“在首都博物馆的海昏侯墓文物展中,就曾区分专业团体场和社会大众场,预约制度也让入场观众有更好的观展体验。”除此之外,如果在正式展出旁做一个复制品专场,让小朋友们能现场临摹,感受色彩的青绿之韵、摹写线条的笔触之美,也是不无商机的。
一些博物馆事实上已经这么做了。譬如在元旦假期,河北博物院曾推出“快乐学堂:博物馆里的动物世界”“小小美术家,快乐临壁画”等趣游活动。“历史文化的传承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要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让普通大众真正对历史感兴趣,愿意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博物馆中各大展品背后的故事。”一位高校教师如是说。
在《国家宝藏》热播之后,许多观众开始不满足于只在节目中看到那几件国宝,一时,几大博物馆成了旅游目的地热搜词。某旅游网站的统计显示,随着《国家宝藏》的热播,“博物馆”相关旅游产品的搜索量环比上升近1倍。2018年元旦期间,“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成为热门,行程涵盖博物馆的旅游产品预订人次同比增长1.3倍。不单是节目“同款”的故宫等九大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厦门上古文化艺术馆、安徽祁红博物馆等也同样成为热门“打卡地”。一些博物馆旅游线路创意十足。比如“西安兵马俑4日3晚跟团游”,将五大博物馆串联,客人不仅可以在优秀讲解員的带领下参观陕西五大博物馆,还可以在专家指导下亲手体验文物修复。
某旅游界人士向记者表示,博物馆是凝聚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场所,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纯粹的城市观光相比,博物馆更能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游客加深对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感性认识。文博之旅渐渐兴起,看来并非是《国家宝藏》热播之后的余热,而会是个长期的过程。endprint